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改革呼吁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學習方法,學生自主學習模式正受許多老師的追捧,但是往往流于形式。筆者通過指引學生自主預習,課堂主動參與,自主練習和分層教學相結合,學生自我評價,課后自我反思方面進行。使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習的興趣,同時掌握學習策略,學會了自我評價,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實踐;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也就是說,學習的主體-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與自身情況,主動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活動。其基本理念是:第一,情境是學習的一部分,脫離情境的學習是沒有成效的,甚至是錯誤的。第二,學生是完整的個體,其主動探索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1]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指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策略及其學習的各種心理品質加以指導、幫助和訓練,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一、自主學習在生物教學上的實踐過程
1.、課前預習時,學生學會自主。
古人曰: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預”就是準備,就是提前進入情境,就是事先運籌[2]一般的老師都是采用展示學習目標的方式,這樣學生往往一帶而過,甚至不去看學習目標。而采用在每節課前發給學生學習目標(如表1),讓學生帶著學習目標去預習,了解學習內容,將老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
預習的過程中,在章節目標的“完成情況”欄填寫掌握的情況。第一,基礎的知識,自己通過略讀課文掌握;第二,不懂的知識,通過找資料解決;第三,無法自我學習的在學習目標生做好預習筆記,用紅色筆進行標記,在老師講解時,引起注意。
2.、生物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
第一,提供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在討論有關生物知識點時,讓學生代表展示本小組的討論結果,由學生代表上講臺充當小老師,講解練習題等。這個過程中,教師觀摩課堂,擦漏補缺,分析難點問題,真正扮演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的角色。如在講解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時,設置了以下的問題:
第二,學生上臺講解往往會出現漏講,錯講的情況,這時候就要老師的正面鼓勵與指正。多給予學生正面的評價,同時在學生每次的講解中,提出一兩點實在的建議。
第三,老師已經忘記了,其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越是感興趣的東西,自然就會覺得有吸引力,自然就會主動去學習,這樣學生就從內心做到“我要學習”,從而代替了“要我學習”。例如,在講解傳染病有關知識時,通過播放《臺大醫院艾滋病患者捐贈器官醫療事故》視頻,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通過觀看、思考、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3.、在練習鞏固中采用自主學習和分層教學相結合。
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等特點進行分層學習,做到因材施教,能較好的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學生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練習題等,完成自己能力范圍能的知識,從中享受成功的喜悅,能大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下面是江蘇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人的食物來自環境—營養物質》部分知識點設置的分層練習。
B類練習要求90%的學生都要掌握,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則完成A類練習。而且在完成練習題時,遵循“自主做題-互對答案-談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形式。
4.、課后,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
每節課課后,整理筆記本和錯題庫。回想本章節的內容,設置知識結構圖。再者,理清老師所講的知識要點和解題思路,方法技巧,做到每天的知識消化和吸收,不拖延,不堆積。下面是導學單上,學生針對本節課你收獲了什么的知識整理脈絡圖。七年級上冊第5章第三節《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中第一部分“植物生長需要水”的脈絡圖:
5.、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第一自評:自己對學習內容和掌握程度的評價,根據是否完成本章節的學習目標評價。自評分三個等級,A.完全掌握,B.部分掌握,C.未掌握
第二組長評:根據組員自主學習的情況評價,完成自主預習,課堂發言,課堂展示和課后反思總評從高到低評為:A等級,B等級,C等級。每個評價項目按照完成程度酌情加分。如:自主預習完成較好加4分,一般加2分,不完成不加分不扣分。
第三過程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如課堂發言的次數,發言的內容正確以否進行評級。學生根據評價機制進行自評、他評、過程評價。
二、 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
首先,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課堂,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細心聽取其他組員提出質疑,并誠實改進自己的錯誤,在展示環節上,展示才智、創造體驗、享受學習快樂的天地。再者,學生帶著學習目標去預習課文并完成,激勵學生去閱讀課文。最后,學生學會了評價。以往的評價,都是教師唯一的裁判者,只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參與過程、學習能力等的評價,這些不公正、不全面的評價機制挫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能很好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3]現在通過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顏輝.當代美國教育技術[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2] 李月霞.課前預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策略[M].教改探航·長三角教育。
[3]陳啟明.課堂合作學習失效的原因及改進的策略[J].教學探索,2007,(41)
通訊地址: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頌德路6號頌德學校
姓名:溫利珍
郵編:526062
電話:13509988600或0758-2763035
工作單位:廣東省肇慶市頌德學校
郵箱:245911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