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杰?高康
摘要:執行力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概念,員工執行力對一個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一個對企業執行力落實到位的企業,它的企業競爭力也會越強。當前,不少企業的依然存在員工執行力不強的問題。對企業來說,提升企業員工自身的執行力,需要從多個方面來落實,從制定適應自身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團隊協作精神、建設企業精神文化等多個方面著手改善,進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執行力;提升策略;健全機制
企業執行力,是企業從管理各層面、企業各部門、崗位每個個體貫徹執行決策者制定的戰略方針、制度政策、計劃預案和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能力。它是連接企業的決策與實現目標之間的紐帶,其落實程度將直接關系企業的目標是否順利實現,沒有全面的執行力,企業的戰略發展就是一句假話、空話,這種能力應該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是企業在當今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執行力,就個人而言,就是把想干需要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也是部門和個人理解、貫徹、落實、執行企業決策的能力。企業的管理者應該有很好的悟性,更需要策略,但在執行過程中難以落到實處。市場已不僅僅是策略的應對,讓管理者認識問題產生的緣由,可以形成一種正確的管理思維方式,便于執行力的落實。
一、企業執行力缺失的現狀
(一)企業發展戰略失策
我國大多數企業(個人企業比較明顯)策略和制度不是參照與他人,就是決策者拍腦袋制訂的。制度本身不切合實際需求,缺少時效性和切合性,往往都不利于貫徹下去。制定的制度不盡完善,沒有經過事實驗證,朝令夕改,最終可能本身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制度未能貫徹下去。“一個老大一盤針”,換了領導,就會變一個方式,就會重新制定一系列制度。在管理方面,眾說紛紜或者人云亦云,讓員工不知何去何從。我國的很多企業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市場發展越來越大,但競爭同樣也越來越大,企業經營就會逐漸暴露出眾多問題,發展緩慢。這種狀況根本就是企業發展戰略缺乏和制度不能貫徹始終造成的。
(二)內控不當,考核失真
國內企業對內控只是做籠統的要求,難以把工作落實到實處,因為沒有具體的流程章法。任何企業發展不能靠一個人(即便是優秀的決策者)的思路來完成的,需要靠企業整個團隊的合作,如果企業在執行決策時缺少規范性,像我們所說的“各家自掃門前雪”,就是難以實現企業的目標,難以持續發展。而真正的考核制度在操作中就是流于表面,難以做到“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影響很多實干者的積極性,也是造成企業執行力變弱的原因。
(三)流于形式主義
部分企業主管在履行自身職務過程中,其職能和權力交叉的面太大,但目的都相同,為企業得到持續進步,維持自身市場秩序的穩定。必須從本質上理解企業執行力的內涵,企業發展的根本需要執行力,更需要將執行力落到實處;但是單純一味追求執行力,勢必要偏離工作的最終方向與目的,那么執行力就是一句空話,流于表面。執行力不是靈丹妙藥,但執行力也怕亂用;更怕以執行力為名義,一味的“一視同仁”,那樣即使有足夠的執行力,也很難發揮每個人的能力,難以保證發展效果。決策者處理工作時,應遵循“二八效率”原則,分清輕重緩急,企業的執行力才不只是流于表面,無法真正實現執行力帶來的企業改進。
(四)推脫本職責任
如今許多企業都陷入一個怪圈:企業的高層怪中層,中層怪底層,底層怨中層,中層又怨高層,形成惡性循環,卻沒人真正地負責盡職,切實自己的本職工作,到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層層管理人員都抱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那么這樣執行力更是難以貫徹下去,就無所謂有執行力了。漸漸地將原本危及企業生存的大問題弱解化,最終可能就因責任感不夠,執行力不到位導致企業的衰敗。
二、企業執行力的強化
執行力是每個階層部門時刻都應加強的問題,企業的所有員工都應共同既履行職責,又承擔義務。企業要想強化執行力,管理人員必須端正心態,涉及到的管理人員必須做好表率。不管從事什么職業,什么崗位,每個人都處理好自己的工作職責范圍內的問題,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喊口號,做表面文章,需要提升個人素質,提高自身業務能力,要真正貫徹落實到位,才算有執行力的基礎。
在執行方案時管理者缺乏應變能力,缺乏對被管理者的理解和把握,管理者如果引起公憤的話,那么應該從自身去尋找原因了。作為領導除了有良好的掌控業務技能外,還應該有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同樣的指令,不同的表達方式,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你去叫小張來我辦公室和你去請小張來我的辦公室,哪種表達方式更好呢?有時候往往一字之差,結果卻有著很大的出入。領導要自己做出榜樣或者開展一些活動來拉近與員工間的距離。多關心一下員工,處理好和員工的關系比較實際。用暴力只會讓管理層更加復雜,下達的命令也得不到很好的實行,只會讓員工失去信心,以員工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那么結果往往事與愿違,不盡人意。
在企業中,具有最高決策者的執行力最高表現,是對責任和義務盡可能多地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應該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廣開言路,對建議做出精準判斷和選擇,切合企業的需要,把這個決策分成幾個合理的部分去完成。
中層管理者對制度的執行要始終如一地堅持,要有安排有審核,上結高層,下連基層同時工作中要嚴以律己。中層管理者需要理解上層決策,組織實施的能力,來完成企業目標過程。工作中要求做的記錄一定要及時填寫,給職工做一個好的表率。中層管理者作用發揮得好,是高層聯系基層的紐帶;發揮得不好,是橫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障礙。中層管理者是決策層方案的執行和實施者,是企業執行力發揮的主要的施行者。如果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弱,上與決策方案不匹配,下底層人員無法去執行,那么企業的執行力就是空談,但如果擁有一個好的執行力中層就可以彌補很多決策的不足,也可使企業真正的持續發展,實現企業目標。
底層管理者的工作就是把決策變成行動。改造員工的思想,培訓員工自動自發地工作。好員工的執行力就是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的能力。個人執行力的強弱取決于能力和態度,沒有能力就難完成工作,但態度不端正一切都為零——能力是主體,態度是根本。
提高執行力,完善制度是保障。制度問題不完善,一個企業很難走遠,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完善了制度,會少繞彎路,讓企業的管理者,無論是決策者,還是中層管理者,或是底層管理者有據可依,才可更好的落實任務,那么執行力就自然提高了,形成了,對企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提高執行力,健全機制是關鍵。建立完善的責任機制,是提高執行力的必要手段。形成規范、持久的執行力。科學的機制和管理手段通過科學系統的目標績效管理才是關鍵。健全機制,分工協作,將崗位職責細化、立體化,無形中提高效率,就是執行力提高的最好表現,有目標、有措施、有責任、有督促檢查、有考核評估當然需要有明確的賞罰政策。
提高執行力,抓好隊伍建設是根本。提高執行力,只靠自覺性是不行的,企業隊伍需要加強學習來提高團隊的素質和能力,還必須加強對底層管理人員和員工的人文關懷,加強團隊協作,讓團隊有好的工作態度,便于執行力的加強。一個團隊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執行力的強弱。
三、結束語
企業的工作安排環環相扣,結果反饋上下順暢,避免朝令夕改,決策者發出的指令要簡明扼要,不能隨心所欲出現偏誤,多聽取基層和專業人士的建議,及時了解決策和制度的落實,發現問題及時回饋。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決策層——"做正確的事",執行層——"做事正確";操作層——"做事正確",這也就是為什么執行力被說成為企業中間層理解并組織實施的能力。對問題置若罔聞,我們必須要有反饋。個人的執行力落實,需要提升自身素質,端正態度,企業個體的執行力提高了,企業總體執行力便可以落實下去,企業便可得到可持續進步,繼而有更好的發展。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個人執行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久久為功。企業要提升個人執行力,必須注重員工的學習和實踐鍛煉。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加強學習,端正態度,全方位增強自身素質。要認真負責,關注細節,在相關精神和思想的觀察落實中,要體現出服從、誠實、敬業的精神。企業管理者的執行力對企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我們要努力的去做好企業的執行力提升事項,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的企業,使我們的企業強大起來。
參考文獻:
[1]呂國榮,俞繼宗.你的執行力從哪里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2]周軍.企業執行力塑造和提升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
[3]張德.組織行為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00-202.
[4]陳冬梅.提升企業員工執行力對策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2(15):24-26.
[5]姜麗穎.小型科技企業企業文化對員工執行力的影響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3.
(作者單位: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