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學逐漸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發展要求,因此,教師需要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展開探究,提出新課改背景下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的實施使得原有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落后,難以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學習潛能也不能得到充分發揮[1]。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注重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受應試教學影響。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教學具有目的性,在授課中還堅持“學習—復習—學習”的講課方法,教學中缺少對數學課外知識的拓展,導致學生只了解課本上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對其他知識一概不知,從而導致學生缺乏數學思考能力,數學學習積極性下降[2]。
2、數學教學方法單一。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只注重數學基礎知識講解,課堂教學目標單一,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灌輸,讓學生背誦大量數學公式,而不注重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從而導致學生數學價值觀發生扭曲,數學學習興趣下降。
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具體要求
1、聯系生活實際。小學數學是最基本的教學,其教學內容涉及生活方方面面[3]。因此,教師在講解小學數學時,需要對數學知識進行拓展,將數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從而提高小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學數學《認識人民幣》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聯系實際,將真實人民幣帶入課堂,讓小學生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買賣小能手”游戲,讓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模擬人民幣進行物品買賣,從而實現數學教學。
2、明確數學教學目標。新課改的實施對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教育人與數學知識教學相結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4]。基于此,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講解時,需要時刻注意小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在講解小學三年級數學《時、分、秒》這一章節時,教師既需要幫助小學生認識時鐘、了解時間,還需要培養小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從而加強其時間觀念。
3、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在課程基礎上加強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開發小學生智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5]。例如,教師講解《圖形》這一章節時,先對基礎圖形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對基礎圖形展開變形,創造不同樣式的圖形,從而激發學生對圖形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實現數學教學目標。
三、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具體措施
1、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小學生年齡小,正處于成長階段,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小學生年齡、接受程度以及學習差異性進行數學內容教學,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教師需要將數學知識與小學生學習興趣相結合,進行因材施教,并對不同的數學知識內容整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其次,教師需要根據每一位小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選擇性的講解數學知識,從而避免一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掉隊。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學“單位”講解時,一些小學生學習能力弱,面對如此多的數學單位就會不懂得如何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對比教學法,讓學生在單位對比中理解單位換算過程,從而提高知識點掌握程度。
2、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迅猛,逐漸在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因此,教師可以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學方法,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從而增加小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統計圖》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對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網狀統計圖等統計圖進行收集,然后在課上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到統計圖的基本情況,對統計知識能更好的進行了解。
3、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是開展一門學科教學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需要創新自己授課方法,使用多元化授課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加減乘除”運算講解時,教師可以在啟發引導的基礎上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在課上組織“加減乘除”運算競賽,遮掩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數學運算速度,還可以培養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增加數學學習積極性,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4、加強小學生教學主體地位。新課改明確規定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進行數學教學時,需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引導小學生進行數學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主體地位具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轉變“填鴨式”講課模式,要學會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深數學知識理解程度。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教師需要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課下復習,讓學生可以對課上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從而加深記憶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教學要求,學校要想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就需要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基于此,數學教師需要對新課改進行仔細研究,再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以及接受能力創新不同的數學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鳳.論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小作家選刊,2016(24):28-28.
[2] 鄭曉麗.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2):389.
[3] 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4] 李鋒.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教導刊,2014(19):146-147.
[5] 高斐.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4(36):197-1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