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
摘要:本文即從當前施工企業在勞務分包過程所面臨的幾種風險因素入手,并據此探討風險管控的強化策略。
關鍵詞:施工企業;勞務分包過程;風險管控
風險管控對施工企業而言有重大的意義,是實現更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深入完善勞務分包過程中的風險管控也是當前施工企業的重要任務。
一、風險因素
(一)勞資隊伍資質與業績
一方面勞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很多班組作風不良,無視或不了解勞動法相關規定,并且勞資隊伍還普遍存在機動性工人崗位設置缺乏的現象。另一方面施工企業在勞務分包隊伍的選擇上也不夠謹慎,選擇時常常未對勞資隊伍進行以往業績審查,沒有形成較為成熟、明確的團隊選擇標準,這些都為勞務分包過程埋下了很大的風險。
(二)合同風險
勞務分包過程中簽訂的合同也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合同簽訂時沒有充分考慮清楚各條款的實際可操作性以及規范性,這就為后期的施工埋下了一定的隱患。通常情況下合同中的各項條款都是幾經琢磨,周全嚴密的,但即使如此合同中也難以避免存在一定的風險,一些條款執行的可行性差,并且施工過程中的種種現象也并不是合同所能一一羅列、預料的,這些都可能導致合同缺乏可操作性。譬如,在施工過程中的一些突發的爆炸事故之類的,這類突發事故情境合同中就并沒有預設到,承包商要對事故負責,這就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三)施工過程管理
施工過程的管理是目前勞務分包風險因素中相對關鍵的一個因素,風險的產生主要由于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以及監管工作不到位,對于一些大型施工而言,因為工程量巨大,參與施工的人數多,所以如果不加以系統地管理,很容易導致施工混亂,質量與進度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也是當前施工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還有,監管的不嚴格,沒有對施工各個環節進行系統地把控,也將引發施工質量和安全問題。
(四)安全管理漏洞
安全管理在一個工程項目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很多企業在勞務分包過程中疏忽了這一點,松懈了這方面的管理,導致安全隱患問題,這種情況近些年時有發生。不僅是由于安全管理的疏忽而導致重大安全問題,還有用人方面的安全問題也值得相關施工企業關注。比如一些犯罪分子、違反國家生育政策而被處罰的人隱藏在勞工班組中工作,施工班底魚龍混雜,這都是很大的隱患,極不利于建成健康、安全的施工環境。
二、風險管控的強化路徑
(一)改進分包隊伍選擇,加強過往業績的審查核實
分包隊伍是一項施工工程順利完成的基礎,前期的分包隊伍選擇是絕不可馬虎的,必須改進選擇的標準,對分包隊伍的以往業績做好充分的調查、審核,才能進場。對于每一位勞務工人采取實名登記制度,同時對工人身份信息進行審查,可以錄入數據庫保存,以便管理,并且嚴格落實這些信息也有利于財務結算,推進勞務工人規范化[1]。另外,對于分包團隊的以往業績要進行嚴格地審查,并且不止是業績要進行審查,該分包團隊的其他相關資源也要進一步核實,必須嚴格種種標準,才能保證選擇的分包隊伍是合格的、優秀的,才能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
(二)改進合同管理,加強條款合規性與可操作性審查
關于勞務分包合同管理,主要在于進一步提升合同條款的可操作性以及合規性,盡可能地保障合同的可執行性。在正式簽訂前做好合同審查工作,尤其對于違約責任的相關部分更要經過詳細的審核,另外在制定合同時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合同的“全、細、實”即全面、詳細、實際,二是制定合同過程中要規范合同主體,對合同對象開展一定的調查,這樣才能保證合同的可行性。另外,勞務分包合同的簽訂應采取財務、項目管理等部門聯簽的方式,推進更為系統、規范化的合同管理模式。
(三)提升管理標準,從嚴落實管理制度
上文也提到目前分包勞務過程中的管理仍有缺陷,是風險生成的一大因素,因此強調企業提升管理的標準,做好監管工作,并嚴格跟進、落實相關管理制度。在管理過程中,企業要注意加強監管力度,包括人力資源、設施儀器等資源,都需要企業加大投入監督、規范監管工作,以做到最大程度的風險規避,同時整個施工進程也需要企業更為規范化地管理施工的進度、勞務員工的薪資發放。每一道工序的完成質量以及工程后期竣工驗收等都需要進行嚴格的管理[2],可以成立監管小組,細化各小組各監管人員的負責范圍,進一步規范管理。另外,結算管理也是勞務分包過程管理的一部分,結算管理同樣起著調控風險的作用,加強結算管理有助于避免企業生成較大損失,強化結算管理具體要落實好施工任務單的審查工作。這一過程若不嚴格把控,很容易造成企業的損失,所以任務單的審查極為重要,出現有出入的工作量,則應深入調查,嚴格程序,嚴查手續,明確實際情況后才能進行結算,避免審查漏洞的出現。
(四)加強信息化管理水平,構建門禁式管理
在勞務分包過程中也要注意強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這是新時代下各個行業管理的趨勢,施工企業勞務分包的風險管控也不例外。盡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有關機制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可以在整個勞務分包管理過程中引入門禁考勤系統以及網絡平臺等技術手段來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化”工地,運用科學技術打造新型管理模式,包括勞務用工狀況的在線分析,各類數據信息的完善、整合等[3]。
(五)加強退場管理,及時清退不合格的隊伍
退場管理的作用在于能夠深入保障建筑施工過程的質量與安全,所以退場管理也是勞務分包風險管控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有關施工企業要注意強化退場管理,對于一些不合格、不達標的分包團隊或人及時采取清退措施[4]。譬如,對于出現未經施工企業允許和考量就將工程承包出去的行為,就可以予以分包單位退場處理。再譬如偷工減料引發事故等致使大量人力、財力損失的行為一經發現,施工企業有權予以退場處理,這都是有關法律的明確規定,施工企業只有規范、加強退場管理,才能更全面的保證工程質量,同時也起到警醒分包單位的作用。
三、結束語
簡而言之,勞務分包過程中的風險成因多種多樣,施工企業要想有效規避風險還要從多方面入手改進,也希望本文提供的幾條強化路徑能起到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小慧,成虎,徐鑫.施工企業項目管理的組織運行模式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6(06):11-16.
[2]周偉.增強勞務分包管理的規范性提升資金風險管控能力[J].西部財會,2016(08):43-45.
[3]王琦,孫文.施工企業勞務管理的戰略思維[J].施工企業管理,2015(05):34-35.
[4]王少斌.施工企業勞務分包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02):42.
(作者身份證號:43098119860402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