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要:隨著大學的普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不得不提上議程,作為大學生的主要培養單位,高校已經開設了多年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主要是為畢業生提供就業相關的培訓學習,但是就業形勢的不斷變化發展,高校課程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改革發展,調整教學的模式和思維,要保證大學就業指導課程的遠見性、科學性和客觀性,更好的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引導與規劃。
關鍵詞:新形勢;就業指導課程;問題;教學改革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存在的問題
高校畢業生作為我國主要的人才類型,是我國實現綜合提升的主要智力支持。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學生的就業觀和主要就業方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我國就業形成了潛在的危險。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非常嚴峻,一方面是隨著高校的不斷普及,畢業生人數眾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自身就業觀的不正確,對就業形式缺乏清晰的定位,這部分可以歸納為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存在問題,難以滿足大學生就業需要,造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通過對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分析,可以把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主要問題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學校對課程不重視,缺乏科學就業觀的教育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指導課程,對大學生以后的就業觀起著引導和指示作用。但是根據筆者的親身體會和研究發現,一方面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存在形同虛設,課程要求不嚴格,僅僅作為學生的高校大學生選修課程,課程周期時間短,學校對課程的要求不高,沒有看到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對高校畢業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缺乏對大學生的就業觀的培養,僅僅是根據課程教材對大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缺乏結合實際,聯系現實,理論知識的可應用性不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的就業觀進行系統的培訓與指導,未能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對大學生就業的問題負主要責任,未能形成科學的就業觀是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也是高校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不重視的主要結果。
(二)就業課程的不完善,缺乏系統化、創新發展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我國已經開設了許多年,但是其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還是沒有變化,缺乏創新與規劃,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課程管理不完善、不規范。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課程質量、教學方式、管理不當等方面。在實踐課程講解中,老師只是責任性的進行講解和教學,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的接受與學習情況,課程管理也只是應付學校的檢查,沒有注重課程質量的提升,缺乏將課程和就業實際相結合,導致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未能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對我國大學生就業造成了直接影響。
2.教材缺乏新穎性、實際性。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主要是針對當前的主要就業問題,對大學生進行的就業相關的指導與培訓,目的是為促進大學生畢業更快速的就業。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材大部分是理論知識的教學。缺乏結合當前我國主要的就業實際,缺乏結合當前互聯網化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就業造成了耽擱,不能使學生清晰的認識當前的就業主要形式,缺乏理論聯系實際。
(三)大多數學生的不重視,隨波逐流,隨遇而安
在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大學生中,有著明確的個人規劃的學生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隨遇而安、隨波逐流,跟著社會的大流發展。他們認為不用提前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工作終會有的,而且,學校也缺乏針對性的教育,導致當代大學生對工作沒有明確的規劃和定位。所以大學生自身對這門課程也是極不重視,沒有想去系統學習的欲望。這也是我國大學生就業課程指導的主要問題。
(四)課程教師的不負責和非專業性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是這門課程的傳播者與繼承者,對這門課程發展好壞起著決定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一是當前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老師都是處于應試教育制度,學生的成績好壞與自己的績效沒有關系,不會影響自己的發展,加上學校對這門課程的不重視,更加讓教師可以敷衍了事,對這門課程的發展可以隨心所欲,主要完成自己的課程講解,即可以萬事大吉,對于學生未來的就業問題毫不關心,存在嚴重的瀆職現象。二是就業指導課程老師對這門課程不了解,缺乏系統的學習與培訓,不具有擔任這門課程的專業技能。在我國選修課程老師安排中,大多是學校的強制安排或者專業課的老師代課,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的老師,加上老師自身也缺乏相關的學習,難以促進課程更好的開展。所以教師的問題,也是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主要問題。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探索
針對上面出現的問題,筆者不斷研究這門課程的主體和受體,結合我國當前的就業實際情況,系統化的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皆在促進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不斷完善。更好的實現這門課程的作用,促進我國大學生更優質化的就業。因此,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方案,以便廣大學者研究與學習。
(一)加強學校的重視程度,擴大課程的影響力
大學生就業輔導課程關系著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對大學生的就業方向具有引導和規劃作用。高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課程的安排要做到合適、恰當。要注重該課程的宣傳與完善,提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整體重視程度,讓學生加深對課程的利害關系。同時,學校要完善課程體系機制,實現專業課和選修課程的合理安排,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有重要作用的,可以嘗試改變課程的屬性,建立新的課程模式——必修公共課,通過課程的強制性,拉近學生與課程之間的關系,進而提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
程的作用,突出課程的影響力。
(二)完善課程的相關配套基礎,實現課程的優化升級
高校要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模式、教材選用、教學管理等多方面完善課程,提升課程的整體質量,注重課程的整體服務水平,提高課程的滿意度,讓廣大學生更多的參與進來,影響大學生整體的就業觀,實現廣大學生的更好的就業。同時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及時實施課程的效果評估,積累課程的教育經驗。在課程開展過程中,要注重就業理論知識和我國當前互聯網的普及化相結合,根據我國當前的主要形式開展課程教學實踐,實現教學課程的實時性與新穎性。要及時開展課程的反饋評估,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開展及時評估,發現不合適的地方及時糾正、修復,實現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有效開展,就促進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指導課程的優化升級。
(三)要求課程增加就業觀的培育,體現課程的全面價值
就業觀作為每一個人在就業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的就業指示,對一個人的就業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在新形勢的熏陶下,當代大學生呈現出一些負面的現象,例如:不愿意接受現實、心理承受能力弱,相對于現實來說,更新喜歡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缺乏明確的人生規劃等等,這些現象都對大學生就業觀的培養起到了阻礙作用,使得當代大學生呈現出隨遇而安、隨波逐流的狀態。因此必須在大學生就業課程中加入大學生就業觀的指導和培養,指引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樹立“先立業,再擇業”就業觀,緩解我國當前的主要就業壓力。
(四)專職教師規范化、專業化,保障課程的有序開展
專職教師的出現,對于核心課程的開展具有化時代的意義,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更是如此,在實現了專職教師,加強教師的規劃化、專業化,那么課程的影響力和課程的質量就有了充分的保障。同時課程的開展模式和方式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充分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和學習特點來進行授課,采取更多形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的參與進來,實現課程的最終價值和作用。
三、結語
大學生作為我國智力支持的主要象征,作為國家未來的核心人才儲備力量,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和發展水平。因此在新形勢的要求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具有重要作用和價值意義的。一方面可以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好的擇業就業,實現我國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另一方面可以緩解我國嚴重的就業壓力,解決我國就業的主要矛盾,實現我國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夢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求知導刊,2015(16):76-77.
[2]吳崢,李雁.新時期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3(1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