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珍
【摘要】鼓勵創新是我國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核心。要創新課堂教學就要設法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并能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理想和良好品行的養成教育。通過創設特定的情境、用特別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質疑”問題和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遠大理想,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如表演、歌唱、欣賞等來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
【關鍵詞】音樂教學;德育;課堂;學生
【中圖分類號】J69 【文獻標識碼】A
音樂新課標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音樂教學課堂最大特點就是通過特定的課堂藝術氛圍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興趣,打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受到教育。
音樂是通過聽覺來進入它的世界,它是無形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捕獲,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還要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從而達到運用音樂語言來陶冶學生的美好心靈和美好情操,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何謂德育?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向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一、創設情境,精設導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在進行音樂教學時,給予學生一幅引人入勝的畫卷,能引發學生無窮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所以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特別是一些革命歷史歌曲激越高昂,歌曲旋律高亢雄壯有力,歌詞意義層層推進,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了解革命先輩的革命歷程的有益教材。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教材應該遵循教育性原則。“教材應將思想性與藝術性有機的結合,體現音樂教育的規律,體現思想品德教育?!币虼耍斘以诮坛@些革命歷史歌曲時,總是要結合作者和作品創作產處的時代背景來創設情境,巧設形象鮮明、內容生動、言簡意賅的導語,把學生引入特定的藝術情境和時代中去,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創作思維,領悟藝術的真諦。比如我在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課時,我是這樣創設情境意境導入的:我首先播放一段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升旗儀式視頻,讓學生從視頻畫面中感受莊嚴隆重的升國旗儀式,讓學生感受歌中那號角式的音調,感受歌曲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旋律。在看完這段視頻后我就接著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震撼人心,飽含民族魂的歌曲。緊緊地把握住作品的背景和內涵,讓學生很好地把握國歌的含義和歌聲中催人奮進的力量。在這節課里將情感教育與審美教育很好地結合了起來,啟迪了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作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再如我在教唱歌曲《賣報歌》時,結合聶耳的生平以及創作《賣報歌》背景后面的故事,通過講述聶耳如何為一個賣報小女孩寫《賣報歌》,并一字一句教唱的感人場面以及向學生描述了舊社會報童飽含辛酸的苦難生活和對光明的渴望。通過新舊社會兒童生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知道過去的苦難生活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激發起學生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賞析詞曲,激發學生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
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它能通過生動直觀的感性途徑去感染人、影響人,從而使人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一首好曲必然是一首好詩。所以,教師要善于抓住歌曲內容,從節奏、結構、文字、聲韻等方面去分析理解,再輔以播放電影片段、小視頻、利用掛圖和PPT等手段,使學生更容易從中受到啟發。
例如歌曲《雁群飛》是20世紀30年代流傳甚廣的一首優秀兒歌,歌曲旋律優美,結構規整,文字樸實。此曲的歌詞寓意深刻,在樸實的言語中包含了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我在教唱這首歌曲時,我引導學生細心欣賞歌曲,通過音樂的感染,歌詞的剖析,使學生懂得要像大雁那樣“排成一字一行齊,飛來飛去不分離”熱愛集體,團結互助。又例如在學習欣賞《伏爾加船夫曲》時,我先展現列賓的油畫《伏爾加纖夫》,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然后再播放《伏爾加船夫曲》,此樂曲徐緩、憂郁、深沉,那一再重復的勞動號子,形象地再現了纖夫們拖著沉重的貨船,邁著艱難的步伐由遠及近,復又遠去……年復一年的悲壯情景。重現給學生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痛苦呻吟和向往光明理想的情感,讓學生懂得珍愛現在的生活。又如我在教學《保衛黃河》一課時,我充分地利用多媒體,制作的PPT等,通過直觀、形象的視聽音像,使學生在豐富的畫面和意境中體會到中國人民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奮起反抗的英勇形象,這樣不失時機地多方面引導學生欣賞詞曲,理解詞曲,使他們從小樹立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
三、輕吟淺唱,激勵學生良好品行的養成
小學生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情感的支配。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要把學生的情緒情感充分調動起來,使之與教學內容產生共鳴,激勵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為。
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善于抓住時機,根據具體情況和具體要求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形式、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自由空間,創造充分參與的機會,促使師生互動,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融入教學活動中,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