劉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方式的不斷革新與進步,我們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小學語文閱讀的發展對小學生的將來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因為閱讀教學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與合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因此,教會小學生學會閱讀,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下文結合生活實際與教學情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進行探索,在實踐中檢驗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途徑與方法
隨著我國教育方式的不斷革新與進步,我們對閱讀教學也越來越重視。我們之所以重視語文閱讀教學,是因為小學生在剛開始的學習中,由于年齡及經驗的限制,有很多的不足之處,而閱讀是讓他們獲取豐富知識面的最為廉價的方法。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受益良多,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人生態度,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我們要求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下面我們就對如何提高閱讀有效性進行淺談。
一、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技巧輕閱讀
閱讀的本意是為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他們讀更多的書,獲取更多的感悟。但是多數老師更為重視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一篇文章像學生講述做題的技巧與方法,而不是更重視他們的閱讀量提升。做到真正的閱讀提升能力。
(二)忽視學生興趣
每個人都聽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莎士比亞也曾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我也認為,任何事情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很多老師在閱讀教學中,選取的一些文章對小學生而言理解過于困難,沒有選擇一些更為適合小學生閱讀理解的內容來讓他們進行閱讀理解。
(三)教學方式單一
多數老師還停留在過去的講讀中,不可否認老師的講解、情感都很到位,他們的經驗也十分豐富,但是,很多小學生難以長時間注意力集中,他們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事物吸引,因此,老師在課堂上要想一些有趣的方法來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讓課堂的效率提升。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的途徑
(一)教學全面化
老師的教學為更好的讓學生面對應試教育,對他們進行的教學時更多重視他們的解題技巧,而非真正的閱讀能力。因此,為更好的面對社會全面化,老師也要重視他們人文素養的提升,讓他們得到真正的閱讀進步,從閱讀中得到自己的領悟與提升,獲得生活的靈感。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的“曹沖稱象”的故事閱讀學習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先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如果自己是他,自己應該用什么辦法來稱出大象的重量呢?不要限制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維力,讓他們自己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教學更能培養學生的全面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吸引學生興趣
老師讓學生思路跟著自己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自由探究問題等課堂教學方式,也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文章,讓他們自己愿意進行閱讀,主動進行閱讀,還要適時舉辦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如閱讀沙龍、專題讀書報告會、經典范文誦讀比賽等這些形式都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對閱讀投入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的“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堂教學中,老師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分別扮演小蝌蚪、鯉魚媽媽、烏龜媽媽以及青蛙媽媽等,讓他們在角色的扮演中真正理解這篇文章,帶動他們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對文章的閱讀理解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他們的閱讀能力也得以提升。
(三)教學方式要活泛
隨著現代教學方式的不斷進步,老師同樣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讓自己的教學與時俱進,不斷跟著時代潮流。老師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發揮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其獨立思考和總結的能力。老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進入這個情景中讓他們得以更好的領悟作者意圖。或是采用微課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對預習與復習產生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此外,可以進行小組合作,讓他們進行討論,交換彼此意見,最后得出結論,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學二年級的“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中,可以把蒲公英媽媽、蒼耳媽媽以及豌豆媽媽怎么讓自己孩子四海為家的方法做成PPT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觀看更好理解這篇文章,或是讓小組進行探討,分析每個植物都用什么方法讓自己的孩子四海為家,可以擴展閱讀,匯總彼此的意見,在班內進行發言總結。老師讓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對課文自己進行閱讀理解,最后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己的閱讀。
綜上所述,在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的探索與實踐中的路途上,我們依舊要不斷發展,因為青少年孩子的發展是我國的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我們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發展,成為國家發展的人才棟梁。
參考文獻:
[1]孔祥福.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語文建設,2014.09:24
[2]周麗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才智.2013.32:126
[3]張書英.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學周刊,2011.1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