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弘
【摘要】小學教學是教育的初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基礎時期,這時候進行有效地教學一方面可以培養科學的學習性思維,另一方面可以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素質教育全面提倡的今天,新課改持續推進,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英語也成為了小學階段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從語言學習的規律來看,小學時期是語言學習的黃金階段,利用好這個時期,培養起學生們對于英語的興趣,可以構建更加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這對于全面提高小學教學的綜合教學成果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所以本文就新課改下構建高效小學英語課堂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且對具體的措施進行探討,旨在強化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高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因此,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益的主要途徑之一。那么如何激活小學英語課堂呢?
一、巧“導入”
“Wellbeginningishalf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開始幾分鐘。巧妙的導入,能讓學生產生強烈而鮮明的“首次感知”,給人一種“課伊始、趣開始”的感覺。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打開學生的心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初步營造課堂活動氣氛。
1.運用游戲。好玩、好勝是孩子的天性。由于小孩子的這些天性,他們的認知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特點。游戲導入法,尤其注重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這一原則的運用。一個好的游戲導入設計,能最大限度地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學生因準備學習新知識而產生的緊張情緒,可以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游戲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新知識。
教學中可以采用的游戲有很多,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不同的游戲來導入。如在學了running、jogging、fishing、swimming、skating、skiing、rowing等動名詞和playfootball、playbasketball、playtheviolin、playtheguitar等動詞詞組后,可采用“Listenanddo”的游戲,教師快速說出這些動名詞或詞組,學生聽到便做動作。該游戲的導入,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不僅是全身的活動,激活了課堂氣氛,更是對所學知識的很好復習。又如在學習牛津小學英語3BUnit2中的句型“Isthata/an...”及部分單詞時,可以采用“Puzzle”的游戲,教師先出示打亂的圖片,請學生用上述句型猜,猜對了,請他把正確的圖案拼出來。學生一個個躍躍欲試,并在游戲過程中不斷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充分帶動了課堂氣氛。
2.利用歌曲和chant。教學中,采用歡快、活潑的歌曲及富有節奏的、朗朗上口的chant,能使學生在輕松自如的環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如在學習這一句型時:“Whatsin/on...?Theresa.../Therearesome...”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學唱英語歌曲“Whatsintheclassroom?”再導入新課。又如在學習牛津小學英語4BUnit6《Letsgobytaxi》時,可運用節奏明快的Chant引入:park,park,gotothepark.Let'sgotothepark.Buthow,buthow?Letsgobycar.Zoo,zoo,gotothezoo.Letsgotothezoo.Buthow,buthow?Letsgobybus.Cinema,cinema,gotothecinema.Letsgotothecinema.Buthow,buthow?Letsgobytaxi.該chant
與新課內容聯系緊密,隨著節奏的起伏,學生不但回顧了舊知,并且在這種自然而然的氣氛中無意識地感知新課內容,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3.設置懸念。巧設懸念,在學生思想中激起波瀾,使他們產生要求揭開謎底的強烈愿望。這種導入,可直入主題,又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設計巧妙,學生腦海中的疑問、關注謎底的熱切心情,隨著謎底的揭開,成功地轉化為學習的高度熱情。結合英語課堂教學,可以從很多的小處著手,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比如學習牛津小學英語5AUnit1中的句型:“Istherea...Yes,thereis./No,thereisnt.”可設置懸念:“Thereisamountain.Guess:Whatanimalisinthemountain?”學生帶著很強的好奇心,紛紛舉手想猜一猜。這時就可以很好地引入句子:“Istherea...?”讓學生運用該句子發揮想像力來猜,最后課件出現山上的各種動物。從單詞“Mountain”入手,聯系到animal,最后由此導入新授句子的學習,層層遞進,并逐步帶動了課堂氣氛,使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了句子。
4.聯系學生生活。教學內容是教學之本,低年級學生學習英語年齡小,我們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使孩子們感到親切、自然、易學,能使孩子適應學習、獲得經驗、得到發展。現在我們用的牛津版教材就是一套教學內容生活化的課本,話題包括數字、顏色、動物、食品、玩具、個人情況、家庭、服裝等。這些都是相關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我們就很容易將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操練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記得在上牛津小學英語3BUnit9《Shopping》這一課時,我在上課之前準備好了一些水果、衣服,還有一些玩具等。在上課時,我扮演營業員的角色,讓學生到我這兒來買東西。當學生走近我的時候,我問:“Hello,canIhelpyou?”學生說:“Idlikeajacket.”“Whatcolour?”“White.”“Whataboutthisone?”“Yes,itssmart.Howmuchisit?”“Eightyyuan.”就這樣,完成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買衣服的對話過程。這些對話都是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常出現的情境,當學生學會了這段對話,就能用英語購物,學生馬上能在實踐中體驗到成就感。在這一過程中,我發現每位學生都爭先恐后地投入到角色中去,在新奇與趣味中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獲取成功的喜悅、升華書本知識的掌握,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這就實現了教學內容生活化,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語口語,參與了等同于社會實踐的一個交際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動手、動腦來參與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運用語言思維的能力。通常根據教材的需要,讓學生在課內外動手制作卡片或者讓學生事先準備一些衣物、食品等。
如在教學了顏色white, pink, black, orange和brown 后,讓學生制作彩球,然后進行練習:教師播放錄音“pink ball”“black ball”“orange ball”......學生則根據錄音的內容邊說邊出示彩球,還可以加快練習的速度,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可以使他們的靈敏性和注意力得到加強。
又如在學習coffee, juice, Coke, water等這些單詞前, 事先讓學生把這些實物拿到課堂上,教到water時,教師和學生一起pour;教到juice時,大家一起drink;教到coffee時,大家一起taste,并且做出味道好極了的樣子。
這樣通過實物教具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說的欲望,學生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及學生學習內容,布置相關的課外練習。
如讓學生去搜集一些包裝盒子或包裝袋,找找生活中的英語,學生通過努力會找到:Coke, milk, nice,dog, notebook,pen ...... 另外還讓學生進行英文情景對話或者向家長用英語做一下自我介紹等。
通過上述多種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操作能力, 從而訓練學生的語言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孟平葉.激活小學英語課堂推進小學英語新課改[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10):2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