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柏汶
【摘 要】民族音樂是高校音樂教育的重點內容,其蘊含的民族風格、傳統文化、美學價值等,對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重點分析了多元化視域下我國高校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指出了現代高校民族音樂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多元文化;民族音樂;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8-0187-01
我國由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構成,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民族文化,并由此產生了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使我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如何正確理解文化多元化,并將其有效運用到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是現代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多元化文化視域下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的價值表現
音樂是一種情感傳遞的藝術表現形式,其通過影響大眾的聽覺感官而使人產生美的享受,音樂教學是高校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而民族音樂教育是高校音樂教學的重點內容,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價值表現:
首先是情感藝術價值,音樂蘊含豐富的情感藝術,對于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民族音樂發展歷史悠久,不同時期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風格迥異、情感色彩濃烈的音樂形式,將民族音樂融入高校音樂教學中,能夠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其次是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價值,音樂是文化的重要記錄形式,民族音樂在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形式,實現了傳統文化與音樂的完美融合,在高校進行民族音樂課程建設,是弘揚和傳承我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最后民族音樂還具有社會交流價值,不同的民族音樂在其表達形式、創作風格上都大不相同,高校開展民族音樂教學有效實現了各民族音樂之間的交流和發展,實現了民族的跨文化交流,能夠有效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推動我國社會穩定和諧發展。
二、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民族音樂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發展緩慢,在其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高校音樂教師缺乏對民族音樂教學的正確認知,高校教育體制受西方國家的影響,其音樂課程課程建設傾向于西方音樂,而對本國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教育不足,缺乏專業的、系統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導致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認識不足。此外高校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傾向于西方音樂,受到西方音樂教學思維的影響比較大,忽視了對我國民族音樂的教學;另一方面高校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民族音樂教材內容相對乏味,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等,都是影響高校民族音樂教育有效開展的因素。
三、多元化視域下提升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
1.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民族音樂教學思想
我國高校音樂教學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課堂上往往采取“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師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比較少,而音樂是一項互動性十分強的藝術形式,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實現音樂教學的目標。為此需要高校音樂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民族音樂為教學目標,加強師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互動性。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創新民族音樂教學方法
隨著多元文化的不斷發展,開展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手段是當下實現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的主要途徑,這就要求高校加強和重視對民族音樂的教學,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科學運用現代化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知。一方面需要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文化精髓,不斷創新傳統民族音樂的表達形式,在民族音樂中融入現代化因素,使其更加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在創新民族音樂的基礎上,還需要保留民族音樂的精髓和特色,結合現代音樂發展理念和表現手法,對民族音樂進行改革,實現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完美融合;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強和重視傳統民族文化課程的建設,充分認識到民族文化在我國現代高校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發揮民族音樂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而實現我國傳統民族音樂的傳播。
3.借鑒外來音樂文化,實現民族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隨著文化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給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在面對外來音樂文化時,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體系要找準教學定位,明確教學目標,正確認識西方音樂文化的優勢和缺點,從我國音樂教育的實情和民族音樂發展現狀的角度出發,借鑒西方音樂教育教學理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我國傳統音樂的現代化發展。
綜上所述,在文化發展日益多元化的當下,我國傳統民族音樂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民族音樂所具備的情感藝術價值、傳承文化價值及社會交流價值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高校要加強對民族音樂課程的建設,突破傳統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開展豐富的音樂教學活動,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實現我國民族音樂的弘揚和傳承。
參考文獻:
[1]論高校音樂教育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J].段小麗,劉海濤.戲劇之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