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馬建龍
摘要:本文對公共藝術課程的內涵與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同時分析出公共藝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現了新媒體思維對公共藝術教學的推動作用,進而提出運用新媒體思維推動公共藝術教學改革的創新方法,即教師通過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改變教學方法,樹立創新思維等方法,促進公共藝術教學的改革創新,進而提升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媒體思維 公共藝術 教學改革 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011-02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新媒體思維在公共藝術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公共藝術教學的改革進程,讓公共藝術課程在高校順利實施,并且促進了公共藝術教學的發展。
一、公共藝術課程的內涵與重要性
(一)公共藝術課程的內涵
公共藝術課程是指在高校教育中開展的藝術類課程,其課程內容多種多樣,其教學目標主要是為學生開展藝術教育,培養學生藝術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公共藝術課程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公共藝術教學內容中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公共藝術課程不僅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學習,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開展公共藝術課程的重要性
公共藝術課程在高校中的開展,讓各高校的課程體系更加完善,符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同時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都側重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培養,即在公共藝術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在高校教學中開展公共藝術課程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教學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還應重視對學生思想的培養,而公共藝術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正確的思想觀念影響,從而形成正確的三觀。總之,開展公共藝術課程是高校教學中課程安排的重點,公共藝術課程的開展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二、公共藝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共藝術教學體系不健全
各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開展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開展公共藝術課程時,一部分高校對公共藝術課程在高校教學中的認識并不到位,進而在學校教學中開展公共藝術課程時,并沒有進行考察研究,只是盲目開設出一門學科。這也使得公共藝術課程并沒有形成健全的教學體系。不健全的教學體系讓公共藝術教學面臨一些問題。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完整的教學課本,致使教學效果在呈現上并不理想。其次學校對公共藝術課程并不重視,致使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師構成并不完善,且一些教師對公共藝術的相應知識的掌握并不到位,這使得教師在開展公共藝術教學時,只是照本宣科,致使課堂效率低。最后,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并沒有形成遞進式的理論知識,這也讓教師在開展公共藝術教學時,教學內容混亂,教學重點不明確,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總之,高校與教師對公共藝術教學的認識并不到位,沒有達到在高校實施公共藝術教學的教學目標。
(二)缺少創新思維,教學方法落后
在公共藝術教學中,教師缺少創新思維,使其在安排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時,缺少創新性,這些都使得整個課堂氛圍在呈現上顯得枯燥乏味,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易受到課堂氛圍的影響,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同時,一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對公共藝術課程并不重視,不了解公共藝術教學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作用。教師在這種教學理念指導下,所采取的教學方法落后,且并不符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教學方法的落后,造成學生在學習時并沒有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也達不到學校開展公共藝術教學的目的。總之,教師對公共藝術教學的忽視,影響其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進而失去了開設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意義。
(三)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方法不正確
公共藝術教學的教學效率低,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落后是其中一個原因,學生在學習公共藝術時其自身缺乏學習興趣,也是造成公共藝術教學效率低的另一個原因。學生在面對枯燥的公共藝術知識時,其本身的學習興趣不高,并且學生在學習公共藝術課程時,對學習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比如學生每天都用新媒體瀏覽信息,卻不用新媒體技術查閱關于公共藝術的信息。同時,教師在教導學生公共藝術知識的過程中,只是完成教學目標,對利用公共藝術教學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不重視,學生在學習時不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這兩點都是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原因。總之,在公共藝術教學中,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也使公共藝術教學失去了培養目標,進而失去了開展公共藝術教學的作用。
三、新媒體思想對公共藝術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公共藝術課程在高校中的普及,公共藝術教學也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其中新媒體思想在公共藝術教學中的應用,對公共藝術教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首先,新媒體思想在公共藝術教學中的應用,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促使教師轉變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在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轉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在線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實時接受公共藝術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新媒體思想在公共藝術教學中的應用,豐富了教師的教學資源,讓教師在教授公共藝術課程時,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最后,在公共藝術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運用新媒體思維推動公共藝術教學改革的創新方法
(一)轉變教學思維,改善教學方法
在公共藝術教學中,新媒體思維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思維,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思維,重視公共藝術課程對學生的正面影響。教師教學思維的轉變,也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善了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公共藝術教學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中的教學資源,讓這些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緊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而達到公共藝術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同時教師對公共藝術課程應產生一個清晰明確的認知,認識到公共藝術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從而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合理應用新媒體技術,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維形成。
(二)創新教學手段,建立教學情景
在公共藝術教學時,教師應樹立創新精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教師在創新教學手段時,不能盲目進行,需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相應的改變。并且在其中融入新媒體思維,進而在教學時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教師運用新媒體技術營造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公共藝術的教學內容更加具有代入感,從而更好地理解藝術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情感變化,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三)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樹立創新思維
新媒體思維在公共藝術教學中的改革創新,不僅被用于改變教師教學理念之中,學生的學習思維也受到了新媒體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收集學習資源,并且加以合理利用,從而提升了自身的學習效率。并且教師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創新思維,創新新媒體技術在公共藝術中的應用,提升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新媒體思維在公共藝術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公共藝術教學的改革創新。通過轉變教師思維,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讓教師在公共藝術教學中,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了高校開展公共藝術課程的教學目的,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1]許孟巍.新媒體時代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創新之路[J].大眾文藝,2017(9):261.
[2]張啟泰.論公共藝術教學改革與研究[J].藝術教育,2007(7):33.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