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林 嚴彩霞 劉月桂
【摘要】 目的 探究納洛酮在中重度酒精中毒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80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鹽酸納洛酮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蘇醒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蘇醒時間及癥狀消失時間分別為(15.17±5.13)、(50.83±10.21)min, 均短于對照組的(40.23±13.37)、(100.24±15.17)min,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1 h后總有效率為92.50%, 高于對照組的7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中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給予納洛酮治療, 療效顯著、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納洛酮;中重度酒精中毒;應用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8.090
相關調查發現, 我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發病率僅次于心血管、腫瘤疾病, 患者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動作失調、意識模糊、眼球震顫、嘔吐及嗜睡等, 病情嚴重者出現昏迷、呼吸下降、心率加快, 直至衰竭死亡, 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 因此對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快速、有效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臨床目前尚無特效療法, 常給予常規對癥及支持治療以緩解患者癥狀, 但其治療時間長, 患者癥狀改善不及時。相關研究發現, 納洛酮具有解除呼吸抑制及催醒的作用, 可縮短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蘇醒時間, 提高療效[2]。本研究為探究納洛酮在中重度酒精中毒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 均符合急性酒精中毒昏睡與昏迷期診斷標準, 且飲酒前未服用神經興奮或抑制類藥物。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 各40例。研究組男31例, 女9例, 平均年齡(36.17±5.46)歲。對照組男28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37.63±6.0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 具體方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給予吸氧、洗胃, 同時給予0.9%生理鹽水500 ml與10%葡萄糖注射液60 ml混合液靜脈滴注, 并給予靜脈滴注甲氰咪胍0.4 g防止消化道出血。若患者伴有消化道出血立即進行止血, 對于出血量大的患者及時進行輸血, 若患者出現低血壓癥狀, 及時給予靜脈滴注升壓藥, 若患者出現抽搐及時給予20%甘露醇200 ml靜脈注射, 若患者有嘔吐癥狀, 及時給予10 mg滅吐靈肌內注射。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鹽酸納洛酮, 首先給予0.4 mg鹽酸納洛酮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靜脈注射, 再將0.8 mg鹽酸納洛酮與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混合持續靜脈滴注, 并根據患者狀況及時調節劑量, 直至蘇醒。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蘇醒時間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根據患者意識狀態及自覺癥狀判定療效[3], 痊愈:神志蘇醒, 中毒癥狀消失, 可穩步行走;顯效:意識蘇醒, 可交流, 但反應遲鈍, 可攙扶行走;有效:意識逐漸蘇醒, 反應遲鈍, 頭暈, 不可行走;無效:意識未恢復, 仍處于昏迷狀態。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蘇醒時間及癥狀消失時間分別為(15.17±5.13)、(50.83±10.21)min, 均短于對照組的(40.23±13.37)、(100.24±
15.17)min,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1 h的臨床效果比較 經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治療1 h后總有效率為92.50%, 高于對照組的7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酒精中毒或稱醉酒, 是指短時間內飲入過量酒精(乙醇)或酒類飲料, 致使血酒精濃度大幅提高, 導致機體機能異常狀態, 嚴重損害神經系統及肝臟, 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酒精進入人體后, 通過胃、十二指腸及空腸直接吸收, 并通過血液循環, 迅速分布于全身[4]。酒精經吸收后, 首先通過肝代謝酶系統乙醇脫氫酶分解為乙醛, 在乙醛脫氫酶催化氧化作用下, 代謝生成乙酸, 在氧化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5]。當產生乙醛時, 刺激機體分泌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 從而導致患者面部乃至全身出現潮紅, 同時心率加快[6]。相關研究發現, 酒精對神經系統、心臟及肝臟直接產生毒副作用, 導致患者神經系統異常, 從而出現動作遲鈍、失去平衡、眼球震顫、語無倫次等癥狀, 病情嚴重甚至出現昏迷及休克, 直至功能衰竭死亡[7]。臨床常采用常規對癥及支持治療, 向患者靜脈滴注生理鹽水及葡萄糖以降低血酒精濃度, 避免病情惡化, 同時對患者出現的消化道出血、抽搐、嘔吐等癥狀, 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 緩解患者癥狀, 但對患者意識恢復及神志蘇醒并未有效緩解, 昏迷時間未有所縮短[8]。
相關研究發現, 納洛酮具有顯著解除酒精中毒的作用, 并可有效解除呼吸抑制并產生催醒作用[9]。
納洛酮是羥二氫嗎啡酮衍生物的一種, 具有對循環和呼吸的興奮作用, 刺激心肌, 提高患者心臟動力, 增加血液灌注量, 改善患者呼吸作用。相關研究發現, 納洛酮可穿透血腦屏障, 置換嗎啡樣物質與受體結合, 從而避免患者休克及呼吸抑制等, 并通過調節神經遞質, 產生催醒作用, 快速、高效緩解臨床癥狀[10]。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研究組患者蘇醒時間及癥狀消失時間分別為(15.17±5.13)、(50.83±
10.21)min, 均短于對照組的(40.23±13.37)、(100.24±15.17)min,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1 h后總有效率為92.50%, 高于對照組的7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通過靜脈注射鹽酸納洛酮聯合常規對癥及支持治療, 兩者優勢互補, 顯著縮短患者蘇醒時間, 有效改善患者癥狀。
綜上所述, 對中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給予納洛酮治療, 療效顯著、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丹峰. 納絡酮在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時的臨床應用.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14):162-163.
[2] 梁甲巹. 納絡酮在重度酒精中毒院前急救中的應用. 中國醫藥指南, 2013,12(16):165-166.
[3] 黃敏堅. 納洛酮對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7):5-6.
[4] 奚國文. 醒腦靜聯合納絡酮治療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26例臨床研究.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5,11(22):67.
[5] 廖和艷. 醒腦靜聯合納洛酮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療效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32):52-53.
[6] 李智. 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臨床應用. 心理醫生(下), 2011(8):902.
[7] 高志仁, 朱穎. 中藥醒腦靜聯合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醫師雜志, 2013, 15(5):675-677.
[8] 侯雪芬. 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及其護理. 海峽藥學, 2012, 24(7):178-179.
[9] 任超, 陳良飛. 鹽酸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60例臨床分析. 西南國防醫藥, 2012, 22(10):1092-1094.
[10] 黃曉霞, 劉蕾, 楊沙,等. 納洛酮聯合醒腦靜注射液在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應用.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11):2416-2417.
[收稿日期:2017-0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