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波波 路彩娟 李建臣
一、研究目的
針對體育教育專業出現的問題,現僅從體育教育專業本身(課程設置)方面的角度來闡述解決其中的問題。依據體育教育專業就業難的現狀、社會體育職業需要少的實情,且本著以人為本的態度,為了符合和適應社會的需求,同時緩解就業壓力,使體育教育的學生能在多領域發展。本文立足于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出現的問題基礎上,提出了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旨在為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提出參考,滿足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發展的需要。
二、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CNKI)、維普等網絡數字資源檢索相關論文,收集和閱讀大量的與本文相關的資料和文獻,為論文供理論背景和科學依據;在國家圖書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北京市圖書館及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專著,進行比較、分析、和總結概括。
2.訪談法
與各科老師間的探討,與同班同學進行交流。
3.比較分析法
依據現有的課程設置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結論并給于建議。
三、研究結果
1.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科概況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本科教育共設3個專業體育教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訓練專業。本院始終堅持著教學、科研、訓練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并逐步培養成為體育師資和體育各類人才的重要的基地。
2.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培養類型及目標
從表2可以看出: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是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具有現代教育觀的體育教師實際需要、具有創新科研精神的體育科研人員和具有實踐能力的社會體育工作者等復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這些人畢業后可從事中小學教學工作、體育科研、從事體育相關的體育工作。為了落實上述目標及完成河南師范大學特色的培養類型(體育師資、體育學術研究、應用型)的目標要求。
3.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總體概況
(1)體育教育專業學分要求
根據《河南師范大學學分制學籍管理實施細則》本科畢業生畢業資格審查標準如下:
(學分: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學分和課時是成正比的)
從表中不難看出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學分情況。大學四年內必修課的課程達到112學分,限選課的課程(教育實習2、專業實習2)達到32分以上,任選課的課程達到15學分以上,社會實踐課程達到1學分,總分要達到160學分以上。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必修課、選修課、社會實踐之間的學分比例有所失衡,特別是社會實踐學分是相當的低,致使社會實踐的部分內容有所缺失。
(2)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按必修、選修編排情況
從表4、表5可以看出: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專業的理論、技術知識,同時還要學習教師教育、教育實習的環節給予學生學習的反饋,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的修正。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學習必修的專業的課程之外,還要學習選修課,進行專業上的補充,豐富專業知識。但同時也存在不足的地方:1必修課與選修課課程的內容設置上有重疊的地方和不分輕重等問題。2必修課學科基礎。3公共任選課門類多,學分少。
(3)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按培養類型(師資、學術、應用)編排情況
從表6中得知: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興趣去選擇培養的類型。在基本理論知識學習過后,師資型進行了近半個學期的實踐過程;同樣應用型的也到社會中進行學習實踐;根據學術型學生的需要還進行了理論課的輔導使學生學過的理論知識得到鞏固,推動學生的學習進程,給予了有秩序、有規律的學習環境。但卻存在著師資型、應用型的學生因實習的需要不易參與考研的環節;而學術型的學生因參與考研的環節不能很好的進行教育實習,長遠來看不能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不利于學術的研究。
四、結論與建議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課程部分學分、學時設置不太合理。專項課選擇的時間過早、課時少,且沒有副項;術科學時少,術科之間學時不統一;必修課之間的課時設置不合理。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必修課與選修課課程的內容的設置上有重疊的地方和不分輕重等問題;必修課學科基礎課門類少;公共任選課門類多,學分少。實習安排時間不恰當。建議增加社會實踐的學分,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社會實踐至少定三個學分,延遲專項的選擇時間,增加學時、副項。增加術科學時,統一術科之間的學時。合理設置必修課之間的學時。合理安排實習時間。可將師資型、應用型、學術型的學生教育實習安排在大四的下學期。
參考文獻:
[1]李建輝.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的理性思考[J].科技資訊2006,162-163.
[2]王曉春,金玉環.關于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學生能力培養問題探討[N].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3
[3]左而非.韓國特殊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特色[J].吉首大學學報,2015,36(6)
[4]劉玉林.從就業形勢看山東省綜合性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D].重慶:重慶大學,2009.
[5]潘琨.教師專業化視野下江蘇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調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6]李潤.論就業與人才培養導向下的高等體育教育課程設置[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4)
[7]李啟迪,邵偉德.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育課程理念的意義與實施策略[J].體育科學,2014,34(4):15-23.
[8]王曉東.師范類體育教育專業面臨的問題及今后發展趨勢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21(1)
[9]黃漢升,季克異.我國普通高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11):1-6
[10]余祥輝.我國體育院校特殊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與對策[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