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爾克波拉提·阿斯力汗
【摘要】農業是新疆的第一產業,也是我們新疆的第一產業,新疆水利工程建設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農作物產量,促進農業健康發展。農村水利是指在農村開展的水利建設、管理及其它有關水問題方面的工作,包括農村水工程、水資源和水環境。本文中,筆者將集中分析新疆農村水利現狀和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旨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服務“三農”和保障民生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關鍵詞】農村水利;現狀;方向;飲水安全
引言:
農村的水利工作是水利管理和建設的基本工作,水利工程建設能夠直接影響農村飲水和農業灌溉問題。但是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工作,需要我們對農村水利現狀進行積極研究,發展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解決,以提升農村飲水質量、保障飲水安全。
一、農村水利現狀
(一)農村水利管理滯后
在生產責任制實施之后,農民的生產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轉變,逐漸開始強調個體經濟意識,因此在農村水利問題上,大家“只用水、不管水”的問題比較嚴重,致使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區支渠以下用水混亂,“跑、冒、滲、漏”較為嚴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毀損嚴重。同時由于各領域的生產進度很難一致也很難統一,彼此間為了各自的需要隨意截流、堵壩、開溝、放水,把水線和明渠搞得支離破碎,干瘡百孔,逐漸失去供水功能,農民們沒辦法只好在原灌內打井種稻。大量開采地下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針對于農業的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都產生了消極影響。
(二)農村產業結構發生變化
糧食產量的提升一直是農業建設發展的重點,因此在新疆農業經濟發展中,很多農民一味追求糧食作物高產,所配套水利工程為了滿足糧食作物的生長需要,調整為蔬菜、花卉、瓜果和苗木對抗旱和灌溉的標準比原有的設施要求標準更高。在這個過程中,調整是市場化行為,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缺乏統一的調整、建設和規劃,使得農村水利的配套建設出現了一些困難。
(三)對水質要求更加嚴格
農村經濟發展逐漸呈現多元化的趨勢,農民打破了統一的農作物種植局面,水產養殖產業也開始得到發展,該產業特點決定其對水資源的要求較高,水資源的質量直接對產業發展產影響。水質不能保證一定會引發一些矛盾,會影響到水利工程水費和水資源費的收繳。
二、農村水利發展方向
(一)做好當前農村的水利管理工作
就新疆農村當前的水利管理現狀來說,需要不斷加強水利工程管理,促進水利工程作用的發揮。從國內水利工程反饋的信息來看:它具有任務重、范圍廣等特點。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結合分級管理、負責、建設的原則,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將利、權、責落實到具體的位置。對原有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和創新,將維護和管理相結合,依法管理,改善執法力度,嚴肅對待堤壩管理區域內部的違章處理、亂種亂耕、肆意侵占等問題,也只有依法維護好工程秩序,才能促使國內河道管理工作越做越好。
(二)堅持農村水利工作原則
首先,是以人為本,確保民生發展,將農民最關注、最現實、最直接的水利問題放在首要,以不斷優化農村居住環境與生活條件。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以帶動人文和諧,通過綜合農村水資源與經濟建設,促進節水發展,以做好水資源維護,促使水資源循環使用。在統籌發展中,促進現代化和諧發展。通過科學布局,將運行管理與工程建設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在權責明確、主體清晰的環境下,保障工程長期受益。堅持創新改革,以提高后勁,通過深化改革,促進管理機制發展與創新,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優化配套設施,增強宣傳與推廣工作。
(三)促進農村水利革新
目前,國內農村水利改革正在向深層次、多領域拓展,改革工作的艱巨、復雜與系統性越來越明顯,為了準確把握住革新方向,必須做好機制創新與協調工作,這樣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的張力。
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發展思路分析
(一)統籌規劃,突出重點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以提高農村供水質量、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加強農村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供水社會化服務體系、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為目標,統籌規劃,使農民群眾可持續地獲得安全飲用水。
(二)水源保護與水質凈化相結合,防治并重
保障飲水安全,首先要從源頭抓起,要保護好飲用水源。要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要求,劃定農村規劃項目供水水源保護區,加強對水源地周邊環境的保護,防止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飲用水源。
(三)積極引導,多渠道籌資
為解決好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就必須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眾共同負擔,困難大的多補、困難小的少補等原則制定有效的資金籌措計劃。按照城鄉統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縣、鄉兩級政府要通過公共財政增加投入,各部門要密切配合,給予一定的扶持引導,確保飲水工程所需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做到專款專用。
(四)加強質量監督,確保工程早日發揮效益
農村供水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其質量直接關系到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施工前,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施工方案、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明確施工質量負責人和施工安全負責人。施工過程中,應作好材料設備、隱蔽工程等中間階段的質量驗收,作好材料設備采購、設計變更驗收等記錄。施工單位應按設計圖紙和技術要求進行施工,需要變更設計時,應征得建設單位同意,由設計單位負責完成。
結語:
“三農問題”的提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針要求我們重視農業、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生存,基于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對新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本文集中針對新疆農村水利現狀和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進行探討?,F階段新疆農業水利現狀仍然不容樂觀,農民的安全飲水問題仍然得不到最好的保障,因此仍然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參考文獻:
[1]顏營營.新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鄭愛民,李秀云.淺析農村水利現狀及農村飲水安全[J].農業與技術,2014,9(11):234-235.
[3]張超,申海飛.淺談農村水利現狀及農村飲水安全探討[J].水利工程,2017,11(0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