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依托我國電網技術的發展,變電站的運行模式從傳統的專人值守轉換為集中形式的管理方式,而監控工作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同時,這項工作也是維持地區電網正常運行的重要工作。因此,研究電網監控運行的可靠性其就有著很高的價值。本文以調控一體化作為提高電網監控運行可靠性的切入點,并依次針對電網監控運行的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監控與調度進行研究。
【關鍵詞】電網監控;運行;可靠性;研究
一、針對調控一體化的研究
所謂的調控一體化,其目的就是結合調度與監控的相關工作,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化配置,最大限度的使調度、監控、操作能夠有效的協調,提高調度命令的準確性與實效性,與此同時還能夠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異常情況的處理效率,從整體生保障地區電網的安全運行。而想要完善調控一體化,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要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技術,保障調控一體化的有效進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其一,監控工作人員應重視對電網設備狀態的把控。在這個方面其關鍵點就是在于一次設備、二次設備、二次保護、相關儀表系數等。這些設備都是調控一體化的關鍵所在,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調度命令后,要對相關系數進行確認。同時,當有事故發生的時候,監控人員需要及時對電網設備裝填進行有效的分析,在做好記錄的同時,保證其信息的準確性。
其二,當電網事故發生時,監控工作人員應具有快速匯報并協助處理的能力。當事故來臨時,相關監控人員應當從實際出發,結合監控數據信息對事故作出初步估計與判斷,并將重點信號進行隔離分析并進行匯報,保證調度工作人員能夠接受到有用的信息。同時,監控人員還需要幫助調度工作人員進行簡單操作,做好事故的初步控制工作。這兩項能力,能夠更好的降低電網事故的維修時間,從而降低其帶來的危害。
其三,監控工作人員應當具備結合現有監控數據,判斷缺陷并指導相關人員檢查設備的能力。這一點是強調監控工作人員與現場運維人員默契配合的能力。監控人員應當結合運維人員實際檢查的情況與自己所看到的數據,正確只會運維人員檢查設備,并對可能存在異常的細節進行排查,最后鎖定異常,并按照相關程序進行上報。
其四,監控工作人員應具備調控全區無功電壓的能力。監控員負責監控范圍內全部變電站的母線電壓和功率因數的監視,能夠通過調節主變分接頭及投切電容器進行無功電壓調整,實現規定電壓曲線,確保各監視點的電壓保持在合格范圍以內。
二、針對管理模式的研究
管理模式的優秀與否在很多時候都影響這電網監控運行的可靠性,因此在管理模式上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時,調控一體化是電網監控的重點,因此管理模式的研究就需要從調控一體化上入手,這能夠使地區電網的日常運行、故障處理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在優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其一,是在管理模式的組織結構上。傳統的管理模式在處理一些問題上其效率一直不佳,已經不適合當前國民的用電標準,因此在組織結構上必須做出調整。在結構改變的過程中,應適當的將調度與集控站進行獨立建制,讓調度、集控站、變電站處于一個“水平線”上,這讓能夠在處理各種事宜上更加的靈活。
其二,是在業務的處理上。想要提高電網監控運行的可靠性,變電站監視與電網調度在業務處理與業務流程上,應當盡可能的做到“簡潔明了”。監控工作人員必須對信息有一個全面性的認識,在處理相關問題上能夠保證隨時回溯,為快速判斷、處理提供便利的條件。這能夠有效的提高兩方面信息傳輸的效率。同時,在事故處理中,應當以調控方面為主,對事故進行隔離、轉出符合的操作,提升處理效率。這能夠有效的防止,傳統管理時期由于調度監控分離導致的諸多問題(比如變電站信息需要經過監控員匯報,調控可掌握信息量較少等),提升業務的處理能力。
其三,是在值班制度上。以調控一體化作為基礎的集約化管理,不僅能夠讓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得到統一、適當的安排,尤其是解決值班制度的相關問題。比如說,在原始的值班制度上,通常都是以兩班倒的模式進行。而結合調控一體的集約管理,能夠讓倒班制度變為五值三運轉,這在很大的程度上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其四,是在業務專業化上。不同以往,以調控一體化為基礎的模式下,調控中心的電網監控以及變電站綜合監控的業務,是逐步拓展到專業化的道路上。這種趨勢要求相關單位及個人必須優化自身的專業水平。比如說,針對高峰時期以及大型檢修的細化分工上,運維班的巡視組分工上,應急小組相關細致上等。只有保證業務的專業化,才能夠保證電網見識運行可靠性的提升。
三、針對監控與調度配合上的研究
監控部門與調度部門的配合,是提高地區電網監控運行可靠性的關鍵。尤其是電網發生故障的時候,就非常考驗著兩個部門的配合程度。從實際情況來說,電網一旦發生事故時,負責監控的工作人員首先應當將變膽戰設備的雙重編號向調度人員進行匯報,調度人員結合數據做出分析,并通知運維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運維人員應當準確的對事故發生的時間、設備明細、機電保護自動裝置的 情況,線路測距等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并上報給調度人員與監控人員,由兩方面作出相關的反應。當線路跳閘的時候,應當在第一時間告知輸電運檢工作人員排查事故線路。最后綜合一切數據各個部門作出進一步的處理。
當變電站的主變或線路出現跳閘的情況時,是很有可能致使其他主變出現過度符合的情況。在這種情形下,調度員應當結合實際的拉路序位,向監控人員下達拉路的相關命令。在無法進行這項工作時,還可以結合自投的110KV線路進行緊急處理。
結語:
總的來說,想要提高地區電網監控運行的可靠性,應當以調控一體化作為重要的基礎,再結合地區電網的實際情況出發,優化人員的配置,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從專業化的角度提升監控運行的相關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穩定電網系統的監控工作,保證地區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菁.地區電網監控運行可靠性提高的措施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24):144-145.
[2]楊明地.地區電網監控運行中的問題與可靠性提升對策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9):17-18.
[3]劉娜.地區電網監控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可靠性提升措施[J].硅谷,2014,7(2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