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岳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到全社會的各個領域,由此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的標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方面做出調整。專業建設中就業為核心,文章首先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就業作了描述,然后根據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的收獲,在此基礎上最后對專業建設提出了幾點思考,旨在推動專業建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專業建設 就業
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物聯網,O2O,B2C,互聯網+這些名詞,無一例外,都和計算機網絡有直接的聯系。可以說,網絡帶給我們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深,每個工作有離不開計算機,每臺計算機都離不開網絡,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注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發展,使之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
一、就業建設
專業建設的核心還是要看就業,還是要看學生的工作技能,所以有針對性的設計學生的就業方向是十分重要的。談及就業方向,就要來看下專業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CCNA》、《CCNP》、《局域網技術》、《Linux網絡操作》、《My SQL》、《網絡安全與管理》、《網站建設》、《Java》是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開設的主干課程,具有普遍性。這些課程不是孤立的,要讓這些課程為工作技能的形成做基礎。以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為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設課程分為兩個方向: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為主的硬件設備和網站建設為主的開發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確為什么要開這門課程,在工作中用到的是哪門課程的知識,將課程群體化,形成一個整體,為以后的就業打好基礎。
二、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整個專業建設的重點,思路是將目前以學科為主的教育模式改為以職業崗位為主的教育模式,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中心。教學計劃是貫徹落實培養方案和過程的綱領文件,體現課程的體系結構。教學大綱是教學計劃對課程內容的和環節的具體要求。因此,嚴格制定與貫徹執行教學計劃和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是教學的重要工作,也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根據專業的就業方向,可以把一些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納入到精品課程體系,由任課教師和教研室對精品課程進行分析,聘請專業帶頭人、企業技術人員進行研討,開發理論知識難度降低,突出實用性的教材。依據網絡技術人員今后從事崗位需要設置知識點,經過適應的技術訓練,能夠很快的成為適應市場需要的、有計算機網絡技能能力的畢業生。
三、師資建設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既具有一定得理論水平,有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復合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具備雙重資格,既具備有一般高等學校講師素質,又具備生產一線技術骨干的工程師素質,因此,高職院校要更加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本科院校注重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高職院校注重提高教師的技術能力,所以,引進企業能工巧匠作為技術骨干,建設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是非常重要的。“與其走入課堂,不如走入機房”,這是高職院校教師最應該做到的,也是目前部分教師最缺乏的。給教師到外校聽課、研討的機會,也要將教師送到工作一線去,將課本知識與工作技能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了解工作內容,才能更合理的安排日常教學。注重科研能力建設。教師應學會從可嚴重、從新技術的發展中提煉出教學內容,善于從科研中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內容充實教學。
四、教學建設
課程體系的改革個創新需要有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與之配套,才能體現出它的進步和優勢。首先,理論教學內容應符合技能培養的要求,采用分層的體系結構,針對每一項技能,設置相應的理論和技術,才能實訓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對接,與技能對接。其次,倡導和推進專業能力與職業資格認證。在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確定時注重課程教學和職業資格培訓掛鉤,通過職業資格認證考試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技能訓練成果。最后,實現實訓教學與工程技術應用的對接。如何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如何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建議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解決了職業教育中實踐性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實訓建設
高職院校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訓教學,所以,通過校企共建實現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的統一規劃,互為補充,體現統一性,貼近企業,貼近技術發展。校內實訓基地要基本參照企業真實生產環境,開設的實訓大部分是生產性實訓,建設方案要與企業專家充分論證,應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必須按照崗位要求,滿足學生了解、認識、施工、設計、維護、規劃等技能訓練的需要。同時,必須加強校企合作,構建一線的實訓實習環境,與企業合作辦學,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在技術、設備、教材、教學方法等方面與社會接軌。創建一種基于網絡平臺的實訓環境,改善學生的實訓條件。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作為一個老牌專業,在如今新的發展機遇中,其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如何建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進行社會定位,加強就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建設、教學建設和實訓建設,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統籌規劃,有序進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