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迎來了“互聯網+”時代,同時也迎來了基于“互聯網+”的創業大潮,“互聯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文章論述了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業背景和機遇,列舉了切實可行的創業機會,提出了減少創業風險的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創業機會
一、引言
2010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進一步闡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提出要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這標志著“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了。同時由于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也促使大學生選擇創業促就業,“互聯網+”時代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重要的機遇與挑戰,掀起了基于“互聯網+”的創業大潮。
二、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業機遇
1.充分利用政策,大膽創業
如今我國已經制定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相關產業已經明確為新興產業,并將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主導產業。國家為“互聯網+”創業提供了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專項投資引導基金;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高等院校也相繼出臺了關于大學生創業的管理辦法;國家、部委、高校及各級政府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從政策、資金等各方面支持引領大學生創業。大學生應對充分利用這些政策支持,選擇合適的創業項目,放手一搏去創業。
2.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提供的創業舞臺
相關資料表明,2015年中國互聯網經濟規模已經突破1.1萬億元,年增長率超過45%。我國互聯網公司占據著全世界互聯網公司市值的近20%。因為互聯網具有去中介化、扁平化、平等化等特點,打破了品牌式和信息不對稱的壟斷;降低了交流、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加公平合理的創業機會。過去創業主要靠人脈資源,靠關系;如今更加依靠個人及團隊的經驗、智慧及綜合能力,淡化了創業者的關系背景,創業機會更加平等,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大更公平的舞臺。
3.充分利用自身的創業優勢
波士頓咨詢報告指出:互聯網行業人員呈現出低齡化、高學歷等特點;“互聯網+”時代下就業出現“創業式就業”趨勢,90后群體成為迅速崛起的創業中間力量。如今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90后,他們與互聯網一塊成長,與互聯網具有天然的親和感和高度的融合性。此外,大學生們大都年輕氣盛,飽含創新創業激情,具備創新創業能力和快速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非常適合在創新方面要求較高的互聯網行業創業。目前大學生“創客”正在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生力軍,在互聯網行業創新創業方面優勢明顯。
三、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業機會
1.校園創業
我國目前在校大學生數量超過2500萬,大學生們具備著天然粘合、集中且消費能力較高的特點,高校校園擁有著巨大的商機,因此在校園進行創業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既可以節省時間兼顧學業,又大大降低了了物流等運營成本。在校園創業可以考慮如下項目。
(1)O2O網上超市。針對高校超市商品種類較少,價格相對較貴,而且購物往返費時費力的特點,開辦面向大學生消費的O2O網上超市。O2O(Online To Offline)即線上到線下。線上獲取訂單并進行網上支付,而在線下進行體驗,可以選擇到實體店拿貨,也可以選擇送貨上門。這樣既獲得了在實體店購物的真實感受,又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時間與金錢。O2O網上超市通過網上宣傳展示,突破了實體店銷售的時空限制,讓網店成為實體店的銷售前臺,大大提升了銷售額。同時通過網上的交流平臺,還能滿足大學生的社交需求,起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校園快遞。在校大學生人數眾多,而且是網購的主力軍。網購就離不開快遞業務,因此在校園開展快遞業務大有可為。為了節省資金可以租用校園的多余的教室,可以聘用學弟學妹來做快遞員。而且校園快遞主要做校園業務,主要負責校內配送,其配送成本相比同城配送大大降低。
2.技術創業
技術創業是指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和技術專長進行創業。創新的核心是技術的創新,如果一個創業項目獨有創新技術,其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技術是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來支撐的,大學生只擅長自己的所學專業,而且對于知識的遷移能力相對較弱,從事專業以外領域會相當困難;更為重要的是,大學生在其喜歡的專業領域創業,會激發他們的創業激情與興趣,有助于其專業水平與職業能力的提高,做到學習與創業兩不誤,甚至相互促進。技術創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手機APP應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手機作為最主要的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重要工具。基于手機APP的軟件開發及相關配套服務等領域已經成為計算機應用、物聯網和電子商務等專業大學生創業的首選項目,他們利用專業特長、高新技術進行科技創新創業。
(2)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創業教育培訓、就業指導等服務領域。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和職業培訓,充分發揮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等機構的作用,是國務院的就業創業指導意見。因此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創業教育培訓、就業指導等服務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和光明前景。大學生可以通過自身創業經歷現身說法,效果更佳。
3.農村創業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2015-04-27)指出: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農民網上創業,大力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農村有著廣闊的創業天地,大學生去農村創業,不僅可以發揮自身優勢,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在城市創業的風險性。大學生可以著重選擇以下創業項目。
(1)農產品電商。許多諸如無公害的蔬果、原生態的竹編柳編麥等農產品,但由于信息不暢、交通不便等原因,導致產品滯銷,資源浪費。大學生農產品電商創業,可以利用所學技術,實現農產品監管的全程智能化。比如引入二維碼技術,消費者掃碼后就可以了解所購產品的相關信息,出現問題后也可以追根溯源,保障消費者的消費安全。在產品銷售環節,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即網上銷售與實體店結合。也可以開發基于手機的產品銷售APP,利用手機APP實現線上支付,線下提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2)農村快遞。發展農村電商業務最主要的一個瓶頸就是快遞問題。因此從事農村快遞,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是實踐“電子商務進農村”的重要保障。目前農村網購市場正在飛速發展,對快遞業務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因此從事農村快遞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創業項目。
4.網店微商
《教育部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強調:在實施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中,鼓勵扶持開設網店等多種創業形態。人們如今已經越來越熱衷于網購,網購占據著零售業越來越大的份額,開設網店市場潛力巨大,而且投資少,門檻低,是一種切實可行的創業項目。
微信可以說是移動互聯網領域最為廣泛的應用之一,微信具有實時通信和信息發布功能,是一個很好的移動社交平臺。大學生也可以通過微信做微商,不但可以營銷商品,還可以通過朋友圈積累人脈,實現社交功能,做微商已經成為大學生校園創業的重要選擇。此外,微信的營銷方式包括掃碼二維碼、朋友圈點贊等不具備的方式,能夠快速聚集客戶,增加了營銷的趣味性和效果,而且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于優勢明顯,目前做微商已經成為大學生校園創業的重要選擇。
四、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業風險
上面我們詳述了“互聯網+”時代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創造了許多創業機會。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互聯網+”時代下,對于大學生創業同樣存在很多的挑戰。這是因為大學生創業本身就具有很高的風險,其成功率其實是很低的。、基于“互聯網+”的創業,因其不確定性更大,更具風險性。因此大學生要做好風險防范的準備,從以下方面入手,努力降低創業風險。
1.項目要腳踏實地接地氣
大學生由于心高氣傲,自信滿滿,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同時由于缺少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容易紙上談兵、眼高手低,可能會選取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創業項目,等到真正做起來才發現遠非自己能力所及,不得不半途而廢。所以選擇項目一定要腳踏實地,要接地氣,這樣才容易成功。
2.不要盲目跟風
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從眾性,看到別人的項目賺錢,很容易盲目跟進。其實“互聯網+”創業講究的是先入為主,追求的是頭名效應,后進者甚至第二名的機會并不多。尤其是當創業項目已有大公司在做了,切忌盲目跟風,大公司很容易以大欺小,大學生創業者的機會不會很多。所以創業關鍵要自己的核心技術,要抓住用戶核心價值,同時也要防止被大公司復制你的技術與商業模式。
3.休學退學創業要慎重
因為創業具有高風險、低成功率的特點,所以選擇休學退學創業時一定要非常慎重。創業還應立足于專業技能,專業學習正是培養專業技能的重要前提與基礎,為創業提供必要的保障。所以除非必要,不要動輒休學甚至退學創業。大學生完全可以選擇利用課余時間兼職創業,這樣可以發揮專業優勢,做到學業、創業兩不誤。
參考文獻:
[1]亓傳偉,陳佳.“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生創業[J].教育與職業,2016(4).
[2]鄒建良.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途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5(5).
作者簡介:
亓傳偉(1970~),男,山東梁山人,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