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琴
摘要:小學階段屬于數學學習的基本階段,學生學習數形知識等的初級內容。無論是課本教材還是作業考題內容,實質上都在盡可能生活化地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際運用能力,這是教學的本質目的。同時,生活化教學的多樣性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習難度和提升學習趣味感,具體的操作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考驗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價值;方法
小學階段是數學學習的最初級階段,教學內容都是最簡單與基本的內容。鑒于小學生在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上的缺乏,在教學中需要發揮想象力,以激發學生的理解能力。其中,生活化教學就是有效通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與想象來進行知識點的內化過程。其操作可以多元化,從實際情況出發,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轉化能力,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一、小學數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的實際價值
人們之所以可以理解事物,在于對事物有更充分的了解。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對太多的事物缺乏了解,沒有感同身受的共通感,因此無法有效地理解概念。而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習中,有太多的初級數學概念。要想建立這種概念的認識,就需要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事物進行共通性的轉化性教育理解。而生活化就是這種教學方式的展現。
生活化教學實質上在小學教學中比比皆是。例如,課本中的例題,大多采用生活中可以體會到的場景,或者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將知識運用與學習落腳在生活場景中。知識點來源于生活,更需要回歸生活,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價值。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理解知識學習的價值,同時也可以極大地提升理解運用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趣味化的生活化教學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
1.將知識點生活化
小學生數學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最典型性方式就是將知識點轉化到生活場景中,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一米”有多遠,教師可以通過對桌子邊長的一部分進行截取來比照,也可以通過學生的身高來比照;長方形是怎樣的,可以通過桌面的樣子、門窗的形狀來比較;10以內的數字相加或者相減,可以運用班級學生人數作對象比照,也可以讓學生自備小木棍做日常算術的形象化聯系,也可以運用手指做計算形象化轉化,可以讓學生明白數字加減在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這些都是較為常見的生活場景教學,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這種生活化的比照舉例越多越好,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轉化能力。
知識點生活化的方式有兩種。第一,要非常貼近生活的形象,選取學生可以看得見的場景或者事物,也可以選擇學生可以想象的內容,最好以前者為佳,因為可以看見是最直接的感受能力。第二,要具有非常容易操作的特性,如在數字加減換算中,需要選擇的有形對象是非常具體而簡單獲取的,不是遙遙不可及或者在運作上非常笨拙不容易實現的。尤其是在現代技術化的今天,可以有效地將轉化的內容展現在屏幕上。通過網絡資源和計算機技術處理的優越性,可以將各種形象化的內容投影到屏幕上,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在操作上也更為便捷,教師只需要準備電子課件,隨身攜帶一個小U盤就可以輕松地做好備課,不必要準備大量的模具且耗費大量財力與人力、物力。
2.將形式生活化
在知識點的情境建設上,可以多運用生活化內容做背景,避免運用生澀難懂的語言去描述。可以在知識點運用之前,讓學生收集有關知識點的生活化場景。例如,在數字加減運用中,會涉及有關生活背景的詞匯和情境,教師可以設計簡單劇情的表演,讓學生就如同看生活劇一樣地去感受這種知識運用的環境,提升學生的感受能力。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課堂上可以播放相關數學知識的趣味視頻,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有趣場景去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減少學生對知識點學習的壓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上提升學習效果。尤其是當下很多學生面臨較大的課業壓力,課余時間有很多課程需要學習,學生對學習會產生一種排斥感。如果課堂上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形式,就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調節課堂氛圍。如果采用傳統古板的習題大量思考學習,學生會覺得知識點學習過于密集,課業壓力相對較大。
3.教學語言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的語言表述溝通上,要充分運用生活化的語言,盡可能避免運用專業術語。小學數學本身是較為基礎的內容,涉及的知識專業用詞較少。教師不要過多地運用專業術語,這樣會加大學生知識轉化上的難度。要多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語言,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轉化能力。描述要更直接有效,即便要提升難度,也不要過多地提升語言理解的難度,而是更多考驗學生知識點的轉化運用的復雜程度。
三、結束語
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際運用能力,這是教學的本質目的。同時,生活化教學的多樣性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習難度和提升學習趣味感,具體的操作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考驗了教師的專業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