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梅
摘要:新時期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國企的轉型與升級,作為企業的工會組織不僅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加強工會干部及職工隊伍建設上狠下功夫,還要與黨委行政同頻共振才能更好的為廣大職工群眾服務。
關鍵詞:工會組織;隊伍建設;生產經營中心
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審時度勢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整戰略,運用“三去一降一補”等五大任務為企業減負擔、降成本、增效益;同時淘汰“僵尸企業”,倒逼企業管理變革,助推國企改革的轉型與升級。在這種新時代背景下,大多數企業實行競爭上崗、人員分流、機構合并……作為工會組織如何在這種新時期下開展好工會工作,本人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己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勞模座談會上指出“工會工作要順應時代要求、適應社會變化,善于創造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企業的工會組織,如何圍繞企業開展工作?我想不僅要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還要做到“積極履職,主動作為”。這就好比地球的“自轉”與“公轉”關系一樣,兩者即相互關聯,互相促進;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那么,企業工會組織如何做好“自轉”?
第一,從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方面抓起,立足“轉好”。
工會干部隊伍的素質是提升工會工作水平的關鍵因素。一是要轉變思想,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學習能力,成為群眾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要熟知涉及工會工作的各項法律法規、政策依據及上級意見建議等,以更好的指導和回復職工在咨詢及維權方面的問題;三是要做實做細,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要樹立“職工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勿以“事”小而不為,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努力把工會的干部隊伍打造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娘家人”。
第二,從“職工之家”建設上下功夫,立足“轉快”。
全國總工會主席李建國同志指出,“職工之家”這個稱號形象地體現了我國工會的性質、宗旨和特點,整個工會組織要成為“職工之家”,基層工會更應該成為“職工之家”。企業的工會組織要把建設“職工之家”作為工會工作的主要載體,一是要堅持建家與建小家一起抓的原則。企業的職工多數在生產一線,建小家是為一線職工創造良好的文化、工作環境,保障廣大職工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生產中。二是“職工之家”建設要充分發揚民主管理廠務公開、車務公開的作用,開誠布公的公開與職工權益相關聯的問題,不斷提升“主人翁”的責任感。三是提升職工之家“送溫暖”工程的建設水平,通過關心職工群眾生活,解決職工群眾困難,為職工排憂解難。四是組織職工群眾開展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強職工群眾的團隊意識和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三,從加強職工隊伍建設中去思考,立足“轉穩”。
企業興衰的關鍵在“人”,企業一切的生產經營活動都要靠人來完成。堅持“以人為本”加強職工隊伍建設,一是要對職工提出的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要重點突破,做到及時整改,及時解決。二是加強宣傳,尋找職工中的“閃光點”,進而在企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三是正視職工心理存在“無名火”,做好職工的情緒引導,特別在企業困難多、效益差、職工收入低的情況下,要提早發現并對其正面引導。
同時,企業工會在做好“自轉”工作之時又應如何進行“公轉”呢?首先要提高認識,我們為什么要“公轉”?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工會工作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全體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在企業管理工作中,應明確工會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保證工會工作質量,使工會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同樣,企業的工會組織在開展工會工作時也要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去出發,圍繞企業管理做好“公轉”。
那么如何“轉對”?
企業沒有效益一切都是空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企業就是我們的家,沒有家哪來的幸福指數?這就決定著企業與員工共同的生存、共同的發展和共同的幸福生活必須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開展工作。一是工會組織要全面理解、認識和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通過將生產型、技能型和學習型等勞動競賽進行有機結合,從而發揮工會組織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二是積極搭建職工技術技能成長的平臺,開展崗位明星、勞動模范及首席工人等活動讓職工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變革。三是強化勞動保護監督工作,企業職工作為生產的主力軍,也是家里的頂梁柱,通過“安全生產月”、“一封家書”等親情活動給職工提個醒、囑安全。四是將民主管理納入企業經營管理制度中,開展工資集團協商和職工代表大會解決企業利潤最大化和職工收益最大化之間的矛盾,落實職工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其次,在圍繞生產經營中心“轉對”的同時還要“轉準”。
習近平同志指出:“工會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取得明顯成效,關鍵看有沒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我們一再強調:企業工會的主要作用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同時還是黨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力量。堅持黨的統一領導,保持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這就要求企業工會在圍繞生產經營開展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吃透上情,與黨委行政同頻共振,堅持圍繞黨委在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做好定位,當好助手,搞好服務,想職工之所想,辦職工之所盼,把黨委行政的關懷、企業的溫暖送到職工的心坎上。
綜上所述,工會工作既不能只有“自轉”而沒有“公轉”,也不能只有“公轉”而沒有“自轉”,企業工會組織不僅要做到“又好、又快、又穩”的“自轉”,還要圍繞生產經營“轉對、轉準”的進行“公轉”,通過“自轉+公轉”的工作機制,引導和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為企業服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企業全體職工群眾的美好幸福生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而不斷邁向前進!
(作者單位:來賓華錫冶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