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倩
摘要: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從而獲得優異的成績,培養全面的綜合能力,本文探究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效果,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英語教學;運用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的科目,近年來在社會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國家對于初中英語教育格外的重視。但是以目前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狀況來看,學生學習興趣普遍偏低,教學效果不高,因此來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已是迫在眉睫,以下將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做簡要分析。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一)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逐漸的發現“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果的教學形式,一方面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另一方面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新課改以后,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合作學習”方法使用的越來越普遍。在教學中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學生們可以明確自己的分工,互相幫助,共同的完成教學任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價值,只有所有的小組成員都獲得了進步,完成了任務,才算整個小組獲得成功。合作學習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旨在讓學生們共同進步,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在這里筆者重點想要強調的是“合作學習”非常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既給學生們傳授了英語知識,還提高了學生們的實際運用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養成了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與此同時,“合作學習”比較重視團隊的整體水平,有利于學生們共同進步,提高了學生們的團隊精神。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合理分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實施中,小組的建立是基礎性的環節和內容,是整個機制實施的基礎性保障。在分組中,每個小組的人數以6—8人為最佳,通過分組可以激發組員對小組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也能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的意識。
(二)互相配合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環節互相配合,采用角色扮演或者多樣化的方式來消化所學的知識,相互之間檢查背誦、聽寫單詞等。在這個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自己在其中的指導能力,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指導學生不斷提高。
(三)總結提高
對于學生來說,無論哪一種學習方式,最終都是要通過自我的總結促進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過程中,我們提倡每一個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都能參與其中。但是從現實的實施角度來說,教師是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的,因此需要通過總結環節來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在這個環節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樣總結方式的開展,使學生激發自己學習英語課程的動力。具體來說,在課堂的總結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進行,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其他的方式開展,其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呈現和學習動力的激發。
(四)提高學生們對合作學習的興趣
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首先要對學生們的個性特點進行了解,然后合理的分配小組成員,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的利用一些教學手段,激起學生的好勝心態,促成小組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能力。詞匯量作為初中英語的學習基礎,對于學生英語的學習質量有非常大的影響,多以為了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詞匯,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促進學生們學習。教師可以給出一定數量的單詞,將學生們分成小組,進行單詞記憶比賽,小組成員互相計時,在規定的時間內誰記憶的比較多且準確率高,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們好勝的心態,積極的迎接挑戰,學生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調節記憶方式,提高記憶力。例如,在進行詞匯記憶比賽后,學生們可以互相討論,交流各自的記憶方法,取長補短,這樣學生們就會靈活的掌握記憶方法,既不會感到疲累,還能得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初中英語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要注意的問題
(一) 分組要合理
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施來說,分組是基礎性的環節,分組的合理性決定了模式開展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進行分組的時候,要把握合理的基本要求,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小組的劃分。在具體的劃分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小組內部成員的興趣、特長、能力、性格、成績和性別等特征,要保證各個小組之間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是相當的,不要出現太大的懸殊和兩極分化的現象。在小組分組完成之后,要對每個組員的職責進行強化,確保每一個人都能夠認清自己的職責,每個人在其中都有自己的職責,使整個小組呈現輻射狀的分布狀態,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二)小組活動的評價要全面
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一個判斷,同時也是一個激勵的手段。在學生的活動開展當中,對學生的表現評價要進行全面的判斷,可以根據他們在英語課堂的表現、在課外學習的成果及考試的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避免傳統的單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模式。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搶答環節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同時還可以設置選答題,讓分層教學落到實處。在具體評價的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小組的討論問題、交流展示環節的情況及學生在其中用心傾聽并且發表見解的程度。對課后的學習,要通過課后作業的布置,引導學生在課后鞏固所學的知識,并且布置一些自由開拓性延伸性的作業,讓學生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動力。在考試成績的評價當中,除了考慮小組成員的平均分之外,還要考慮他們的進步情況,通過全面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不斷激發自己的學習的動力。
(三)注重合作和其他環節的結合
對于合作的學習模式來說,如果離開了其他的教學環節進行配合,那么學生的合作就會少了很多精彩,就像平淡的生活一樣,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覺得乏味,從而使得合作的魅力被削弱,而離開了合作學習,又會少了很多智慧。因此要想促進學生對于英語課程學習動力的提升,就應該把合作和其他的教學環節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使它發揮出巨大的潛力。
結語
小組合作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使得學生培養了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并且在相互的促進中提升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來說,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是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對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也有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韓艷紅.2014.淺議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關愛明天(10):135-136
[2]郎紅燕.2017.芻議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C].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論文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