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正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筆者在《商務翻譯》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筆者切實感受到了新模式帶來的教學效果,也意識到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具體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有利于使該教學模式在更大范圍得以推廣,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商務翻譯 教學 應用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0-0047-01
當前的高校教學仍然應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這非常不利于我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進而影響到社會的進步。針對當前高校教學中的教學方法的弊病,筆者在《商務翻譯》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變革,以期在英語專業翻譯類課程的教學模式上實現一定突破,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提供參考。
一、翻譯類課程教學現狀
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商務翻譯類課程教學中存在著共性的問題。首先是教學資源有限,多數高校教師所使用的教學資源只有教材,且教材出版時間較早,已無法滿足教學對象和專業發展的需求。其次,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仍沿用了上個世紀的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模式。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沒有任何幫助。鑒于這種教學現狀,筆者對于翻譯類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商務翻譯》課程中的應用
《商務翻譯》課程教學不再是以學生對課本的預習作為發起點。課前,授課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制作具有針對性的微課,并且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書本之外的學習材料。學生借助微課和各種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提出學習困惑。學生還需要進行搜集翻譯素材,小組進行分析和討論。課上,教師不再對教材內容進行按部就班的講解,真正將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學生根據課前所學知識在課上進行分組討論和匯報。教師作為引導者,對學生所掌握知識進行進一步深化或者對學生理解有偏差的知識進行更正。課上的大量時間將留給學生進行翻譯實踐,學生分組完成教師所布置的翻譯練習。之后小組進行翻譯批評,教師再對學生的翻譯作品進行反饋。
經過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學生可以逐漸培養自主、探究式的學習習慣。經過課前的自主學習和課上在教師指導下的翻譯實踐,學生可以及時并準確地得到教師的反饋,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商務翻譯》課程中的反思
翻轉課堂在《商務翻譯》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的確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也激發了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實際翻譯能力。但是在該模式的應用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了很多可以改進且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在實施翻轉課堂時,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優質的微課和其他的學習資料。并且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啟發性的問題和針對性的練習,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轉課堂的確把教師從傳統的知識講授中解救出來,但這也意味著教師將承擔著更大的責任,教師需要在課前做更加充分的準備。在課前階段,學生和教師也并不是割裂開來的,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如果有任何問題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和老師進行溝通,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微課并不能也不應該代替教師。筆者在《商務翻譯》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在觀看了教師布置的教學微課之后對教師課上的補充和拓展不再關注。教師課上也要進行講解,但是所講授的內容一定是對教材內容的進一步深入拓展,且要提醒學生在翻譯實踐中會用到教師講授的拓展知識。
第三,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有效的評估。學生的“先學”到底發生了沒有?在授課過程中,筆者也注意到部分學生并沒有對教師提前布置的微課進行觀看,也沒有提前預習學習資料,翻轉課堂對于這些學生也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教師應利用在線課程平臺了解學生“先學”的效果。所以,課前設計啟發性問題、開發優質微課、提供便捷的交互平臺和在線監測平臺是能否應用翻轉課堂模式的前提。
四、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為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升了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成教師的角色轉變;筆者在將該模式應用于《商務翻譯》課程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效率,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師也要轉變意識,提升自身的新技術應用水平和專業水平,具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
[1]龍寶新,孫峰.翻轉課堂與高效課堂間的異同與整合[J].電化教育研究,2014(12):93-98+120.
[2]張福濤.基于學生自主發展的“翻轉課堂”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4):12-14.
[3]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4):65-68.
[4]祝智庭,賀斌,沈德梅.信息化教育中的逆序創新[J].電化教育研究,2014(3):12.
責任編輯:孫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