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倩
摘要:教無定法,教學過程就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只有老師大膽創新,準確地把握新理念,恰如其分地運用新課程培養學生的新思維,新課程下的音樂教育,必將顯示出勃勃生機。中學音樂教育處于整個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其教學中,著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中學音樂教學新課程理念的根本體現。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方法;探討
教學方法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法,是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有效結合。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由于音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不同于一般學科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下面就音樂教學的特點談談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
一.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教學中有沒有激情,會不會創設教學情境,能不能帶領學生步入音樂描繪的境界,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教師在認真備課的過程中深深被音樂所感動,在課堂上才能通過抑揚頓挫,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豐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形態恰到好處地創設教學情境,將情緒傳染給學生,使學生如臨其境。討論活動也是增加師生之間雙向信息交流的一種活動模式。實踐證明,以上做法對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有著積極的意義。每個學生在聽過一首音樂作品后所感受的音樂形象都是不盡相同的。在他們聆聽音樂之后,教師引導他們分析作品,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機會。我們知道《運動員進行曲》表現的是體育比賽的熱烈場面,而有些學生則會發表不同的意見,有的感覺像是雄赳赳的軍官形象,有的則說是在慶祝盛大的節日等等,他們說的不無道理。因此,要積極的肯定這些同學的不同見解,不要扼殺學生的豐富想象力。由于教師的正確引導,適時點撥,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也就越發深刻。
二.創設意境,把學生引入到音樂殿堂
培養興趣,是音樂教學的關鍵。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前一分鐘的組織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用輕松,活潑的節奏作為紐帶,能把學生不知不覺中帶入音樂殿堂,并且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和諧,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例如:師生問好。
三. 創設不同的背景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是音樂課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之一。教師要采用講故事、圖畫構思、情景設置、視頻、提問、配樂詩朗誦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喜歡歌曲并主動的去學習歌曲。譬如:在學唱歌曲《走進西藏》時,我提前搜集了關于西藏文化的資料,視頻等并簡單的給同學們講述一些使他們對西藏有了一定了解的情況下才教唱歌曲。學會了歌曲后我又配了舞蹈動作讓同學們對藏族舞也有了初步了解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理論知識與游戲相結合
過去的音樂教學注重技能訓練和提高識譜能力。課堂上,老師要用去很長時間解決識譜問題,在師生都筋疲力盡后才接觸到音樂作品。這種教法不但沒有使學生體驗到音樂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反而讓學生感到音樂枯燥無味,最終造成學生不喜歡音樂課。尤其在教五線譜時,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讓學生在五線譜上標出唱名,結果使得學生到初中畢業也不識五線譜和音符、休止符等。因此為了讓學生喜歡音樂課,在學唱歌曲的同時也能學習到音樂的基本知識,我采用了音樂理論知識與游戲相結合。例如:在講音符、休止符的時候,教學可以先制作寫有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小卡片分發到教室的各個角落,用“學生問,老師答”的方式把音符和休止符介紹給學生,然后再“找朋友”的游戲形式讓同學們加深對音符和休止符的認識。
五.讓流行音樂進入課堂
現在的學生對流行歌曲非常感興趣,如果在課堂上穿插一些流行音樂或歌曲,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增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其實學生現在喜歡的很多歌曲也是不錯的音樂作品,只要我們作以正確的引導,應該有很好的效果。對于流行歌曲引入課堂,可以促進音樂教師的再學習,并可以和學生更容易溝通,走得更近,也可以更好的調節中學音樂課堂中流行音樂的氛圍。所以,教師應注意選擇適宜學生身心健康的內容,如周華健的《朋友》、孫楠的《紅旗飄飄》等歌曲,正確引導學生明辨是非并陶冶他們的情操。
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中學音樂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沒有一種是普遍適用的,這就是常說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學方法所適用的情況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以現代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各種教學方法的特征,選擇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就像廚師要烹制一道道美味可口的佳肴,會用到蒸、炒、煮、炸等不同的方法,還會加上不同的調料一樣,要想讓一堂課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既能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又能提高能力,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選擇和靈活運用很關鍵。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用生動、形象、富有表情的講解和范唱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欣賞、演唱、討論和創作。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體驗音樂的情感,從而達到“學中樂、樂中學”的教學目的。
總之,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審美素質、道德素質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多思考、多學習不斷挖掘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讓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并為他們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