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潛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人才競爭已經成為企業頭等大事,為了更好的培訓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管理層認識到了培養企業內訓師的重要性,企業內訓師開始逐漸登上講臺授課,可是,企業內訓師的授課效果如何?課程是轉培還是自主研發?是不是與企業實際相關等諸多問題開始浮出水面,這從根本上與企業內訓師的專業素養有密切關系,因而筆者想通過以下三個關鍵點提升通信行業企業內訓師的專業素養。
一、深刻精準認識企業內訓師
許多內訓師認為內訓師主要職責是為員工授課與開展技能培訓工作。這個認知是片面的,授課與開展技能培訓僅僅只是內訓師的一部分,還需要全面認識企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等諸多具體工作構成了內訓師的主要職責。首先,企業內訓師需要有飽滿的培訓熱情。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企業內訓師不僅在工作崗位上做的有聲有色,出類拔萃。還需要將工作經驗匯總成總結性的言語并將其傳播給其他同事,因而需要內訓師有著對培訓工作飽滿的熱情,才能完成如此高難度的雙重工作。其次,一名企業內訓師不僅在工作崗位上業績突出,還要善于啟發學員,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增多授課過程的趣味性。內訓師需要能客觀認識到成年人的學習心理。內訓師需要了解授課對象即成年人的學習心理。成年人的學習特點包括:自主學習、經驗基礎、實用導向、目標導向等。因而企業內訓師在培訓過程中需要思考學員的興趣點、誘導學員的學習動機、闡明培訓的目標等一系列工作來調節培訓課堂的學習氛圍。最后,內訓師需要扎實的專業基礎。
二、熟練運用設計課程五步驟
企業內訓師要能自主研發課程,才是真正走上內訓師崗位的關鍵點,這就是需要企業內訓師自身能把握課程設計的五步驟。第一,選定主題。內訓師在選擇主題時候,切記要遵循“就小不就大”的原則,同時符合三個條件:主題是企業需要的;主題是市場熱門的;主題是內訓師所擅長的。第二,組建框架。邏輯框架圖的合理設計直接對培訓受眾的培訓效果起到重要影響。目前業內比較流行的培訓框架下的邏輯結構圖氛圍以下五種:問題分析與解決型;差距分析模型;要素型;流程型;WWH型。一般知識型培訓主要是要素型和WWH型偏多,技能型培訓以流程型為主,診斷型培訓主要以問題分析與解決型與差距分析型為主導。第三,搜集素材。內訓師在培訓授課過程中是否能生動有趣,與自身在設計課程過程中對素材搜集息息相關,因此在設計課程中需要大量的素材來支撐觀點。第四,制作講義。目前通用的培訓講義主要是通過OFFICE軟件來制作完成。培訓講義包括:講師版講義、學員版講義、培訓素材等。針對不用的培訓主題,企業內訓師可以有針對性的設計相應的文本來進行備課。第五,熟悉演練。演練有以下兩個好處:其一,加深內訓師對培訓課程的熟悉程度,授課過程的游刃有余才會逐漸彰顯。其二,預先設計在培訓授課過程的與學員的互動,可以調節課堂的氛圍和互動。
三、熟悉掌握五大課堂呈現技巧
許多企業內訓師在培訓授課中呈現出授課目標不清晰,重點不突出,邏輯不明確等諸多問題,所以對企業內訓師的課堂呈現技巧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講授法。講授法是企業內訓師的培訓授課方法中最常見且使用頻次最高的一種。講授法是以說明、闡述、講解、論述等口頭語言方式表達培訓內容的方法。講授法運用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高度的演講技巧,對企業內訓師自身的專業及綜合知識和表達技巧依賴度較高。第二,案例分析法。一般培訓課堂上,很少有企業內訓師會用單一的授課方法進行授課,一般都是綜合性搭配,而案例分析法就是搭配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案例分析法是企業內訓師提供背景信息,由學員通過討論分析解決問題、提出不同解決方案的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需要分組進行頭腦風暴,但是前提是確認每個小組都對背景信息理解到位,并對接下來的討論有清晰認識。第三,演示教學法。演示教學法是利用示范、實物或圖像、錄像等詳細描述某種與主題相關的情況,讓學員就企業內訓師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討論的學習方法。從方法需要企業內訓師對所要演示的圖像或者錄像事先了解仔細,然后對播放等演練過程前指出觀看重點和目的,安排討論時間和討論形式,最后學員呈現結果。第四,游戲體驗法。游戲體驗法的使用范圍相對其他的授課方法是比較小的,它一般是指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來達到某個學習的目的。游戲可大可小,參加人數可多也可少。時間有短有長。第五,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培訓學員在一定情景境下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進行表演,以學習、練習某種技能的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法主要有兩種方式:企業內訓師指定學員上臺演練,內訓師點評;企業內訓師參與其中,親自演練并點評。
當下企業內訓師對培訓有著飽滿的熱情,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但缺乏對內訓師專業素養的認知和運用,所以還是不能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由此可見,提升企業內訓師職業素養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而又是刻不容緩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