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華
(淇縣人民醫院 腫瘤內科 河南 鶴壁 456750)
索拉非尼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對中晚期肝細胞癌患者血清GGT、CEA水平及生存周期的影響
郭慶華
(淇縣人民醫院 腫瘤內科 河南 鶴壁 456750)
目的探討索拉非尼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對中晚期肝細胞癌(HCC)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GGT)、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生存周期的影響。方法選取淇縣人民醫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66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僅行TACE,觀察組行TACE后口服索拉非尼。28 d為1個療程,分別檢測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兩組血清GGT、CEA水平,疾病控制率及生存周期。結果觀察組疾病控制率為78.79%(26/33),高于對照組的54.54%(1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清GGT、CE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存周期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索拉非尼聯合TACE用于中晚期HCC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GGT、CEA水平,延長患者生存周期,效果顯著。
索拉非尼;肝動脈化療栓塞術;γ-谷氨酰轉肽酶;癌胚抗原;生存周期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為世界性惡性腫瘤,死亡率極高,研究指出,我國75%~80% HCC患者經確診時因腫瘤過大、臨床分期晚等原因,已不能行手術治療,只能采取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以延長患者生存期[1]。相關研究表明,若在TACE治療后給予患者抗血管生成藥物,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2]。本研究采用索拉非尼聯合TACE治療中晚期肝細胞癌患者,探究其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淇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66例中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巴塞羅拉肝癌分期標準(BCLC)[3],均為中晚期肝癌患者;均無本研究藥品過敏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組,對照組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齡為34~72歲,平均(49.26±9.41)歲,體質量為63~89 kg,平均(76.88±5.42)kg;觀察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為35~74歲,平均(50.12±9.57)歲,體質量為62~88 kg,平均(76.15±5.19)kg。兩組性別、年齡、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淇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研究方法兩組患者均行TACE,以Seldinder法行股動脈穿刺,明確腫瘤供血動脈,將導管置于肝動脈,化療藥物可用5-氟尿嘧啶0.8~1.2 g、順鉑80~100 mg或表阿霉素80~120 mg等,與10~30 ml碘油靜脈注入。所有患者術后均予以常規止吐、保肝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口服400 mg索拉非尼(德國拜耳公司,國藥準字:H20060296)治療,2次/d,據患者不良反應調整劑量,均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①據實體瘤療效評定標準[4](RE-CIST)進行評定:病灶全部消失為完全緩解(CR);病灶長徑總和下降明顯但<30%為部分緩解(PR);病灶長徑總和有所下降但<30%,或病灶長徑總和有所提高但<20%為穩定(SD);病灶長徑總和提高≥20%,或出現新病灶為進展(PD)。疾病控制率(RR)=(CR+PR+SD)例數/總例數×100%。②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空腹靜脈血4 ml,分離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羅氏Cobas-e601),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對血清γ-谷氨酰基轉肽酶(gamma-glutamyltran sferase,GGT)、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進行測定。③術后隨訪統計兩組生存周期。

2.1疾病控制率治療后,觀察組疾病控制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64,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疾病控制率比較(n,%)
2.2血清GGT、CEA水平治療前,兩組血清GGT、CE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GGT、CEA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GGT、CEA水平比較
2.3生存周經隨訪,觀察組生存周期為12~16個月,平均為(14.66±0.67)個月;對照組生存周期為6~10個月,平均為(8.69±0.34)個月。觀察組生存周期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5.646,P=0.000)。
HCC具有生長緩慢、潛伏期長等特點,其早期癥狀隱匿,一經確診多為中晚期,外科手術已無意義,相關數據顯示,經確診HCC患者生存期一般為3~6個月。HCC可通過TACE延緩腫瘤進展,同時延長患者生存期。TACE主要通過將化療藥物及栓塞劑注入患者主要供血動脈中,致腫瘤組織缺氧、缺血,進而使其局部壞死達到治療目的。但由于TACE可造成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增加,因此TACE后予以患者有效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意義重大。
索拉非尼為紅色圓片形,可抑制多激酶,能有效減少腫瘤組織生成,是一種分子靶向治療新藥,不良反應少,易耐受,可靶向作用于腫瘤細胞及腫瘤血管。近年,索拉非尼對于HCC的治療關注度較高,且臨床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索拉非尼能有效阻斷腫瘤標志物生長,控制病情惡化。CEA為一組酸性糖蛋白,為腫瘤相關抗原,即癌胚抗原,在胚胎中含量較高,腸癌、乳腺癌、胃癌均表現為CEA升高。GGT由肝細胞產生,多數原發性肝細胞癌患者GGT均不同程度升高,檢測血清GGT水平高于正常值間接提示肝細胞癌的存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疾病控制率及生存周期均高于對照組,血清GGT、CE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索拉非尼聯合TACE治療中晚期HCC患者可降低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延長患者生存期,有較高推廣應用價值。
[1] 周學士,任雷,彭蕾,等.索拉非尼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中晚期肝細胞癌療效觀察[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18(1):59-62.
[2] 趙曉華,溫珍平,孫玉書,等.索拉非尼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對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及腫瘤標記物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6,15(12):1246-1249.
[3] 鄭康,何盟國,王智翔,等.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聯合沙利度胺或索拉非尼治療不可切除原發性肝癌的效果比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5):899-903.
[4] 高飛,韓斌,龐志剛,等.肝動脈化療栓塞聯合索拉非尼治療中國人群中晚期肝細胞癌的metaeta分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5,22(8):962-966.
R 735.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060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