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在圖書館學領域,數字化研究也越來越深入。數字化研究從傳統的媒介載體模式到當前的大數據管理、智能閱讀服務、云計算、智能圖書數據等多種領域,給圖書館學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圖書館是公共文化場所,所以在加強其管理水平的同時,要增大數字化資源的占比情況。本文主要闡述了新媒體時代下黨校數字圖書管理的特征,同時對此提出了有關管理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數字化;圖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社會經濟的高速進步推動著人類很快迎來了信息時代,人文和科技領域的知識迅速膨脹起來,以關鍵詞進行搜索,人們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很便捷地查閱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識,這種便利的條件下,過去的圖書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已經滯后于讀者對知識高效快速的需求。圖書館中收藏和傳承了人類文明的眾多知識,要與互聯網和知識經濟發展步調一致,就需要從管理上入手采取創新方法,為圖書館的整體組織帶來更大的活力,變革原有的單一的圖書管理模式,適應互聯網發展的步伐需要,給讀者帶來更為便捷高效的服務。
2 數字圖書館管理模式的特點
第一,以網絡形式為主。圖書館的數字化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服務器為傳輸媒介直接給讀者單項提供資料,讀者若想借閱某類書籍,可以直接通過賬號進行服務器登錄,查閱其中的書籍存放與借閱情況,或者直接下載數字數據存儲到手機或者電腦中進行閱讀。但這種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存在方式是數據化方式,在數據建設的前期有較大的投入。第二,工作效率高。圖書館中數據數量和種類偏多,因而需要專人每天對數據進行分類與整理,以便于讀者查閱。但是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但是若使用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模式就能將這一問題更好的解決。圖書館數字化管理中,需要將傳統的藏書看成是書源的前提,在對數據進行借閱、索引、編排等工作以后完善對應的管理系統,這能讓數字化管理模式系統性更好,從而能節約部分勞動時間,讓管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工作。
3 數字化研究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1) 在館藏形式方面,傳統的圖書館學研究的館藏模式是信息存儲與檢索、信息分析與決策,主要是紙質圖書、期刊、報紙以及各類信件等。而隨著數字化研究的深入,數字化應用技術越來越成熟,在館藏形式方面,數字化研究主要是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的數字化圖書館。由于讀者對信息檢索、圖書、檔案查詢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館藏形式已經很難滿足讀者的需要。而數字化研究的新方法、新理念要求圖書館在館藏形式上做出改變,這就給傳統的圖書館館藏形式帶來一定的挑戰。2) 在館藏結構方面,數字化研究認為,現代圖書館應該更加注重電子信息數字文獻資源的建設,改變傳統的以紙質媒介為主的圖書信息存放模式。在館藏結構改變過程中,圖書館面臨著大量的數字化難題,如紙質圖書信息如何進行數字化制作,電子信息圖書資源建設與管理等。而且數字化時代,館藏結構也面臨著網絡虛擬化數字信息的挑戰,越來越多的讀者對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數字圖書信息需求量增大,傳統的紙質媒介的圖書信息已經不能滿足讀者多元化閱讀服務的需要。
4 圖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4.1 數字圖書館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多
信息化和網絡化是雙刃劍,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時候也帶來了安全和信用隱患。倘若黑客盛行,就會攻擊電子圖書系統使其無法正常運轉,重要信息丟失,數字化圖書館陷入停滯狀態,甚至對公共網絡和其他數據資源都會帶來破壞,使得資源浪費較大。所以,數據的數字化安全成為數字圖書館的重要保障,工作人員要著重從專業網絡技術、安全意識入手,采取制度性措施保障數字圖書館的正常運轉,將安全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4.2 數據庫非標準化
數字圖書館的資源有限不能匯集所有的信息資源,所以使用資源共享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多個圖書館進行協同期間,可以形成相互補充和利用的信息資源系統保障體系,通過對網上資源的信息化服務構建,讓信息資源的作用更好凸顯出來。譬如,美國的各個圖書資源就已經通過全網共享的方式,聯合OCLC和RLIN這兩個大的聯機目錄系統進行系統構建的實現。由于這些資源均是通過共享的形式建立對應的數字管理所以開展的標準化數據構建就要以檢索格式的方式推行。
4.3 圖書資源并不豐富
現如今很多圖書館受限于經費短缺,使得圖書的采編很難跟上出版速度,存書量缺口較大,讀者需求難以滿足,同時,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知識更新日新月異,要跟上時代步伐,就需要在專業書籍上做文章,這樣部分斥巨資購置的珍貴書籍幾年之后在使用價值上也會大打折扣。盡管部分圖書館對館藏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然而在管理體制的制約下,很難做到對圖書實現深入開發和資源共享。而且,圖書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間交流渠道不暢,使得圖書的采購與讀者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不同,使得圖書資源浪費較為嚴重。
5 新媒體時代下的數字圖書管理方法
5.1 建立圖書開放式網絡,使資源共享得以實現
根據當前實際發展情況來講,我國大部分圖書館在經營過程中,都把終端電子閱讀的裝置,融入在數字圖書的管理之中加以運用。并且,為了圖書館的長期發展,就必須深入延伸至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等各種設備當中,以此讓使用者所提出的要求都能夠達到滿足,將數字內容共享的全面性很好的體現出來。數字圖書管理與傳統的管理方式相比來說,數字圖書管理在進行規劃的環節中,可以全面衡量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并且可以與讀者的實質需求結合在一起,進而完善圖書館服務體系。利用網絡在不同地方或者是區域,都能夠對數字資源進行搜索,讓讀者可以更加快速的獲得所需要的資訊。同時,還能夠明確讀者的閱讀、瀏覽習慣與傾向等,為讀者創造更為方便的高效服務。以至讓讀者有一個較好的閱讀體驗,從而提升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質量。
5.2 開發建設智慧圖書館
智慧圖書館并不是簡單數字圖書館的一種形式,而是圖書館發展更高階段的形態,如今讀者需要圖書館走向新的形態走向新的功能而不僅僅只是場所空間。智慧圖書館是利用機器輔助功能而不是依賴智能技術,因為人的智能是取代不了的。因此,要加速服務模式創新,特別是針對當前智慧、智能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學相關領域要加大這方面的研究,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建立數字圖書館互聯網+移動平臺,讓圖書館具備在移動互聯網上開展服務的能力,不斷提高現代數字化圖書館的智慧功能水平。
5.3 重視館藏數字化的提高
圖書館數字化之后便可以將大量的信息以數據的形式上傳到互聯網上,這便使得用戶能夠更加方便的通過遠程訪問的形式得到圖書館服務,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得到新信息以及新的專業知識。這種資源共享模式的效率要遠遠高于傳統模式,并且對于原版圖書也減少了借閱過程當中所造成的損毀,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弱圖書館藏數量的影響,將同一資源在同一時間提供個多個用戶使用。因此圖書館的數字化管理勢在必行。圖書館的數字化需要成立一個統一的數字化管理中心,將各個圖書館的資源統一起來,以大型圖書館為主,小型圖書館進行資源輔助共享。
5.4 加強交流,實現個性化服務
現代社會的信息技術得以高速運轉,信息數量的增長速度也日新月異,讀者的個人思想特征也更為明顯。由此帶來的讀者對圖書的要求也千差萬別,每位讀者都能借助于互聯網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和各種資源。而圖書館的本質以服務為主,其服務質量的提高也是借助于對讀者各種需求的不斷滿足來實現的。圖書館網站的建設,將圖書館和讀者,讀者和讀者之間構建了互相交流的信息平臺。在這一平臺上,讀書能夠以各種不同形式實現互動和交流,比如留言本、E-mail、BBS和常見問題解答(FAQ)等等,這樣讀者也能得到更多個性化的服務。個性化服務以兩個內容著稱,一是讀者按照自己閱讀要求向圖書館提出自己所需信息,二是圖書館根據自身特征、讀者需求和信息記錄主動向讀者推薦他們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5.5 重視人才培養
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已經極難適應高校的人才要求,為能讓高校人才培養效果更佳,就要在改善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同時,實施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優化傳統的管理模式,以為大學生提供更大的知識獲取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所需的知識。但是眾所周知,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模式的開展需要有強大的技術力量給予支持,因而在改變原有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同時,需要讓管理人員的水平和技術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定期考察人員的工作素養,讓人員具有專業化的技術,通過創新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以為閱讀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這樣才能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網絡資源。
6 結束語
從最近幾年來看,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的各方面都因此受到很大影響。其中,由于各種不同新興媒體的涌現,黨校圖書館必須要摒棄以往的傳統性管理模式,要將自身服務質量作為主要的管理工作,要將傳統的圖書管理方式與方法進行改變,對數字圖書的管理要有針對性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圖書館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在促使黨校數字圖書館在長期持續發展時,還可能夠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民. 新媒體視域下數字圖書管理的探討[J]. 黑龍江史志,2014,(19):252.
[2] 常永英. 數字技術應用于圖書管理的效應分析[J]. 科技創新導報,2013,(33):29.
[3] 郭玲. 基于Oracle的社區數字圖書管理系統設計[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7(01):55-56+58.
[4] 荊戈. 基于計算機應用的現代圖書管理系統和數字圖書系統[J]. 中國成人教育,2009,(01):60-61.
[5] 馬聰梅. 淺談數字圖書館時代圖書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24):176.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圖書館 寧夏 銀川 7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