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耐久跑是田徑運動中較為枯燥、艱苦的項目,運用合理的和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解決初中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耐久跑內容時產生的畏懼和抵觸心理。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認真練習、互相幫助,克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共同提高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使他們身心都得到應有的鍛煉,煥發朝氣充滿活力。
關鍵詞:初中生 耐久跑 學習動機 教學手段
一、問題的提出:
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是中學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大綱中占較大的比重,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認識到學生對田徑的興趣是不同的。尤其是對耐久跑項目的學習積極性是不高的。因此,我對新入學的初中學生進行調查,在四百多名學生中,喜歡田徑項目的學生只占百分之三十,對耐久跑有興趣的只有百分之五。
如何在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人從研究學生的心理入手,爭取在教學中有所突破。
二、研究方法:
(一)2、1調查訪問法
通過與學生談話了解到,一方面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耐久跑課程進行的較少,跑的基礎較差,中學階段一接觸耐久跑項目便感到不適應。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體重過大,對耐久跑缺乏必要的自信心。所以對上好耐久跑課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制約了耐久跑素質的提高。
2、2、(二)經驗總結法
根據自身進行耐久跑訓練時的感受和不斷提高能力的體會。結合教學中的實踐體驗,并根據學生現狀分析項目特點與練習情況,讓學生要參與進來后在運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三、分析討論
3、1(一)客觀原因
學生產生心理負擔的原因
3、1、1客觀原因
1.1、教學方法
通過調查訪問,反映耐久跑教學方法簡單、枯燥。教師講解的語言欠生動,無吸引力,對練習產生厭煩心理。
2、2.教學環境
一般的耐久跑在室外進行,氣候變化,風吹日曬,給學生增加了心理負擔。
3、3.生理、心理特點
少年階段是人生中成長重要的階段之一,不僅身體的生長發育迅速,心理上也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發展。如果不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況合理的安排課的內容,就會給學生造成心理負擔。
4、4.“極點”的出現
在“極點”出現時學生不能以堅強的意志品質克服,在練習中怕苦怕累,也會造成學生的畏難退縮心理。
3、1、2(二)主觀原因
1、1.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明確
。在耐久跑教學中很多學生不了解耐久跑課給人帶來健康的體魄、改善人體的技能、形態的道理。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因此在練習中不能集中精力。
2、2.意志不夠堅決
。耐久跑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不能以堅強的意志品質克服,而產生逃避的心理。
3、3.身體素質差
。有一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差距,體會不到鍛煉的樂趣,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抵觸情緒。
3、 四、2解決心理負擔的方法
針對以上的主、客觀原因在教學中對癥下藥,具體做法如下:
3、2、1(一)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為了達到目的實施人產生行為的一種心理活動。在耐久跑教學中學生的動機是否正確,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興趣,那么怎樣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形成對耐久跑的正確動機呢?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對學生進行體育的意義和目的的教育,使他們認識到未來的社會,是高智能的社會,更是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如果沒有一個健壯的身體,是不能肩負其繁重而艱苦的工作任務的。而耐久跑運動對鍛煉人所必須的競爭素質,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具有其它項目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把耐久跑的練習與未來發展聯系起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3、2、2(二)改進教學手段
由項目的特點及學校教學條件決定,耐久跑教學一般都在室外進行。因此,在課前根據教學的內容合理的安排場地,多在場地上做文章,使場地藝術化,加強學生的視覺效果,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上耐久跑課的教學時,采用一套大約30分鐘的跑跳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耐久跑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增強了對耐久跑的信心。
3、2、3(三)因材施教
實踐告訴我們,每個班的學生有體育基礎好的,也有一般和較差的。有精力旺盛的、有勇敢好勝的、有興奮性低的、有反應遲緩的等等,根據學生的情況,我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刺激方式。如精力旺盛的讓他們多幫助反應遲緩的,勇敢好勝的多幫助興奮性低的。發揮學生的所長。他對成功的表現會產生積極體驗,就會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關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因此,要想使學生產生體育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
3、2、4(四)激勵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激勵是指通過某種刺激,使學生產生指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壓力,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動機,促其行為,并為達到目標所采用的最佳激勵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1.感情激勵
。體育教師要深入學生中,盡可能的與同學們一起參加體育活動,創造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充分信任體育教師,愿意跟體育教師溝通,還有利于學生保持愉快的心境。從而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體育興趣。
2、2.榜樣激勵
。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在學習中就要經常鼓勵他們。先天的條件不能完全決定你在體育項目上的成與敗,如我國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先天條件不算好,但是通過刻苦的訓練,以及不服輸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學生的身邊也可以找到榜樣,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體育運動興趣。
3、3.競爭激勵
。教師應了解青少年有積極主動,自我表現的心理特征,把耐久跑成績相近的學生分到一組,并鼓勵他們看誰跑在最前面,這樣多數學生躍躍欲試,從而提高練習強度,增強競爭意識,加強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4、4.目標激勵
。在每個項目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奮斗目標。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根據測定原始成績,給學生確定達標目標,在原始成績上提高15~20秒,這樣學生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積極上課,有的學生還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練習。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和運動能力。
5、5.語言運用
強有力的指令,準確的評價,精練生動的語言等,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吸引力,令學生信服,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四、結論
第一,4、1、從心理上分析了中學生對耐久跑項目教學缺乏興趣的原因,由于主、客觀兩方面造成的。教學環境、天氣、項目本身的艱苦性、學生的素質差異、學習動機不明確等。
第二,。
4、2、針對造成中學生對耐久跑學習缺乏興趣的原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分析與實踐::
1、 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2、 改進教學方法;。
3、 因材施教;。
4、 激勵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天津市第六中學(河東體校) 馮東波 13752128076 郵編3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