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蓮
將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結合對于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單一的會計教學模式,導致高校會計專業實踐不足,學生綜合能力偏低,就業、創業比較難等。如何推動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相結合,實現教學與實踐的深度融合,是高校會計教育的一個新課題。
創業教育對于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我國高校改革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社會整體的就業壓力不斷加大,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逐漸變大。因此需要高校將會計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相結合,提升學生的業務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學校的就業率,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一、單一的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較低
我國在實踐中以應試教育為主,這直接導致學生加強了對分數的追求,忽視了對綜合能力的培養。高校在招生時更加注重學生的總分,導致一些會計專業文化成績相對較低的學生入學后不能熟練地掌握專業知識。同時,部分高校往往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一些高校學生往往既缺乏理論功底又沒有實踐操作能力,使其在就業中處于不利地位。
(二)會計專業教學實踐項目嚴重不足
專業性的會計教學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學校應建立更多的實訓基地。然而由于一些高校沒有更多的財力和物力進行教學實訓基地的建設,已建設好的實訓基地也只是提供模擬實訓,但還達不到仿真要求,實訓軟、硬件條件滯后,無法保證實訓要求;會計實踐項目對于許多行業都沒有涉及到,限制了實踐的拓展范圍,導致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實踐。
二、將會計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會計專業教育體系
創業教育包括對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的教育,將高校的會計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相結合,能夠加強創業教育的學科性,能夠完善創業教育理論,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會計專業教育體系。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會計知識運用于創業實踐上有利于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學生在實踐中也會遇到新的問題,學生在發現這些問題后再從書本上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學畢業生的人數不斷增多,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也就更加突出。同時,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眾多,就業形勢也就更加嚴峻,需要會計專業學生尋找新的就業方式,放棄傳統的被動就業方式,選擇自主創業,解決在新的形勢下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高校將會計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相結合開展教學,有利于利用創業帶動就業,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三、會計專業開展創業教育的方法
(一)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業意識
很多高校在對于創業的理解上存在誤區,認為只有畢業了找不到工作的人才會去創業,導致學校對于學生的創業教育上存在急功近利的情況。然而,創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為出發點,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和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讓大學生在畢業后擁有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成熟的心理進行創業。
(二)構建合理的會計專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構建合理的會計專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對于擴寬學生的就業面,增強學生的就業技能,提高就業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一些高校在構建會計專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往往會出現以下問題:①對于創業教育認識的觀念落后,沒有將創業教育納入系統的學習和課程體系中,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業精神。②沒有形成權威的教材體系,在教材的選擇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③沒有將創業計劃付諸實踐。雖然舉行了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但往往缺少將計劃付諸實踐的可能性。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創業教育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需要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
1.要構建完整的會計專業創業理論課程體系。除會計專業必需的《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管理學原理》、《稅法》、《財務報表分析》、《會計實訓》等專業理論課程外。還要構建適應會計專業創業的教育課程,例如:《創業學》、《新企業創立》、《技術創新管理》、《企業成長管理》、《創業管理》、《創業計劃》等,使之成為體系,并不斷創新完善。
2.要構建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創業實踐能豐富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高校要構建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其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創業實訓課程、創業案例分析課程、創業活動實訓等。同時高校在校內應為學生的學習投入大量的資金,建立沙盤模擬實驗室、創業交流室、模擬談判工作室等。在校外,高校應建立實習基地,加強對學生課外實踐的引導,增加學生的創業體驗。
3.要舉行創業課程講座。通過企業家講壇,采取分享創業故事、共享創業經驗、解析創業教訓等方式,增強學生創業意識,升華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學生創業品質,激勵學生創業。
4.豐富創業課程教學內容。高校要開設大量思想性和方法性的課程,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高校需要開設企業決策類的課程,增加創業教育相關課程的比例,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要將會計課程教學與創業情景相融合
教師在教學中,教學方式往往局限于對課堂案例的分析,對學生采取案例教學,雖然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高校在教學中要將會計課程教學與創業情景相融合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且豐富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創業素質。例如:以咖啡店作為一個小型創業項目,將會計專業知識與項目運營相結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咖啡店的經營管理的講解時要帶入有關流動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等相關知識。在對學生進行咖啡店年終結算的講解時要帶入有關利潤分配和財務分析等相關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確定問題,讓學生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讓學生熟悉企業經營方法,掌握創業技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四)高校要在會計專業開展創業實訓課程
高校的會計專業實訓課程主要分為會計手工實訓和會計電算化實訓。會計專業的手工實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財務報表等。會計電算化實訓主要包括學生要學會運用會計電算化軟件,熟悉會計業務處理流程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四、結語
會計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是企業經營和創業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于市場經濟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把創業教育融入到會計專業教學體系中。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會計專業教育開展形成良好的教育體系,有利于會計專業學生發揮專業優勢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因此,高校將會計專業教學與創業教育相結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