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如何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加強對員工情緒管理,科學地疏導員工負面情緒,讓員工擁有工作幸福感,有效維護和增強員工身心健康,確保員工“EAP”幫助計劃的順利實現,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戰斗力,成為工會工作者著力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情緒干預;和諧;心路
隨著各種工作壓力及生活壓力給員工帶來的消極情緒,不但降低工作效率,加大人際沖突,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給公司的和諧文化帶來了新的嚴峻考驗。
一、課題的提出依據
(一)強化員工情緒管理,是維護企業和諧發展的需要
員工是引領企業成功的關鍵、是企業興衰的核心因素,勞動關系和諧需要員工的心理健康作為前提和保證;員工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員工的身心健康,關系到企業的和諧發展。強化員工情緒管理,調動員工正向情緒,可以較好地控制負面影響的出現;既是實現員工人生價值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愛護員工、尊重員工的體現,讓員工擁有心理和工作幸福感,切實保障生產運轉順暢并推動企業和諧健康發展。
(二)強化員工情緒管理,是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的保障
員工在繁瑣的工作任務中,加上人際關系趨于復雜,必然會產生緊張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尤其是在海外項目施工中由于環境、語言、不能及時換休等的限制,員工由此產生的恐懼、煩躁、易怒等的負面情緒可能導致不良行為,而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不僅僅損害個人身體健康,也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安全問題,對企業的聲譽會產生及其不良影響。強化員工情緒管理、暢通員工訴求通道,化解內部矛盾,解決實際困難,提高員工對情緒的認知和調控能力,減少負面情緒對生產生活的不良影響,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和活力。
二、加強工會組織與員工“心聯系”,“EAP”工程接地氣
(一)人際關系緊張型:這類型員工的情緒反映為容易歸罪于外,自己永遠對,錯是別人的;有的雖然愿意付出自己、而且能力強,但盛氣凌人;而不愿付出的,能力一般,毛病多;容易有虛榮心、愛表現、逞能、不愿意吃虧、不愿意被批評等現象。如有些員工在項目文化背景差異的情況下、因語言不通溝通困難形成人際關系緊張導致心理挫敗感。
(二)職業倦怠型:這類型員工的情緒反映在員工中比較普遍,曾經干勁十足,由于激勵不足或經受挫折導致工作提不起興趣,混日子;容易產生得過且過的心理,做事情有明顯的拖延癥,以做事能交差就可以為準;容易心理有自己很努力但沒有被認可的思想、覺得干好干壞一樣的結果,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從而消極怠工。如有些員工因工作環境枯燥、競爭壓力大等造成敬業狀況差、工作效率低的倦怠“職業心病”心理。
(三)抑郁傾向型:這類型員工情緒反映較為低沉,或表現唉聲嘆氣;或沉默寡言;或整天借酒消愁;或自我封閉愛搭不理等等。這類員工家庭多因需大病救助或者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收入較低、家屬又長期患病,一時無法解決;或因夫妻關系等因素導致孤僻易怒、情緒低落,心事重重,甚至精神恍惚,具有短時期的抑郁傾向。
三、提升工會組織幫扶“養心”的執行力,情緒疏導重實踐
一是建立心理疏導“護心機制”
公司工會通過微信、QQ、網絡等新媒體、“工會干部三聯系”、“走基層、訪家情”和職工代表值班巡視、發放員工思想動態調研問卷等活動傳播企業正能量信息,暢通員工訴求、建議通道,完善對員工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通過協助心理健康知識管理者培訓培養具有較強心理溝通能力的管理人員,提高對員工情緒變化的覺察力,為存在心理危機苗頭的員工能夠提供及時的心理援助。通過加強員工心理診斷的針對性,幫助員工克服企業改革中帶來的心理沖擊,心理誤區,維護員工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諧。
二是搭建建功立業“有心平臺”
公司工會努力為員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大力開展主題勞動競賽,督促各項目完善獎勵機制;加強與企業管理部、技術質量部協作,開展全員合理化建議、創新創效、改善經營管理提升等征集活動,將各項管理提升活動貫穿于各基層、項目勞動競賽過程中,動員廣大員工集思廣益、共謀發展,發揮員工主人翁意識,激發員工創新創效熱情,提升工作幸福感。
四、課題實踐的效果
(一)通過心理疏導,員工們得到了思維的改變:從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到熱愛自己所做的工作。從在工作中發現需要,到發現自己工作滿足了需要,當然樂意去工作。從在工作中發現優勢,到發現工作發揮了自己的優勢,當然樂意去工作。從在工作中實現價值,到發現工作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當然樂意去工作。
(二)心理疏導的方法還有很多,妥善解決員工心理問題,不能單純依賴心理解決方式,要與企業管理、改革措施、職工利益、職業保障等一系列因素相聯系。做好員工心理疏導,特別是在企業改革調整過程中,把握思想動態脈搏,加強員工心理疏導,因勢利導,把影響員工心理健康的不穩定因素消滅于萌芽狀態,這樣極大地促進了企業勞動關系的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羅瑾璉,杜沖,黃良志.員工情緒智力向員工創造力的轉化研究[J].企業經濟,2013,32(06):42-47.
[2]翁清雄,張越.企業員工情緒研究動態:測量、前因與后果[J].預測,2015,34(05):74-80.
[3]鮑琳,張貴煒,張德彬.組織視角下的企業員工情緒管理[J].企業經濟,2014(03):47-50.
(作者單位:中石化江蘇油建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