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各級學校對體育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但教學中許多老師卻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其實,學生的心理素質對體育水平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研究。
關鍵詞:心理素質;小學;體育教學;培養
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的理念。
體育學科是德、智、體、美、勞有機結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參與課堂練習,完成強身健體、鍛煉意志、陶冶情趣目的的同時,更需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能幫助我們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正確認識自我,有利于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使兩者協調統一。無論哪一方面發生問題,失去或不健全,都會影響一個人整體的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又會影響一個人整體的健康狀態。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一定的技術、技能,更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我們的體育教師要樹立一種觀念,就是我們要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使他們自信、自主、自強。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看到學生的閃光點,采用分層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努力克服弱點,做到更好?;顒又凶寣W生按自己的能力來選擇不同的難度,比如上跨越式跳高一課,身高相對比較矮小的學生和一些膽子較小的學生往往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可能跳過這個高度,我就針對這一情況因材施教,設置幾個不同的高度,讓學生自由選擇,勇于挑戰,跳過一個高度便是一次勝利,讓他們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
二、培養學生的求知欲
激發學生正確的動機,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喚起創造的欲望,堅定成功的信心,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及獨立鍛煉身體的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此基礎上奠定終身體育的理念,在實踐中進行自我評價身心健康和自我調節鍛煉,實現終身科學地堅持鍛煉,使體育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沒有受過什么磨難,家長都非常疼愛,有的甚至是溺愛,因此,意志力都較為薄弱,學習上遇到點困難就想放棄。而體育運動是最能體現意志力的活動,如果我們能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那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有好處。例如,體育教學中的耐力跑,就能在提高學生耐力的同時,也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一開始,學生跑起來是很困難,許多都不能堅持到底,但我們要通過多種方法鼓勵學生堅持到最后,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吃苦耐勞的心理品質。耐力跑雖然很累,但是學生們從中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吃苦,學會了勇敢,學會了拼搏,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一種培養。
四、培養學生學習方法
注重學會學習,積累經驗,形成良好學習習慣。耐力教學中,不僅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關鍵是要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呼吸方法,了解體力的分配。教學中教師講解示范動作要領,領學生進行原地慢跑,練習呼吸方法。一般是采用兩(三)步一呼,兩(三)步一吸的方法,教師提示有節奏地呼吸,學生進行練習時采用信號、口令來控制節奏,調整速度。教師逐步讓學生在慢跑中采用領先跑和圖形跑形式進行練習。學會了方法,完成教師教學內容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五、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
學習與生活中都會有挫折,有的學生面對挫折能坦然面對,有的就會一蹶不振,有的則會逃避,不愿面對。他們的這些表現無所謂對錯,但我們必須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并努力克服困難,重新上路。如果我們能克服挫折給人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發揮其積極作用,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就不僅可以保持身心健康而且還可以戰勝挫折,達到目標。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抗挫折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生活磨練的結果,是教育與訓練的結果。而這個過程需要長期的有意識的培養。例如:教學中我總是提示學生小組之間要經常相互鼓勵,每次競賽與對抗,不可能人人都取得勝利,那么就需要積極面對失敗和挫折,要學會同伴之間交流,“加油??!你能行!”“我們團結起來,勁往一處使?!蓖ㄟ^積極的言語,告訴學生們不要害怕挫折,要勇于向前看,什么困難都難不倒自己。
體育教學要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使之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能和技巧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體育道德作風。在教學中進行心理素質的教育,要注意教育的藝術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耐心鼓勵他們,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樂趣,對他們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盡量避免生硬,要潛移默化。教學中可以運用游戲,競賽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游戲中讓學生們體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教師要從中抓住時機,適時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