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紅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嚴治黨、鐵腕反腐、以上率下,黨的各級組織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明顯增強,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改革創新、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國有企業也處于不斷發展的關鍵時期。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面對國家提出的國企瘦身健體、改制重組的重大布局,如何更好地消除腐敗,減少國有資產流失,需要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同發力。如何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杜絕違法亂紀行為發生,防范國有資產流失,已成為國有企業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關鍵詞:國有企業 紀檢監察工作 現狀
1充分認識紀檢監察工作在企業中的重要性
目前,部分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多流于表面,對上級或同級領導,如董事會的決策行為和經理層的執行效果,達不到有效的監督與制衡。監督不好,監督不了,不知道怎么監督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些現象為國有資產的流失,以及黨員領導干部腐敗的出現提供了土壤,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國有企業現有的紀檢監督方式缺乏必要的專業支持,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查處腐敗案件能力不足,多數為發生舉報或者出現問題后的監察,基本為事后監督,時效性滯后。二是部分國企紀檢部門存在對企業的領導班子不敢監督,對同級不愿監督,對下級不真監督的情況,紀檢監察效能疲軟,不能有效防范企業在運行過程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監督作用不大。三是企業對紀檢監察工作不夠重視,監督工作疲軟。在一些企業中,決策層對紀檢監察工作不夠重視,認識不夠深入,往往工作比較形式化,表面工作做得很好,口號喊得很亮,但是實際上落實不到位,這就導致紀檢監察部門在實際監督工作中缺乏有力支持,導致監督機制缺乏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紀檢監察部門力量比較薄弱,人員素質與工作能力不高,影響監督工作效果的發揮;第二,紀檢監察部門檢查工作較流于形式,擔心受到打擊報復,不愿意得罪人,所以工作經常打馬虎眼,提出的問題無關痛癢,監督作用沒有真正發揮;第三,一些企業領導存在以效益為先、政績為先的主觀認識,覺得紀檢監察工作是自己企業的次要部分、附屬品,所以不愿意接受監督,不想被監督。企業紀檢監察的主要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根本目的是服務廣大員工群眾,對企業黨員領導干部執行黨的紀律、履行黨的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履行工作職責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黨章黨規,對違反企業規章制度,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給予問責。
2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的措施
2.1對國有企業領導的權利進行制約,進行合理的權力分配
國有企業出現貪污賄賂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領導人權利過重,無法對企業領導人進行監察和監督。所以對于企業領導人權利過重的問題應該采取對權利進行淡化、分解等方法,將領導人的權利進行分化,以達到以權制權的目的。具體的方法有以下三種:一是在企業建立之前對權力進行合理的分配:在一個企業中重要的職位有很多,如果這些職位的權利無法得到限制的話就很容易出現貪污賄賂的現象,所以在企業建立之前應當對重要職位的權力進行分解,制定本職位的日常行為章程,對領導人員的權利進行限制,以達到將全力透明化的目的。這種方法通過對領導人員掌握的人、錢和權進行分化,以防止領導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二是在授權時要慎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是這個企業的支柱,所以在進行領導人員的選擇時要格外的慎重。領導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領導能力,還必須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對權力進行制約:雖然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但是隨著權利的變大人的貪念也會變大。
2.2對領導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出現貪污腐敗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領導人員的思想覺悟不夠高,沒有認識到紀檢監察工作的意義,沒有對貪污腐敗現象出現的原因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企業的人員培訓中,領導人員可以帶頭學習國家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相關文件和指標,對發生貪污腐敗現象的企業進行分析,對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和后果進行講解,引起企業所有人員的重視。并且進行日常監察,抓好落實,不斷提高企業領導人員的思想覺悟。
2.3賦予監察機構足夠的權力,確保監察機構的監察力度
雖然各個企業都會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但是賦予監察機構的權利不足,使得監察機構難以對企業領導人員進行監察,從而無法防止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所以為了確保監察機構的檢查力度就要讓監察機構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去。監察人員的監察方向要有側重點:貪污腐敗現象頻發的領導人員也就三種,一種是監控錢和物流向的領導人員,一種是對財務進行管理的領導人員,最后一種是管理工程環節的領導人員。這三種領導人員的共同點就是都對財和物有直接的接觸,容易對財和物做手腳。所以監察部門在進行監察是要對這些部門進行“重點照顧”,防止這些領導人員出現問題損害企業的利益。
2.4嚴格遵守黨章黨紀,強化依規執紀
黨的十九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立起來、嚴起來,使其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十九大以來黨內法規不斷完善,一系列法規的修訂和出臺,對于強化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保障。筆者認為,加強國有企業執紀監督首先就是要強化各級領導干部對黨內法規的學習和領會,原原本本、反反復復地學習黨章,嚴格尊崇黨章。不斷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更強的政治責任,更高的政治素養,不斷強化依規治企、依法治企的思想認識。
在強化思想建設上,要把好理想信念“總開關”,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使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起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在組織建設上,要嚴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在作風建設上,以中央八項規定為遵循,領導班子要以上率下,從嚴從實要求自己,充分發揮擔當精神。
2.5嚴格落實責任,強化監督力度
針對紀檢監察工作存在受體制、機制制約的問題,企業紀檢監察部門一是要強化上級紀委的意識,建立向上級紀委報告工作制度,堅持和完善定期報告、專題報告、即時報告和處置反饋等制度,爭取上級紀委的指導和支持;二是要完善監督責任考核評估辦法,探索完善考核結果與薪酬相結合的有效機制,保證紀檢監察部門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與權威性;三是要建立責任追究典型問題通報制度,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四風”問題突出、發生頂風違紀等問題,嚴肅責任追究,對履職不到位,出現系統性、普遍性案件實行“一案雙查”,既要追究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又要嚴肅追究領導責任。同時,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還要對各級黨組織履行簽字背書情況及領導班子成員權責梳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強問責、真兌現、嚴執紀,確保責任剛性落實。
與此同時,要加強與審計聯動,形成長效監督機制。針對企業的實際特點加強內部審計,主要是對同級和下屬單位進行常規、專項等審計。企業要進一步發揮審計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能作用,建立組織協調的長效機制,形成優勢互補的工作合力,進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推動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除此之外,還要充分發揮巡視的利劍作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要求,著力收緊項目管理鏈條,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解決好部分單位存在的“微腐敗”問題和現象。進一步加強內部巡視,加大巡視通報力度,對于巡視發現的問題要指名道姓、戳準痛點。
3結論
國有企業是國家扶持、國家進行直接管理的企業,所以加強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當前的新形勢下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政策,但是在國有企業中還是存在著很多領導人員的腐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提高。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領導人員權利過重、領導人員思想覺悟不高、監督部門整體素質低等,所以就要對領導人員的權利進行分化、對領導進行思想教育、對監察人員加強培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腐敗現象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南妍妍.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對策淺析[J].新西部,2017(34):88-89.
[2] 張曉東.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J].智庫時代,2017(17):24+26.
[3] 陳國強.電網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創新措施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237.
[4] 廖麗娜.探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轉職能的思考與措施[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