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杰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也積極致力于對于教學困境的突破以及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當前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應用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方式和內涵理解等方面存在問題。基于此,筆者試在文章中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探究,旨在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學同行提供一定的參考,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科學轉化、促進小學教學質量而對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引言:
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興趣特點等教學實際為依據,建立起學科知識與生活素材之間的有效聯系,以實現學科教學知識源于生活、服務生活的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國的數學課程標準也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理念,強調生活即教育,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知識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此外,數學學科自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也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使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成為重點。
一、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生活化的預習
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制已經開始注重與生活實際的結合,為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提供了有效參考。如果教師能夠指導學生用生活化方法進行課程的預習,不僅能夠讓學生牢牢掌握數學知識,還可以間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解長度單位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家使用各種手段工具量一量桌子、椅子、電視的長度、寬度等。課堂之上,教師再讓學生說說測量結果。學生在開始進行測量的過程中,可能中對于長度單位沒有確切的概念,因此采用格尺進行測量,但是結合學生的測量實踐,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可能會深化學生對于長度單位對的概念理解。
二、促進課堂導入的生活化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課堂導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導入在抓住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以最短的時間進入到課堂教學中[1]。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引用新穎的導語,而新穎、有趣的導語包含了如下幾項條件:趣味性,使用有趣的導語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身上;符合教學內容,導語符合教學內容,才能夠促使學生對本課堂知識學習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具有促進性的作用;簡要,教師簡要的導語才不會占用課堂較多時間,同時還可以與課堂知識保持緊密聯系。如在指導學生認識錢幣的時候,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使用紙張代替不同面額的紙幣。采取買賣文具的實踐模擬活動,讓學生利用“貨幣”進行交易。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不僅認識到不同面額的紙幣,同時還可增強其個人生活經驗。
三、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
對小學生而言,數學具備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習起來較為枯燥。因此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數學,激發起學習熱情,降低學習難度[2]。教師可以利用語言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然的進入生活化的數學學習之中;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將知識變得靈動活潑起來,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已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知識時,學生往往無法理解計算其棱長、表面積等有何作用,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需要利用相關知識的問題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盡量做成動態圖的形式,讓學生在新奇的心態下領悟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加深其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再如,在“加減法的簡便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課堂導入的形式向學生提問,問題如下:小紅爸爸是甲魚店的老板,放學后小紅和爸爸一起去店里幫忙,(結合多媒體課件)王大爺先來買了一只甲魚,花了105元,他一共帶了650元錢(6張100元、2張5元、4張10元),之后劉奶奶買了3只甲魚,花了296元,她一共帶了350元(3張100、一張50)。讓學生思考王大爺的付款方式和剩余金額,引導學生思考簡便算法,即王大爺先付1張100元再付1張5元,結余為:650-100-5=545(簡便算法)。同理劉奶奶的付款方式和余額分別為:劉奶奶支付3張100元,找回4元,結余為:350-296=350-300+4=54(簡便算法)。在對這種具有趣味性的實際問題中,學生受教師創設的情景驅動,投入度通常更高。
四、布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人性化評價學生
小學數學教師一方面需要給學生布置足夠合理的作業,另一方面還要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現階段隨著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推進,首先教師就可布置生活化的作業,即根據新課內容,鼓勵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4]。例如,在學習折線和條形統計圖后,教師就可布置學生利用折線圖或者條形圖等的不同形式,做出近半年家里用電量和用水量的統計圖,同時還可以幫助他們樹立節約用水和用電的意識。此外,作業的布置還應該是開放性的,根據不同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布置不同層次性的作業。
對小學生進行更加人性化的評價,在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基礎上,教師就可對小學生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都進行評價,尤其是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4],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科學應用。想要實現對于教學思想的解放、對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就要在實際教學環節中將課堂教學是實踐活動緊密相連,促進學生的學科知識的內化,形成高效的課堂學習。盡管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但是筆者相信經由廣大同仁的協同努力,小學數學一定能夠在生活化教學中綻放光彩,體現出該種教學策略的實踐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德學.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才智,2013(13):65-66.
[2]楊海英.探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合理教學運用[J].好家長,2016(24):112-113.
[3]楊汨,徐娟.淺談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J].教師,2016(31):86.
[4]王紹亮.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策略的探討[J].才智,2013(3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