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芹
[摘要]在全民閱讀的熱潮下,聾生的閱讀情況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一角。然而,聾生因為自身的特點,在課外閱讀上缺乏足夠的重視,閱讀范圍狹窄,閱讀時間短,缺乏一定的閱讀技巧及策略。因此,本文將從上述幾個方面去探討如何更好引導聾生進行課外閱讀,并提出了一些方法、策略。
[關鍵詞]聾生;課外閱讀;策略
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閱讀推廣,將“全民閱讀”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也都高度重視閱讀工作。在閱讀推廣的熱潮中,我們仔細審視學生的閱讀狀況,其實也能發現一些關鍵事實。2016年全國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學術交流會(NCDS-K12,2016,鄭州)大會組委會聯合攀登閱讀平臺發起了調查,調查報告結果與分析顯示其中有一項是“從閱讀方法和策略上看,大部分學生缺少科學系統的指導”,其實這種狀況不僅僅發生在普通學生身上,在聾生中也同樣存在,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的指導缺乏系統性,有效性。
作為存在聽力障礙的學生來說,其聽覺受限,那么他所吸取的知識更多來自視覺。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在“關于人類獲取信息來源”的實驗中,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作為一名聾生,大量的閱讀對提升自身的素養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閱讀是一切個體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一、聾生課外閱讀現狀
(一)缺乏對課外閱讀重要性的認識
語文課程有五個學習領域: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可見,閱讀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從所了解的情況來看,聾生對閱讀還不夠重視。除了進行課內的閱讀外能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情況不容樂觀。從對本校307名學生的調查來看,54.72%的學生對閱讀抱無所謂的態度,很少閱讀,18.89%的學生根本就不進行課外閱讀,只有26.38%的學生經常進行閱讀。數據顯示,聾生還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二)閱讀的范圍、閱讀的體裁狹窄
《奇門遁甲》《總有妖孽等你收》《虛擬謀殺》《曼琴的四月》《黑棺妖樓》等,當這一系列的書名出現在讀書目錄登記表上時,作為教師的我深深地感受到,聾生閱讀追求情節性的一面。調查數據顯示:21.50%的學生表示會看文學作品,看名家著作,但同時也表示名家作品比較難理解;24.76%的學生表示不看文學名著,因為沒有興趣,53.75%的學生則表示偶爾看,但看的不多。有52.44%的學生表示平時會看報刊雜志,但是也有10.10%的學生從不看報刊雜志,37.46%的學生偶爾翻看。小說因為它的情節性比較強,通常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也因此小說成了閱讀的首選。有73.29%的學生喜歡讀小說,喜歡讀散文的占12.38%,戲劇的占10.75%,詩歌占3.58%。從學生閱讀的范圍、體裁來看,學生的閱讀面過于狹窄,不利于全面發展其語文能力。
當然也有學生讀一些名家作品如《泰戈爾文集》《魯迅全集》《史記》《紅樓夢》《冰心散文》《歐亨利短篇小說集》《莫言中篇小說集》等。但根據閱讀登記情況來看,能堅持讀完的少之又少。有很多的聾生寧愿把時間花在玩手機游戲上,微信聊天上。我們知道,聾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而一些名篇通常情況下篇幅比較長,敘事結構復雜、繁多,學生比較難理解其深層的含義,因為不理解給閱讀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又因為缺少感官上的刺激,因此有的學生不愿意看,有的開了頭卻又放下了。
(三)聾生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很少
聾生因為存在聽力障礙,信息的接收主要靠視覺,而我們的紙質圖書除了情節其視覺沖擊力遠不如電影、電視、游戲等,沒有色彩的絢麗,沒有動感的畫面,很多的聾生靜不下心來閱讀。也因此很多的聾生寧愿把大把的時間花在電影、電視、游戲等上面。很多聾生課余的生活除了外出游玩,就是待在電視機前,或者捧著手機玩游戲。據了解75%的學生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只有13%的學生每天閱讀時間約1小時。
二、提高聾生課外閱讀興趣和能力的策略
(一)通過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每一個學生愛上閱讀
從學校層面來說要進一步完善學校圖書室,購買一些適合聾生的書籍,進一步加強對電子閱覽室的管理,不要讓電子閱覽室成為游戲和QQ聊天的場所。定期舉辦校園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置身于閱讀的氛圍中,讓學生從讀書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榜樣;耳濡目染,熏陶,逐漸培養閱讀的興趣。
增加報刊雜志的比例。有52.44%的學生愛看報刊雜志,說明報刊雜志還是比較適合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報刊雜志上的文章通常比較短小精悍,語言通俗易懂,比較符合聾生的閱讀特點,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去閱讀。讓學生從零星的閱讀中培養興趣,積累知識,培養語文能力。
(二)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
霍姆林斯基說過: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后。孔子也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學思結合是自身獲得長足進步的保證。
我們知道閱讀不僅僅是知道并且記住作者說過的話。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通過與作者的對話,來不斷提升自己對世界對人生的認識和感受力。因此,結合聾生的閱讀表現,教師要在學生的閱讀中起到引領的作用。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閱讀書目給學生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第一步實現以后,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教師把關,再帶著問題閱讀。長此以往,慢慢地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地閱讀,學思結合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成效。另外,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這樣通過閱讀不僅知道如何與文本對話,更是提升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通過閱讀交流與分享使學生愛上閱讀
曾經在一些任教的班級開展過“課前五分鐘推薦會”的活動。按照規定,全班級學生按照學號輪流,每天兩位學生,把自己課外看過的書拿到語文課中做交流與分享,形式可以多樣,可以制作PPT,可以用手抄報的形式,可以是讀后感的形式等。自從活動開展后,學生的熱情空前高漲,任課教師有時候不小心忘記了讀書推薦會的事,馬上有學生站出來,“老師今天的書還沒有介紹”,可見這一活動的開展已經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可,他們都期待著自己能有這樣的展示機會。輪到學生介紹書的時候,每個同學都注視著前方,或者看PPT,或者看手語介紹,當然在這幾種方式中還是PPT比較受歡迎,因為PPT看著清楚明白,雖然PPT的制作不是那么的精美,但是書本的作者、主要內容、思想意義的介紹基本完整;而手語介紹會打折扣,有些學生會看不懂。但是,這些都沒有影響學生的熱情。根據課后的了解,在交流分享結束后,有部分學生會再去看同學介紹的這本書,課后同學相互之間也會對介紹的書本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比如:史鐵生的《病隙碎筆》,交流與分享后有數位學生再去借閱這本書,因為這是一本充滿了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而我們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殘疾,感同身受,產生情感的共鳴。endprint
五分鐘的讀書交流推薦會,時間雖然不長,交流的內容有限,但是無形之中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因為每個學生的興趣不同選擇的書目不同,也為學生的廣泛的閱讀打下了基礎。
(四)借助豐富的課程資源如影視資源,激發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學掛圖、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戲劇表演、博物館、紀念館等等。在眾多的課程資源中,影視資源是一種優質資源,影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合理、有效地整合運用,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極大的幫助。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影在融合了各種藝術形式的長處后,迅速成為全世界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社會在發展,影視作品鋪天蓋地而來,網絡在發展,電腦、手機功能在日益強大,聾生接觸影視資源的機會越來越多,影視作品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很多的學生學習、生活、成長都離不開影視資源,也脫離不了影視環境的影響。
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拍攝成電視劇,很多學生通過電視劇了解了這些作品,而如果讓他們直接去讀這些艱澀的作品是比較困難的。還有外國名著《巴黎圣母院》《紅與黑》《威尼斯商人》《簡愛》等等,如果沒有影視資源聾生是很難了解進而進一步去閱讀的。因此,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強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豐富和提高聾生的文化知識和人文素養,可以多引進優秀的影視作品,在優秀、精彩的影視作品的帶領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在教學中也是深有體會的。
《威尼斯商人》(節選)這篇課文的學習效果顯著。聾生注意力能高度集中的時間很短,《威尼斯商人》這篇課文雖然是節選,但是對聾生來說還是比較長的,有很多的學生在課前表示沒有興趣閱讀,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閱讀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在課上讓學生觀看了課文節選部分的內容。通過觀看,不僅讓學生從課文的語言中去感知鮑西婭、安東尼奧、夏洛克這些人物,而且還可以從活生生的鏡頭中去真切地感知他們。夏洛克的冷酷無情,唯利是圖,嗜錢如命,特別是拿刀割肉的那個鏡頭激起了學生對這個人物的痛恨;鮑西婭在法庭上智斗夏洛克,充分展現了她的聰明機智靈活;而安東尼奧被綁在凳子上即將受刑的形象讓大家深切的同情,他的善良仁慈軟弱,甘愿為朋友犧牲的精神;這些直觀的形象的感知無疑極大地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提高聾生課外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讓聾生從思想上重視閱讀的重要性
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學習越困難,它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可見,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更好地學習,可以讓他們的智力水平更高。目前,大部分聾生的學習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困難,從他們的學習習慣來看,很多的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時候是死記硬背的,缺少理解。這也和他們閱讀量有很大的關系。事實也表明,喜歡閱讀的聾生他們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就要比那些不閱讀或者很少閱讀的同學要高出一個層次。因此,要通過一些理論的引導和社會實踐讓學生明白閱讀對他們的重要性,要讓他們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二)結合聾生的實際進行閱讀指導
我們知道閱讀不僅僅是知道并記憶作者說過的詞句,我們要在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對話,要不斷提升自己與文本對話的能力,提升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和感受力。而研究顯示,大部分聾人青少年和成人的閱讀能力大約處于四五年級的水平,聽力的障礙,影響了他們信息的接收,影響了他們的閱讀理解的能力,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設定程度相當或者略高的目標,選擇適合他們的書籍進行閱讀指導,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師要認真備好課,正確地運用課程資源
雖然課程資源豐富多彩,但是一切的教學形式都應該要落實到文本之上。影視資源是聾生語文教學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不足,但是教師不能單純為了追求直觀形象,追求課堂的氛圍而忽略課堂的本身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備課,對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精心的設計,還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影視鑒賞的能力。
四、結語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閱讀也可以鞏固課堂知識,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增加語言實踐機會,提高讀寫能力。愿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讓聾生真正喜歡上閱讀,通過閱讀開辟新天地。
(責任編輯:封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