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有利于預防自然災害,而且也有利于人們生產、生活。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都應該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做好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制主要是由施工單位的保障、政府部門的監督、監理單位和項目法人這四部分構成。而政府部門主要發揮的是監督的作用,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因此,本文就對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現實性狀況進行了解,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提高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有效性舉措,促進我國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越來越好。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實踐;認識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工農業生產越來越頻繁,進而帶動著我國在水利領域的發展也越來越多,所以,為了保障工程建設的質量,政府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強水利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各項條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地實現系統化、法制化、規范化運行。然而,在實際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運行過程中,由于質量監督管理自身專業性強、涉及范圍比較廣、內容繁雜,導致水利工程項目在人員、基礎設施、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表現出良莠不齊的情況,因此,對于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是必然的。
一、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現實性狀況
1.1監督管理人員工作不到位
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的編制和辦公經費都歸屬于當地政府,雖然同樣都是政府的水利技術骨干人員,也同樣需要獲取相關的資格證書才能從事該工作,但是,這并不是正式的工作,僅僅只能將其作為副職來做,因為它還要兼顧其他項目,這與監督管理人員制度規定中的標準并不相符。另外,水利工程涉及面廣、人員缺乏、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工作人員對水利工程的監管力度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監督管理的系統化、法制化、規范化是被削弱了。
1.2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
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辦法,但是,主要針對的項目是一些大中型項目。然而,我國大多數項目還是分散在縣級、鎮級、村級等,主要都是一些小型水利工程,而這些地區的水利工程項目表現出規模小、造價低、涉及面廣的特性,如果想要實現全面監管,那么,就會在無形中加重財政支出的負擔,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1.3項目操作不規范
就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的情況來看,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實行的是項目法人責任制,并且由項目地的政府監督部門和項目法人共同肩負質量監督工作,而在這個監管的過程中,質量監管工作要遵循“下對上”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受到了挑戰,同時,在監管工作中運行難度加大。因為項目建設在資金方面制約力度大,雖然有的法人提出了簡化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方案,但是,僅僅為了滿足個別項目建設,對水利工程建設、建設資料,以及檢測等方面都未按照監督管理體系的要求進行,并且在資金方面,檢測不合格的地方直接由施工單位墊付,整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都會受到極大地影響。
1.4工程項目設計方案質量不佳
水利工程項目的立項,前提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設計方案。所以,每一個水利工程項目都是由政府部門委托專業的設計院對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方案、圖紙,以及承建單位等要素綜合性驗證之后,最終確定,才能夠實施。雖然有的設計方案經過了上級部門和相應的規范要求,但是,由于當地具體的環境并不能進行建設,主要是因為在項目驗證時,并沒有對實地進行考察,僅僅借鑒以往的資料,并不能安全反映實際的情況,所以,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會導致正常的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影響整個工程進度。
二、提高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有效性舉措
2.1推進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
水利行政部門作為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維護和發展的主要負責人,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對水利建設質量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在系統化、法制化、規范化的質量監督管理的基礎之上,根據地域性特性,提出科學的、有效的、可行的措施進行應對,進而達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目的。
2.2完善組織機構,提高管理水平
根據相關制度規定,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要配備符合條件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整個項目工程的質檢員,主要從事項目監管和日常監督工作。當然了,對于質檢員的選擇,首先,必須要對專業技術標準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其次,在不斷地工作過程中,有著豐富的監督管理經驗;最后,還應該盡可能的將監督管理隊伍準入的選擇標準適當的提高,完善監督手段,最重要的是,還應該在監督管理工作中融入服務之中,達到監管和服務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
2.3加強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把控
水利工程項目在立項之前,就應該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并且監理部門始終緊跟項目進程,如開展監督會議,在監督會議中要明確的指出檢查的項目內容、監管標準、處罰措施等,并且還要將這些內容在網絡上進行公示。因為監督會議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可以起到宣傳的作用,所以,在對施工企業水利工程質量行為綜合考慮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對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監管,對于及時發現的,或者是發生的問題,要采取有效的舉措進行應對。在項目完工后,相關的質量鑒定部門要嚴格把關,對于質量不達標項目,必須要求承建單位進行整改或者是重建等。
2.4實現信息共享
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要將監督管理的結果進行網絡公示,實現信息共享,對于城建項目不達標的單位,在網絡上采取黑名單制度進行管制。另外,還可以推進誠信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誠信管理體系,并將其覆蓋于整個行業,全面開展監管工作,提高整個社會的誠信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當前我國在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如監督管理人員工作不到位、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項目操作不規范、工程項目設計方案質量不佳等方面的問題,但是,通過推進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完善組織機構,提高管理水平、加強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把控,以及實現信息共享等方式,促進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效果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胡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實踐探索[J].江西建材,2016-09-07.
[2]丁華.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安全、質量監督的實踐與思考[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6-04-03.
[3]王雨,沈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實踐與認識[J].技術與市場,20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