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現在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語言能力,而培養學生的語言創造力正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和提高綜合文化素質的內容之一。本文基于湖北文理學院學生的調查數據,應用Amabile 提出的主觀評判法(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對學生的語言創造力進行評估,并且使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性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大學生英語語言創造力是否受性別、家庭、性格、英語成績、創造力、文理科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發現女生的語言創造力明顯高于男生,而語言創造力受其他因素影響程度不大。本文希望通過實證的分析為英語語言創造力研究提供反思。
【關鍵詞】大學生 英語語言創造力 影響因素
一、引言
1.研究背景。當前,國家教育部門反復提出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在英語界,國家也要求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創造能力的培養正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提高文化綜合素質的內容之一。
關于語言創造力的定義,很多學者進行了概括和解釋。洪堡特把語言稱為“創造性活動”,即說話者與聽話者對語言運用的能力,而不是“產品”,一種對語法的僵死的描述。“語言就其真正的本質來看,是某種連續的,每時每刻都在向前發展的事物。……語言絕不是產品(product)(Ergon),而是一種創造活動(activity)(Energeia)。”洪堡特強調的語言創造力是講話人的大腦和思想所固有的東西,講話者是語言的創造者,同時也接收并理解所創造出的言語成品,這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創造活動。語言的創造力指語言自身形成、發展中的生成能力,同時也包括語言系統中語言成分的任何有意義的重新組合能力以及語言與語境的組合能力。
2.研究問題。研究學生的語言創造性,就是研究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可以為學生提高語言和文化綜合素質起到很好的理論指導。本文主要研究語言創造力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以期為其他研究同類問題的學者一些參考。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1)男生的語言創造力高于女生的語言創造力;
(2)城市出身的學生語言創造力高于農村出生學生的語言創造力;
(3)外向型性格學生的語言創造力高于內向型性格學生;
(4)高考英語成績高的學生語言創造力優于高考成績差的學生的語言創造力;
(5)創造力能力強的學生語言創造力也更加優秀;
(6)文科學生的語言創造力應該優于理科學生。
二、實驗設計
1.實驗樣本。本次實驗主要選用了湖北文理學院大二的60名學生,其中30名來自理科班,30名來自文科班。這些學生都是參加應界高考的學生,年紀相同,使用教材相同,任課教師同為作者本人,因此學力基本相同,可以作為實驗對象。
2.實驗工具。本次實驗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語言測試的形式進行。這套問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問卷,主要調查學生的學科、專業、性別、出身、性格、高考英語成績等個人信息。第二部分為創造力心理測試,研究者使用威廉斯創造力傾向測試表對學生進行測試,量表共有50題,包括冒險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戰性四項。其中:正面題目完全符合3分,部分符合2分,完全不符合1分;反面題目完全符合1分,部分符合2分,完全不符合3分。
研究者根據測試者自己的選擇統計分數,分數越高,被測試者的創造力傾向越高。第三部分對學生的英語語言創造力進行測試,該測試參考了路巴德(2009)創造力測試工具EPoC(Evaluation of Potential for Creativity)和德國慕尼黑大學編制的言語創造力測試,以及結合國內的語言測試,設計一套英語創造力測試卷,試題包含了三道問答題和一道寫作題,這些題目從問題提出、閱讀理解、想象結果、寫作構思、現象分析等多維度測試學生的語言創造力,學生必須用英語盡量完成這些問題和作文,應用自己的英語語言創造力盡量多的擴展回答。該試卷的問答答案評估方法將采用Amabile 提出的主觀評判法(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選擇5位評分者(該項目的五位參與者,同時也是我的同事,應用語言學研究生),對于創造性、想象力、構思新穎性、修辭技巧、美感、喜愛程度6個指標,采用5 點量表評分。不設定統一的評分標準,要求評分者用各自的主觀標準根據作品的相對優劣獨立評分,必須出現1 分和5 分。評分時間為15天。
三、數據分析
關于英語語言創造力的影響因素分析,研究者收集了調查問卷的數據,采用美國systat 公司SPSS 統計系統在IBM\PC機上進行分析。
1.英語語言創造力和英語成績、創造力的關系相關性分析。對于英語語言創造力和英語成績、創造力的影響因素分析,研究者采用了皮爾遜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和圖標如下:
表1 相關性
高考英語 語言創造力
高考英語 皮爾遜相關性 1 .124
顯著性(雙尾) .396
個案數 49 49
語言創造力 皮爾遜相關性 .124 1
顯著性(雙尾) .396
個案數 49 60
表2 相關性
語言創造力 創造力
語言創造力 皮爾遜相關性 1 .143
顯著性(雙尾) .276
個案數 60 60
創造力 皮爾遜相關性 .143 1
顯著性(雙尾) .276
個案數 60 60
如圖表1,這是高考英語成績和英語語言創造力相關性數據分析。高考成績參考的是當年全國統一卷命題的考試成績,效度和信度都是經過專家審核的。從表中看出,顯著性
(雙尾)為0.396,大于0.05,并未呈現顯著性相關,由此可見,本地區的學生英語成績和語言創造力不相關。在表2中,反映了語言創造力和創造力的相關系數分析,從表中看出,顯著性(雙尾)為0.276,大于0.05,相關性不明顯,可見兩者沒有相關性。
2.獨立樣本T檢驗 – 英語語言創造力和性別、出身、性格、文理科因素的相關性分析。關于英語語言創造力和性別、出身、性格、文理科因素相關性分析,研究者采用了獨立樣本T檢驗來進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如下表:
表3 T-檢驗
組統計
語言創造力 gender 個案數 平均值 標準差 標準誤差平均值
女 31 14.81 4.053 .728
男 28 11.89 3.023 .571
萊文方差等同性檢驗
F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雙尾)
語言創造力 假定等方差 .838 .364 3.103 57 .003
不假定等方差 3.149 55.105 .003
表4
萊文方差等同性檢驗
F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雙尾)
語言創造力 假定等方差 .258 .614 .716 46 .478
不假定等方差 .620 20.046 .542
表5
萊文方差等同性檢驗
F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雙尾)
語言創造力 假定等方差 .075 .786 .143 43 .887
不假定等方差 .155 30.951 .878
表6
萊文方差等同性檢驗
F 顯著性 t 自由度 顯著性(雙尾)
語言創造力 假定等方差 .236 .629 .067 58 .947
不假定等方差 .067 55.274 .947
表3反映了英語語言創造力和性別的相關性,研究者選取了男生女生各30名左右(一些因素導致無效問卷),對這些學生的英語語言創造力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通過T檢驗看出,顯著性值為0.364,表示樣本方差齊性,成人假設等方差,并且顯著性(雙尾)值為0.003,小于0.05,表示顯著相關。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定英語語言創造力和男女性別顯著相關。根據平均值中,女生平均值為14.81,而男生平均值為11.89,明顯低于女生,可見,女生的英語語言創造力明顯高于男生。表4反映了出身對語言創造力的影響,這里出身分為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根據他們的數據統計顯示,T檢驗顯著性值為0.614,大于0.05,樣本方差齊性,承認假設等方差,但是顯著性(雙尾)值為0.478,大于0.05,顯著性不相關。可見,英語語言創造性和學生出身何方,家庭背景沒有顯著相關性。在表5中,研究者將學生的性格和英語語言創造力相關性進行了分析。這里,學生的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性格,通過學生自我描述來界定。在這一系列的分析中,T檢驗顯著性值為0.786,顯著性(雙尾)為0.887,大于0.05,相關性不顯著。由此可見,英語語言創造力和學生時候外向內向性格沒有很大相關性。表6反映的是文理科對英語語言創造力的影響,研究者通過T檢驗得出結論,顯著性為0.629,樣本方差齊性,顯著性(雙尾)值為0.947,明顯大于0.05,顯著性不相關。綜上所述,英語語言創造力和學生的文理科學科類別沒有相關性,不受其因素影響。
四、討論
通過以上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英語語言創造力在地方院校學生的調查結果是,英語語言創造力和性別相關性較強,女生的英語語言創造力明顯高于男生,說明女生在語言學習能力方面還是強于男生,通過長期的調查和觀察,主要有這些原因:女生更喜歡學英語,她們的英語語言學習興趣更高于男生的興趣;女生的處理語言能力明顯高于男生,在英語語法句法表達準確性和多樣性方面明顯要比男生優秀;女生的想象力更豐富,思維細膩,語言具有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強。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女生的語言創造力要高于男生。那么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對男生在語言創造力方面的培養,引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多做寫拓展思維的活動,設計的教學活動要適應男生的特點,活動要有多樣性,能夠激發男生的創新能力。
同時,在這次的調查研究中,我們也發現:在地方院校學生中,英語語言創造力和出身、性格、英語成績、創造力、文理科這些因素都沒有太多的相關性。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就不應帶有偏見,不論學生來自農村和城市,不論他們是外向和內向,不論文科理科,他們的語言創造力都是相同的,都是可以在同等水平上激發。而且,英語語言創造力和英語成績,和本身的創造力能力相關性都不大,也就是說,成績好和成績差的學生,他們的語言創造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都要積極地去激發和培養。
參考文獻:
[1]Albert,A&J.Kormos.Creativity and Narrative Task Performance:An Exploratory Study[J].Language Learning,2004, 54(2):277-310.
[2]Amabile TM.Creativity in Context: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Westview Press,1966,28.
[3]Carter,R.Language and the Creativity:the Art of Common Talk[M].London:Routledge.2004.
[4]Littlewood W.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Research Press.2000.
【基金項目】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大學生英語語言創造力開發研究,15Q200。
作者簡介:龔藝(1979-),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