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開展自主學習的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詳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注重課堂內容的歸納和總結等策略,以期促進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物理 自主學習 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B-0029-02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內容,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促進教學模式和方式的改進,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物理學習氛圍,進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開展自主學習的現狀
(一)學生的自主學習原動力不足。高中物理知識相對于初中的物理知識難度明顯增加了,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培育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尋找學習的原動力,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習興趣對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不可或缺的因素。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推動下,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使自主學習。
(二)學習手段和方法單一。在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宰著課程教學,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學習手段和方法單一的局面。由于物理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對學習的過程感到枯燥無味,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和抵觸的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個角度和多方面向學生展示物理知識內容,讓學生能夠感受物理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的物理知識和現實生活脫節。物理是一門和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科目,知識來源于生活,在教學中脫離生活進行知識內容的教學,會使得內容過于抽象,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的生活相聯系起來,結合生活學習知識內容,讓學生意識到知識源于生活,但最終需要回歸生活。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并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價值。
(四)畏難情緒,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效性。高中物理知識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導致課堂教學互動的氛圍過于壓抑。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結合生活中的事例,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最終使抽象的物理知識化為具體的生活知識,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讓學生能夠獲得輕松學習的樂趣,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時效性。
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興趣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取得進步,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樂趣,獲得情感的體驗。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體會物理學的魅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在提高學生觀察力的同時能夠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內容進行探索和學習。如利用現代化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線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以及比賽中常見的圓周運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對曲線運動有初步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是一門注重實驗和生活的學科,物理教學內容中的很多知識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物理現象。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課堂教學的任務和目標,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的特點,在教學內容中努力發掘生活內容,利用生活中的元素,開展課堂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物以及感興趣的生活經驗,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掌握,進而有效利用物理技能和方法解決生活中存在的物理問題。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結合生活內容,開展生活化教學,促使抽象的知識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平拋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在電影或者電視中經常見到的投放物資的片段對學生進行提問:“飛機在進行空投時應該在目的地的什么位置進行投放,為什么?投放的距離應該怎么計算?”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通過結合生活實際相關的問題進行生活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三)開展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從學習的內容和生活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使用科學探究的方式,主動去探索知識內容,并且引導學生利用知識內容解決物理問題,開展探究性課堂教學。探究性課堂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圍繞物理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實驗探究,對實驗的現象進行觀察,并且通過嚴謹的推理和自主的思考,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整體的講解之后,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或者獨立自主學習探究,發現摩擦力的好處和弊端,以及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轉換等。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多樣化的方式開展探究,通過資料的查閱、實驗的觀察等,并且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有關摩擦力的辯論賽,幫助學生對摩擦力進行全面的認識。
(四)注重課堂內容的歸納和總結,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對知識內容進行掌握和理解,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學生需要及時地對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能夠有效地鞏固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避免知識內容被逐漸地遺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減退。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可以通過相應的作業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課后的練習能夠讓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進行查漏補缺,針對學生不懂或者容易出錯的問題,教師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進行重點的輔導和講解,給學生滿意的解答。另外,在章節學習結束之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如利用表格或者圖表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梳理和總結,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喜好進行自主的選擇,能夠對知識內容加深理解,有效地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形成知識結構系統性、條理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電磁場”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不斷探索,尋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對物理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覃 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5(4)
[2]李政勇.高中物理自主學習實施的原則和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5(23)
[3]傅利文.對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分析[J].河南科技,2015(23)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