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娜
摘要:目標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和實質性建立在實際預算和效益的基礎上,形成有助于企業經濟持續運行和發展的管理方式。這一管理方式區別傳統模式下事后記錄費用使用情況的模式,而將重點放在了事先的成本使用預測、事中成本管理狀況的跟蹤以及后期情況記錄與計劃進行對比形成差異的記錄。本文將重點探討現代企業制度下目標成本管理的優勢和使用目標管理的必要性以及使用成本管理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目標成本管理;企業經濟管理;應用分析
企業經濟管理在現代企業制度下逐漸傾向于對財務管理部門的優化,而非將財務部門作為一個能夠進行記錄和調整的職能部門。這一階段體現了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戰略目標中的核心要素,目標成本管理在這一發展下已經成為了整個企業來獲取經濟資源最佳利潤的有效手段。
一、目標成本管理在現階段呈現的具體優勢和科學性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目標成本管理的應用來源于西方國家中思想管理的演進和發展,以及差異化競爭延伸到財務運營方面后需要進行強調的現實要求;其次需要明確的是目標成本管理在現階段企業經營發展中呈現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全球化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對企業經營的開放性要求不斷加深[1]。
與傳統成本管理運作有區別的是現階段的成本管理所面臨的運作系統是相關性和聯動性很強的系統,每一個環節所需要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要求以及每個環節運行所依賴的系統都可以成為一個微型的完整運作系統,并且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發展的背景下財務信息資源透明化、流程的簡潔化以及與其他部門和環節相互連接的高效化,都體現了企業經濟運營中目標成本管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另外在開發系統的核心變化上也能夠發現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多為企業內部的封閉式管理模式,也就是在財務管理中只包含了管理會計的一項能夠準確記錄成本消耗和利潤獲取的流水式數據,而并非從企業運營以及企業發展項目運行的戰略目標基礎上進行預算編制和財務管理,流水式數據提供的也僅是數據信息的傳遞,并未對財務管理內容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財務管理目標與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后出現的出入也是后期應該進行的及時調整的主要方面。
傳統模式下的財務管理運作方式并非一無是處,在特殊的經濟環境下也有一定的作用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但在新時期的市場經濟體制中,需要遵守市場經濟所反映的發展秩序和規則,并在其中尋找到有效且符合實際,能夠使企業穩定良好地運行下去的核心競爭力[2]。
二、目標成本管理應用中聯動原則的內容要求
(一)加強目標成本管理內容中的市場價格管理
在現階段的市場經濟運行政策下需要關注的是我國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其發展方向恰恰適應了建立在明確市場需求和產品市場價格引導基礎上的目標管理模式。市場價格的管理一方面依賴物價部門等職能部門的市場價格管理體制,一方面需要遵從產品市場的競爭環境下的價格波動形勢。
產品設計的初始目標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指標,而是為了滿足市場中消費者的實際需求[2]。而這一需求的存在則要求成本管理必須建立在價格引導的基礎上,具體表現在需要獲取競爭性的市場價格以及企業發展戰略中的期望利潤,并且在相減后來形成具體的目標成本。因此目標成本的管理不再根據傳統模式下的資產管理情況和現有的庫存現金以及銀行存款的數據來進行成本管理,而是建立在及時獲取利潤的基礎上,對市場競爭價格和期望利潤的調整所形成的科學的目標成本管理。
另外還需注意價格引導下的目標成本管理是以服務為中心的利潤獲取,關注顧客地潛在需求和實時需求與產品設計過程進行同步發展,不僅能夠減少新產品上市后的銷售風險以及所遭遇到的購買需求無法滿足實際期望的情形,更能夠增強顧客的參與度以及顧客對品牌和產品本身的了解和認識。
(二)與產品設計的合作交流程度加深
目標成本管理體現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源頭的價格管理,而實際的價格管理需要從產品或者新產品的開發成本和制作成本入手進行目標利潤的制定,但產品開發的成本價格并不僅在于內部研發和制作過程,還在于對產品設計前的市場狀況調研和市場需求情況以及消費者對該類型產品的接受程度和品牌更換需求程度。
這部分的調研多數情況下為市場部門的工作內容,因此也可以發現企業中的任何一個部門和具體的工作任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為了企業戰略的共同目標而進行的專業化細分和領域合作[3]。部門之間的環環緊扣也促使著目標成本管理必須與產品本身進行連接,這是管理內容與商品或者服務之間的直接連接,需要獲取有效的設計方案和設計運作情形來制定能夠引領整個項目發展的價格管理方案以及預算管理方案。
(三)與其他職能管理部門的合作化程度加深
現代企業制度中的職能管理部門包括對商品、服務以及企業中人員的管理。而商品和服務的管理部門一般情況下為市場管理以及銷售管理部門,對企業內人員的管理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的部分工作內容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以及目標成本管理所依托的財務管理部門。
從這些方面的細分可以看出目標成本管理不僅需要與產品設計進行有效溝通,更需要與其他職能部門進行聯合和跨專業的合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所提供的是能夠保證企業正常運行的職工管理要求和預算成本,這是預算管理中需要重點關注的薪酬管理體系的編制和建立[4]。
與之相似的是市場調研中目標成本管理包括了對現有市場中類似產品的存在情況和銷量情況以及民眾對其所持有的品牌忠誠度等情況進行調研,這些部分所需要的費用在目標成本管理中應該進行前期預算的估計來保證每一個階段都有目標成本管理的資金支持和依托。
三、結束語
目標成本管理在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下是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和科學性,包括跨職能合作的聯動性和整體性的增強,以及對于產品設計過程中的內部研發成本和市場調研成本的預算管理。在此基礎上還包括以價格為導向的目標成本的實時管理,以及以顧客為中心、增強顧客參與度和減少產品上市風險的有效傳播手段等。目標成本管理機制體系的建立需要結合以上各個環節和內容的細節部分,也需要對其進行整體性加強,并以企業戰略管理為主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祖令.茶企經營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機制分析——以目標成本管理為視角[J].福建茶葉,2016,38(9):88-89.
[2]劉毅紅.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的優化建議分析[J].中國商論,2015,(33):67-69.
[3]胡日華.企業經濟管理有效應用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意義[J].中國商貿,2015,(9):22-23.
[4]李忠.房地產開發項目目標成本管理探討[J].建筑與預算,2015,(11):12-14.
(作者單位:甘肅長達路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