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朝祥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質量,是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當前實施好閱讀教學的策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要真正抓好新課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就必須堅持以讀為本,以悟為主,以練為基,實施“讀、悟、練”融為一體的教學策略。
一、堅持“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
閱讀是一種內潛性的觀念活動,一種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我提高的過程,不但要讀,而且要擴大閱讀的范圍,注重閱讀的方法,通過指導小學生進行“理解性閱讀、積累性閱讀、有體驗的讀(鑒賞性閱讀、評價性閱讀)、傳情達意的讀”,有興趣的讀、創造性閱讀等,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1.理解的讀
理解是閱讀的核心,也是復雜的智力活動,必須在一定階段的積累性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的閱讀就像根所吸收的水分養料,通過“主莖”或“樹干”,才能送到分枝、杈丫,使之長葉、開花、結果。理解的閱讀首先要整體把握文本,在通讀的基礎上感知文章寫了什么,思路怎樣,初步了解文本的內容和表達。然后體味和推敲重要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深入領會作者表達的觀點和情感。還要把各部分的理解進行綜合分析,結合作者的思想、時代,聯系自己的體驗、經歷,達到與作者心靈的溝通。理解性閱讀教學,既要尊重學生“讀”的個性化行為,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又要堅持教師的“導”,避免“獨白篡位”,糾正“讀誤”,補充“讀漏”。
2.有體驗的讀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閱讀教學的學習活動不僅著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注重使學習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體驗,積累有益的經驗,實現經驗的再創造。有體驗的讀,就是引向自“悟”,發展個性;就是擯棄繁瑣的分析,注重整體感悟。
3.傳情達意的讀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面對一篇課文,我一般從文章的整體著眼,從那些牽一發而動全局的詞句切入,指導朗讀。
4.有興趣的讀
新課程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應該以情感激發情感,以情趣激發情趣,引導學生用真實的生命去擁抱課文,讓心靈與課文親密無間!只憑老師的壓力而強迫學生多讀,往往事與愿違,南轅北轍。最有效的方式是積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自覺地投入到讀書的活動中。
二、以悟為主,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實現“有創意的閱讀”。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應該巧辟蹊徑,指導學生通過讀中“悟”、“悟”中讀,引導學生提升閱讀質量。
1.入題時引導悟
閱讀課入題時,教師應用滿面春風的語態,帶有濃郁情味的話語,飽含激情的語氣來引發學生的情感潛勢,產生一種情感共鳴的語境。
2.導讀時點撥悟
導讀時點撥悟,就是要抓住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展開“對話”,在教學中建立起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把課堂構建成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營造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環境,師生相互質疑,通過多角度、多側面的立體探究,促進學生思維,不斷產生共鳴,從而發展學生智力,教會學生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3.結尾時升華悟
閱讀課的結尾,教師的教不只是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升華感悟,探究結論,幫助學生在升華悟的過程中學到方法,找出規律。
三、以訓練為根本,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在閱讀的實踐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靠大量的系統的閱讀技能的訓練。我認為,新理念指導下的閱讀教學練習取向應該有四大策略:即讀中練說、讀后練寫、讀中練思、讀中練情。
1.讀中練說
所謂讀中練說,就是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會思考感悟,把課本語文內化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第七冊《田忌賽馬》這課時,讓學生讀題后質疑練說:田忌跟誰賽馬?是怎樣賽馬的?結果怎樣?然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深讀課文,學生從閱讀實踐中不僅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而且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有的說,田忌做事沒有信心;有的說,齊威王第二場失敗的原因在于驕傲自大、輕敵;有的說,孫臏是個觀察仔細、分析認真、胸有成竹、肯幫助弱者的人……這樣讓學生從研讀課題入手,從題目中知其內蘊、窺其文義,得其意趣。學生不僅對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分析、揣摩,體察他們的境遇,還說出許多個性化的感悟,探究的活力充盈著整個課堂。
2.讀后練寫
在指導學生練習時,形式要靈活多樣,這樣才能引起學生濃厚的練習興趣,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一步步練好想。確切地說,讀后練寫,應該依據課文內容設計。
3.讀中練思
所謂讀中練思,就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理解課文的內容。小學生在閱讀中,由于生活經驗的不足和知識能力的限制,會產生一些理解上的錯誤。
4.讀中練情
就是指導小學生理解文章中包孕的情感。如指導閱讀課文《燕子》時,可通過朗讀、感悟來體會這美妙的春天,感受燕子的活潑機靈,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產生愉快的蓬勃向上的情趣。讀課文,學生簡單復述課文內容的回答是無濟于事的,必須展示自己理解、感受的過程。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是悟的基礎,悟是讀的深入,練是讀和悟的融會貫通,是語言積累和運用的水乳交融,是技能的形成過程。新課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做到以人為本,重視語言和情感的交流,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