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英
摘 要 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能夠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小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所以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十分重要。本文從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以及教學形式生活化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和分析,希望對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改進,有積極的影響和啟示。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
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經這樣評價數學:“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從華羅庚的這句名言中我們發現數學的作用之重大,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國家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都離不開數學的運用。數學是人類走向進步和文明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跟地區都十分重視數學的教育和改革,很多國家。包括我國,數學教育的范圍已經擴大到了從大學教育的很多專業。數學之所以如此受重視,這跟數學本身的重要性是分不開的。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十分重要,所以本文展開研究。
1.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局限于抽象的教材,偏重于死記硬背,和現實生活相距較遠,很難喚起學生的共鳴,所以數學會顯得枯燥,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如何更輕松的學習數學,就要實現數學生活化的轉換。數學生活化,就是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一些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和數學學習的難點、重點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小學生明白數學的真正意義和用途。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明白數學的意義,用數學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十分必要。首先,數學生活化能夠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更加民主、獨立的去解決問題,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主動學習數學的習慣有著很好的影響。其次,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更加有成就感,也會更有興趣去學習。所以本文以小學為例,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論述。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分析
2.1教學目標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首先要將數學教學目標生活化。小學數學教育目標的設定應該是和小學的生活經驗緊密相聯系的,所以小學數學教育的目標首先應該是生活化的。正如弗賴登塔爾所言:“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所以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具體的教學目標設置中應該和小學生的具體生活聯系起來。例如每天選擇一個小學的學生來統計每天來了幾個學生,男孩和女孩分別是多少個。還可以讓學生注意每天父母買了什么蔬菜水果,分別是什么,如果是可以查數量的,分別是幾個蔬菜跟水果等等。這樣切實的將自己的教學目標和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才能激起小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小學數學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小學身心整體水平的發展,在小學階段,小學生都好奇心都比較強,所以教師應該努力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才能全面的開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比如在數學教育中,如果老是將數字“6”的教學目標定位正確理解數字“6”的含義,感知“6”以內的數量。在這樣的教學目標指導之下,設置具體的、有趣教學活動,例如讓一個學生在周末每人制作6個不同的禮物,選擇向6個人送出去。這樣每個學生在周末都會收到禮物,同時也會送出禮物,在學會分享的同時,對禮物還有驚喜,同時還能夠準確的理解數字“6”的含義。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同時有充滿好奇和樂趣。
2.2教學內容生活化
除了目標設置要立足于生活化的原則之外,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也應該盡量的符合生活化游戲化的原則。在目前的很多小學數學教育中,很多教師為了迎合家長的要求,在具體的內容教育上有明顯的“求難”傾向,認為將比較難的問題解決了,簡單的東西就不在話下,例如很多小學在具體的數學教育內容中會設置一些抽象邏輯思維的內容,這樣拔苗助長,不利于小學吸收,反而影響了小學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所謂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就是立足有小學身心特點,將數學教學內容通過游戲式的設置的貼近于小學生活。這樣便于小學吸收理解,還能夠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可以給小學設置一個作業,每頓飯選擇幾個小學生組合為大家分發餐具,查清楚就餐小學生的數量和餐具的分別數量做到一一對應,如不同的小學生分別負責勺子、筷子、碗、盤子的數量,甚至是蛋糕、零食等適合小學生分發的食物。這樣,小學生就會興趣勃勃的對數學產生興趣,且在具體的實踐中很好的掌握數字和數字的含義。
總之,教學內容不能遠離小學生的生活,更不能枯燥乏味,否則將影響孩子一生對數學的興趣。在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上,教師要更加認真地去觀察生活,觀察家庭的日常生活狀況,這樣在數學教學的時候,才能夠舉出更多的生活實際案例來配合教學,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數學。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細致入微的觀察生活,并用的實際生活中的概念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實現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
2.3教學形式生活化
所謂的教學形式生活化,就是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必拘泥于具體的形式限制,應該根據小學生具體的需要,隨機的展開數學教育。有研究表明,在小學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數學內容的活動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們通常在自然狀態下發生,并且經常性地、反復地出現,對兒童的數學學習和問題解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做個有心之人,能夠巧妙的利用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跟數學有關的情景展開對小學的數學教育工作。例如通過小學生到校時間和離開的時間教育小學生認識鐘表,在反復的熟練和不斷的練習中,相信很多小學生都能夠熟練的認識鐘表。此外,數學教學還應該注重游戲的設置,例如運用課外活動的形式幫助小學生學習數學等等。
3.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學習對小學生來講十分重要,數學生活化教學對小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有著積極的意義和影響。所以本文對如何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做了簡單的論述和分析,希望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現,有積極的影響和啟發。
參考文獻
[1]谷云鵬.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OL].中國培訓:1
[2]韓淑麗.淺議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J/OL].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1-3
[3]霍凱.小學數學趣味教學與生活化的融合性探究[J/OL].電子測試
[4]馬會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學數學生活化若干問題簡析[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6):200-201.
(工作單位:重慶市酉陽縣龍潭鎮苦竹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