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每年所產生的能源消耗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的日益加重不僅嚴重阻礙了我國社會發展的腳步,同時還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霧霾、全球變暖等惡劣的生態影響,對此很多設計人員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將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融入了建筑設計中,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接下來,筆者將從綠色建筑設計中內部環境、門窗系統、室內生光以及綠色能源等方面展開相應的談論,希望以下內容可以為我國綠色建筑領域的成長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公共建筑;綠色建筑;設計研究
公共建筑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的服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這些公共建筑每年所消耗的能源以及產生的污染物質都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將以綠色設計理念為主要內容,對其在公共建筑中的基本概述、設計應用等內容進行詳細地闡述,希望筆者在下文中所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可以對一些建筑設計人員有所裨益。
一、基本概述
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將綠色環保設計理念融入公共建筑的設計當中,從而起到節約資源、降低污染的作用。這里的“綠色”不僅僅是指傳統建筑中的綠化和綠植,更多的是指一種生態環保的理念。與傳統的公共建筑相比,綠色建筑的主要優勢在于以下幾點:第一,生態環保。綠色建筑可以有效地降低傳統建筑的開發對周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從而進一步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第二,節約能源。公共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能源消耗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耗能項目的前列,而近幾年來我國的能源供應量顯著提升,因此節約能源也逐漸成為了建筑企業的重要戰略目標[1]。綠色建筑的設計就是以公共建筑為基礎,通過采用一些陷阱的環保材料等方式來有效地降低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從而給達到節約能源的基本目的。
二、綠色設計應用
(一)內部環境
公共建筑所涉及到的結構類型非常多樣化,與此同時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種類也有很多不同的種類。為了可以有效地將綠色設計融入公共建筑空間環境中,從改善內部環境的角度上來看,綠色設計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盡可能地采用一些節能環保的建筑材料進行公共建筑的施工設計,并且適當地增加可再生和可循環利用材料在總材料數量中所占據的百分比;第二,盡量選擇精簡的建筑設計,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對建筑布局進行合理地結構設計來有效地天宮其內部所體現出的熱性能優勢,使得夏季與冬季建筑結構都能起到良好的隔熱效果,這樣有利于節約空調和暖氣對電能和熱能的消耗[2];第三,將雨水進行收集和再利用,利用自然光代替照明燈,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來提高公共建筑所帶來的室內環境舒適度;第四,借鑒發達國家一些先進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摒棄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設計原則,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對這些綠色設計理念進行采納,以求達到最佳的綠色建筑效果。
(二)門窗系統
很多公共建筑中都會增加一些玻璃幕墻的設計習慣,這些玻璃幕墻從外觀上來看的確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但是這些幕墻和門窗與傳統的墻體和門窗相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消耗很多的能源,為了保證在其外表美觀性的前提下降低該建筑結構所產生的能源消耗,設計人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其進行優化:第一,提高玻璃材質自身的保溫性,這樣可以減少公共建筑可能會出現的能源損失;第二,對公共建筑的內部結構進行適當地優化,工作人員可以采取一些先進的技術或者新型節能材料來改善建筑環境的熱工性能;第三,設計人員還應當將自然通風的基本設計理念融入公共建筑設計當中,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室內環境中污濁空氣的沉積,同時還可以大幅度縮短空調系統的運行時長,有利于節約能源,減少浪費[3];第四,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筑結構時還應當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結合該地區的一些地質環境特征來進一步設計出符合當地綠色環保理念的公共建筑,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社會服務。
(三)室內光源
對于公共建筑而言透光系統是非常重要的項目,尤其對于一些圖書館或者報告廳等對光需求較高的公共場所,設計人員更加需要在滿足人們對于公共建筑室內采光需求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照明系統所消耗的電能,設計要點如下:第一,設計人員可以選擇光效較好的LED照明系統作為公共建筑內的主要光源,現階段LED照明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和進步,因此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對光的需求。與此同時,這些LED照明燈的使用壽命也相對來說較長,但是由于市場上的照明系統種類過于繁多,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嚴格地對LED照明燈的一些基本性能進行核查,確保購進LED照明燈的質量符合相關設計標準[4];第二,除了可以采用節能環保的LED照明燈作為主光源之外,設計人員還可以將一些自然光作為輔助光源為人們提供光亮,設計人員可以根據該公共建筑的結構采用導光板或者天窗的形式將自然光引入室內環境中,這樣不僅可以營造出一種自然舒適的室內環境,同時還可以較少電能的消耗,有利于綠色環保理念的有效實行。
(四)綠色能源
將綠色能源作為整個公共建筑的能源供應源動力已經逐漸成為了未來今年一種重要的發展趨勢。設計人員可以將風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引進公共建筑的綠色設計中,以達到節能環保的基本設計理念。具體如下:第一,光伏建筑,主要是指以太陽能為主要能量供應源的公共建筑;第二,將地熱能作為主要的能源供應源,其優勢在于這種能源不僅不會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任何污染,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共建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因此地熱能也是受到很多綠色建筑設計人員廣泛認可的重要綠色能源之一;第三,冷熱交替能源的產生是為了可以大幅度提升熱能的利用效率,屬于一種階梯式綠色環保的新型能源。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化的公共建設雖然帶給人們很多美好的服務體驗,但是從生態環保的角度上來看,這些公共建筑每年消耗的能源約占社會總能源消耗量的三分之一,而且絕大多數消耗的能源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能源消耗過程中還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綠色建筑設計已經到了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時期,希望在不久之后我國的公共建筑都符合綠色生態的基本理念,為人類提供更加美好的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林.公共建筑項目中暖通空調專業的綠色設計[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12,31(01):137-140.
[2]本刊編輯部.推廣綠色建筑,營造低碳宜居環境——第八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04):112-116.
[3]李媚媚.淺析公共建筑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4):234-237.
[4]王俊.我國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發展現狀與研究展望[J].建設科技,2013(13):122-126.
(作者身份證號: 41152419921229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