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越
[摘要]自1951年中國民用航空局宣布開通專業的航空業務,不僅用于商務處的客貨商業運輸業務興起,中國的通用航空業也一直保持著蓬勃發展的勢頭。[1]國務院辦公廳在2016年5月17日印發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了2020年中國要至少建成500個通用機場的目標,我國的通用航空器數量要至少在5000架以上,通用航空器的年飛行時間至少要達到200萬個小時。在通用航空迅猛發展的同時,安全事故頻發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注意。中國的通用航空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更要在發展的同時將安全監管系統同步,力求安全,穩健地打下通用航空業在中國的發展基石,逐步增加市場占有率。文章旨在于對通用航空安全監管的實踐探討。
[關鍵詞]安全監管;通用航空;探討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72
現如今在我國的各行各業建設當中民航建設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在民航建設中通用航空是民航發展與建設的中心環節,也是重要內容,可以說通用航空的一舉一動都在牽動著民航建設。但由于發展勢頭過猛,相對于發展提出的安全監管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其中尚存有諸多的不足之處[2],通用航空中的不安全因素導致了航空事故的發生,如果不將安全監管方面的工作做到實處,下一步將有可能會阻礙通用航空發展的進程。我國已經將安全監管視作為通用航空發展的首要工作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隨著我國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通用航空安全監管技術也得到了更多科技上的支持,能夠更好地保障我國通用航空業的健康發展,為我國的通用航空業發展做出貢獻。
1安全監管的意義
安全監管隸屬于安全管理,其目的是運用行政力量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用監督和管制的方式維護安全,是一種維護安全的特殊方式。在對于航空的安全監管上需建立安全管理體系(SMS)。[3]國際民航組織倡導的管理安全的系統化方法就是安全管理體系(SMS)。自2006年起中國民航已經在大力推行安全管理體系在安全監管上的作用,直至目前,國內各大航空企業121部航空公司皆已推行安全管理體系(SMS)。安全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危險源庫。而對于我國大部分通航企業來說,建立需要大量數據支持的危險源庫相對來說并不現實。因此,安全管理體系畢竟是應用于國際的,針對在我國通航企業中的應用必須進行一定的變革。我國自身的通用航空安全還有很多的漏洞與不足,所以結合我國通航企業特點,針對此因素應該遵循安全監管在時間段上劃分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和全程監管原則,對通用航空安全進行全程的監督。[4]增強通用航空業從業人員的相關參與度,增強對安全監管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為保障通用航空業的安全服務。
2通用航空安全監管管理體系的建立
21基本要求
安全監管管理體系是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保障的基本組成和基礎要求,能夠有效地保證飛行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為通用航空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安全監管管理體系主要內容包括提供保障的安全政策、需要建立的目標體系、支撐運行的組織機構體系、后勤保障的文件體系及用于宣傳發揚的安全文化體系和后續發展的教育培訓體系。
在建立安全政策的時候應該注意其自身性質。安全政策為安全監督體系中全局安全觀的構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安全政策由安全目標及安全承諾共同組成,安全承諾包括民航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重要要求,還有通用航空企業的問責制度及對安全監管的承諾和保證。在進行安全政策設定時,應該注意企業承諾的細節化和針對性,根據自身的要求特點制定安全目標,目標要受自身條件的限制,不能過高,也不能太容易達到。
根據組織機構的劃分對通用航空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文化體系的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及對工作的安全理念,爭取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通過獎懲制度加強其對于安全體系了解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身發展的欲望,讓他們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吸收過去失敗與成功的經驗教訓,避免安全事故的產生,提前排查安全隱患,增強對安全問題的發現能力和解決能力,更好地為通用航空業做貢獻。
22運行要求
在安全監管系統管理體系的建設中需要對運行中的風險有著敏銳的直覺。所以需要建立風險管理模式。模式運行的三個主要因素為,對運行風險的識別、對風險程度的評估、對風險的有效控制。此模式能夠有效地識別運行中的潛在危險因素,提前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問題,風險的預測對通用航空的安全性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風險管理模式能夠通過對自身數據的處理分析,判斷出方案的可行性與事故發生后的相應處理辦法,能提高整個系統面對危險時的綜合管理水平,能夠冷靜地處理突發危機事件。
23監督規則
針對通用航空業的不安全因素,各部門都有其相應的任務和處理辦法,監督規則就是在各部門進行其本職工作的同時進行監督,保證各個部門將工作做到實處,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用心解決安全問題,仔細分析風險概率,保證所有安全管理環節都能穩定運行,定期進行監督抽查工作能夠提高安全維護部門的工作效率,讓通用航空業的安全更有保障。
24改進方案
改進方案是在整個安全監督管理體系運行過后根據其運行情況提出的對應整改措施,能夠更好地對安全監管管理系統進行維護,增強安全監管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改進其中的不足,查缺補漏,爭取將安全監管管理系統的工作做到最好。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是一個具有動態性的操作系統,在對于通用航空安全性的維護下還需要進行自身的完善和修護,建立自身的完善體制,以此來確保體系能夠長久穩定地運行實施。在對體系進行定期審核過后,可以總結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討論出對應的解決辦法和需要完善的方面,在不停地自我完善和自我調整中確保目標的順利完成,讓系統運行達到預期的效果。
要定期對運行情況進行反饋,制定出反饋系統,讓其對反饋出的信息進行系統的處理分析,保證反饋的信息有價值有意義,值得實行。反饋系統對改進方案起一個輔助作用,輔助改進的方案是明確的,是具有意義的,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整改,將改進落到實處,再根據系統的變化進一步完善,以確保通用航空在安全監督管理系統的保駕護航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3結論
通用航空在中國的發展任重道遠,相比于美國的發展規模我們還差了很多。通用航空在美國除了必要的客運作業飛行外還有著各種娛樂性飛行活動,此舉吸引了很多飛行愛好者考取飛行執照,又深一層地促進了通用航空的發展,增強了普通人接觸通用航空業的積極性。在中國要想進一步發展通用航空業就要擴寬它的產業道路,增強其在其他方面的商業價值,如私人飛機、旅游專機等,而這一切都是基于安全的前提下的,所以保障通用航空在中國發展的后繼力量還有安全,制定可實施的安全監管管理系統刻不容緩,切實有效的安全監管管理系統能在側面上推進通用航空業的發展進程,增強民眾對于通用航空安全性的信任度,鼓勵群眾去接受通用航空,發現通用航空更多的商業價值和投資意義。中國通用航空業起步晚,配套設施不完善是發展中的致命問題,也是危險因素的主要來源。做好安全監管系統對于通用航空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希望能引起通用航空業對此問題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鄭紅運,吳立鵬,陳道剛,等基于SEM的通用航空公司安全管理能力實證研究[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5,27(3):14-18
[2]蘇錕鵬通用航空運行安全管理方式[J].中國科技信息,2017,2(11):99-100
[3]王凱加強通用航空飛行訓練安全的一些思考[J].科學家,2016,4(5):25
[4]劉剛,王景致,武藝,等關于加強通用航空飛行訓練安全管理的一些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9(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