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鄉鎮行政管理對于我國基層工作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但我國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暴漏的問題確愈發明顯。希望讀者通過本文,能夠深入剖析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所出現的問題,并且積極探索解決方案與改革方向,希望能夠促進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現狀、解決方案
行政管理包括政府內部與公共事務兩個方面的管理,小到管理政府自身的運作,大到管理整個社會的秩序。而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主要包括鄉鎮行政管理職能、鄉鎮行政管理權利、鄉鎮行政管理的組織結構與運行機制,同時,包括立法、司法與管理、監督的一致統一。鄉鎮政府作為我國政府最基層的組織,它面向的是最基礎的人民,也是國家政策落實的主體。
一、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情況
鄉鎮政府設立的一級機構主要由黨委機構、政府機構、司法機構和下屬企事業單位四部分組成。黨委機構主要有黨委辦公室、紀委監察室、團委、婦聯等幾個部門。政府機構主要有政府辦公室、派出所、國家稅務征收分局、地方稅務征收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計生辦等幾個部門。司法機構主要包括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幾個部門。下屬企事業單位主要有計生服務站、農業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國土資源管理所、財政所、糧管所、煙草站、社會事務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林業站、衛生院、中學、郵電所等部門。
二、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機構運行模式
鄉鎮政府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嚴格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與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來對本行政區域的行政工作進行管理。鄉鎮政府對村進行指導,村對于上級鄉鎮部門的決議要嚴格執行,這便是鄉鎮政府體制的運行模式。
三、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現存問題
(一)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部門沒有形成有程序的管理模式
鄉鎮政府在進行行政管理的時候往往各行其是,各部門之間沒有形成有程序有效率的合作,導致在上級命令下達的時候,不能快速的完成,反而出現互相之間暗波洶涌、明爭暗斗的情況。各部門為了各自的工作可以快速完成而選擇不與其他部門合作,但這樣導致的是極大的拖拉,使得任務完成效率不高,使得鄉鎮政府在進行行政管理的時候難以進行統一的調動與協調。
(二)權利與義務的規定不夠明確
雖然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肩負著重要的任務,但是,由于沒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來明確行政人員擔負的權利與應做的義務,使得鉆法律漏洞的現象層出不窮。并不一定說這些工作人員可能由于限制不夠而去做一些不符合我們道德觀的事情,但的確有很多行政人員,行事懶散,工作積極性低,敷衍上級,對人民群眾不夠負責,甚至可以說,這樣的人在我國鄉鎮政府行政人員是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重的。使得鄉鎮行政部門不能將該做的事情做好,該有的責任負好。
(三)鄉村政府財政赤字
鄉鎮政府的財政問題已經成為影響鄉鎮政府發展的重要原因。據統計,我國鄉鎮政府每年的平均債務都會達到四百萬左右。由于鄉鎮收費的改革,政府向農民收取的用于償還債務的費用變少,如何解決債務的償還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由于上級政府下達各種任務,例如修路等,鄉鎮政府在解決債務的同時還要解決各種項目的話費,加上上級政府撥的款項也是入不敷出。
(四)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流程繁瑣
從一個命令的下達到一個命令的執行再到執行后的反饋,每一步都需要經過長而繁瑣的程序進行審批,需要經過較大范圍的各種部門的共同管理。當然,部門多是分工明確的表現,但是,對于鄉鎮政府這樣一個需要高效率工作的地方,再加上各部門分工并不明確,其實對于鄉鎮,對于農民而言是一種累贅。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其實也是一種服務性質的部門,對于農民而言,對于事務流程并不明白,他們更想要的是可以簡單的快速的將自己的事情處理好,所以,鄉鎮政府應該精簡辦事流程,明確部門職能。
(五)鄉鎮政府行政管理觀念相對落后
由于鄉鎮政府都是設立在鄉下,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設立在山中、偏遠地區等信息閉塞的地方。所以,他們的觀念都是相對落后的。而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同時也是為了我國整體都有一個好的發展,不拉下每一個地方,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是很重要的。有了先進的管理觀念,就能有更好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的服務人民,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舒心。
四、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方向
(一)完善管理體制
首先要完善的是規章制度,法律法案,只有將這些東西完善了,才能讓管理人員在管理事務的時候更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時,這樣也明確的規定出了管理人員權利與義務,對他們是極大的約束,會使他們在行政管理的過程中,更加嚴謹,同時由于權利的規定,他們更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在辦公的時候,可以更加積極的對待工作,更加認真負責。然后需要完善機構的設置,能夠精簡機構,使每個機構都能達到利用最大化,同時,要建立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使得各部門之間可以想流水線一般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
(二)提高對于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視程度
若想真正的使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的發展,首先便要提高對于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視,只有政府真正提高重視感,才能加大對于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的支出與發展,只有鄉鎮政府自身能夠認識到自己職能的重要程度,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榮譽感與工作積極性,才能充滿激情的在自己崗位發光發熱。只有民眾提高了對于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視程度,當他們進行行政管理時,進行的才可以更加順利,沒有阻礙。
(三)加大對于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的支出
既然存在問題,便要想辦法解決問題。鄉鎮政府面臨財政赤字的問題,便需要上級政府積極的面對問題,比如加大對于鄉鎮政府的財政撥款,或者多給予鄉鎮政府一些優惠政策。同時,需要有強力的監管制度,確保錢能夠實在落到鄉鎮政府手里,也確保錢能夠真正的用于問鄉鎮百姓服務。對于鄉鎮政府的債務,嚴格追究其債務來源,以確定到底是因為鄉鎮里的支出還是有某些人挪用公款,杜絕不正之風。
(四)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
由于鄉鎮政府地處鄉下,還有相當一部分地處山區等封閉地區,往往出現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情況。百姓往往是對于鄉鎮政府是信賴的,但卻有很多政府人員辜負了這份信賴。他們依仗著上級的手伸不到這么遠,便肆無忌憚,在自己的鄉鎮可謂是呼風喚雨。所以,我們要建立起嚴格的監督體系。要讓每一個政府部門都能夠收到嚴格的監管。比如每個鄉鎮設立專人監管,這個人一定要獨立于鄉鎮政府行政部門之外,并具有一定的權利,可以對不正當的行為進行適當處分。同時,要有完善的監管條例,對政府人員本身形成一定的震懾,從而達到約束的作用。
(五)在鄉鎮地區積極開展普法工作
對于鄉鎮政府對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有一部分的困難是由于鄉鎮百姓本身是法盲,他們不懂的如何依法行事,什么是合法的行為什么是違法的行為。所以,一定要在鄉鎮地區積極開展普法工作,務必要讓他們了解法律的權威性,從而使得管理工作的進行可以更加順暢。同時,工作人員很多也不一定是完全懂法,所以,要在鄉鎮政府工作人員中開展更深層次的學習,每當出臺新的法律政策,新的綱要,都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學習。甚至可以固定時間,進行普法考試,以督促工作人員對于法律的學習。
(六)積極開展信息化工作
越要發展,越要學習,越是落后,越要進步。鄉鎮地區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在進行公共事務的處理工程中,往往是以文書與面談的形式進行。這對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而且,鄉鎮地區相對城市地區較為落后,不管是行政管理模式還是行政管理思想都不夠先進。因此,我們要積極的開展鄉鎮的信息化工作。首先要普及互聯網,在鄉鎮地區普及電纜,給他們互聯網工作的條件,然后要開展互聯網等信息化教育,為鄉鎮政府人員開闊眼界,跟進時代的腳步。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一個都不能拉下,一個都不要落后。所以,與時俱進尤為重要。
總結:今天總結的只是鄉鎮政府行政管理暴漏出的一部分問題,還有很大一部分問題藏在深處未被挖掘,所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深度剖析鄉鎮政府行政管理出現的種種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方案與改革放向。將暴漏的問題解決,將要發生的問題的萌芽扼殺在搖籃之中。
參考文獻:
[1]許璐瑤.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3.
[2]柳唐鏡,張棵,彭德旗,吳素萍.我國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創新探析[J].賀州學院學報,2011,27(03):115-118.
[3]路釤.對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2):258.
[4]周紅霞.服務型政府視角下的鄉鎮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究[J].山西農經,2015,(03):52+77.
作者簡介:薛謝輝(1983—),男,漢族,河北省張家口人,本科,南昌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