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趙瑋+徐海鷗
【摘要】“數組”是一種最簡單的構造類型,它包含著一組相同數據類型的變量,這些變量在內存中的存儲位置是連續的。引入“數組”不需要在程序中定義大量的變量,使程序精煉,而且數組含義清楚,使用方便,明確的反映了數據間的聯系,可以說,學會使用變量等同于學會指揮一個士兵(單個變量),而掌握了數組,則等同于可以指揮千軍萬馬(批量數據)。“數組”學習是計算機軟件程序設計課程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學生以前面對的都是單一的數據類型,思維只是固定在對單個變量的處理上,不能很好掌握數組這種新的構造類型。本文結合軍事院校的“實戰化“教學特點,采用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以任務來驅動教學,設計出C語言數組的創新授課模式。將一維數組和二維數組對照講解,層次感強,并獨創“間歇刺激法”貫穿其中。
【關鍵詞】數組 實戰化教學 建構主義 間歇刺激法
【中圖分類號】H319.3;E2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252-01
1.創新點介紹
“間歇刺激法”是源于這樣的調查分析:據分析調查研究得出,一個成年學生上課注意力會隨著授課時間呈現如下的變化:
在授課大約5分鐘左右,注意力度會達到峰值,然后逐漸減弱,在授課大約25分鐘左右會到達波谷。“間歇刺激法”是在每次學生注意力度逼近谷底的時候采用“再刺激”的方法,在本文中主要采用的讓學生自己動手實操練習,講述相關知識的軍事歷史故事,觀看視頻等方式,讓學生的大腦重新活躍起來,能夠迅速的走出注意力的谷底,達到新的峰值,保證整堂課的授課質量。
2.課堂教學流程簡要設計
3.教學評價方式
本次課主要通過檢查作業完成情況、課后答疑、課上交流三種方式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
通過留上機實作作業、答疑等課下交流方式得到授課反饋結果,但由于此方式不夠直接,有些問題不能從作業和答疑上反應出來,因此,在授課時加強了與學員間的信息交流。
在本門課程授課過程中,突出了“目光交流”方式。目光交流是一種有一定難度的授課效果反饋方式。此方式強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經常“讀”學員的眼睛,從學生的眼睛中獲取授課效果及學生的知識掌握狀況,如果發現問題,則馬上調整授課進度及授課方式。
在評價中結合考慮不同層次學生接受理解問題的能力不同,設置不同的評價方法,基礎薄弱的學生以是否能夠完成課后作業為標準,多給予鼓勵,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布置更有深度的作業,進行知識的再探究,培養創新思維,總之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邢小柱,馬春旭,張圩等.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3).
[2]譚浩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的新階段[J].計算機教育,2003(12).
[3]李莉.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09(12):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