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俐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策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益。所以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教學情境渲染來“引趣”、多樣表現形式來“融趣”、豐富教學手段來“激趣”、教者聲情并茂來“知趣”,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小學音樂的教學需要。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教學;“引趣”;“融趣”;“激趣”;“知趣”
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感受,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這一教學觀念,從關心教學目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因此,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采用趣味性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教學情境渲染來“引趣”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的面前有一碗湯,而沒有放鹽,我們是很難喝下去的。同樣,在教學中如果我們只是講解知識,而沒有設置恰當的教學情境,學生也是很難理解相關知識的。所以,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需要設置合理的情境來引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森林水車》這一音樂內容時,我就是設置了有趣的情境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森林水車》是德國作曲家艾倫貝格創作的名曲,本首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描繪了森林景色和森林中水車轉動聲及人們歡樂的心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因此,在設置教學情境時,我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水車圖片當圖片展示完畢,再用2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學生播放樂曲前奏中的水車音響聲,從而引入樂曲《森林水車》,這樣學生就在歡樂的學習情境中來享受音樂了。
但是,在設置教學情境中教師要注意時間的合理安排,一般不超過5分鐘,如果時間過長就會本末倒置,反而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情境來輔助小學音樂的教學。
二、多樣表現形式來“融趣”
音樂是一門多樣化的藝術,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樣的表現形式來“融趣”。在實際的課堂上,教師要正視教學的變化和教學的生成,因為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往往喜歡以自己的方式來展示對音樂的不同理解。所以,在小學音樂的課堂上,教師更應該注重采用多樣的表現形式來融合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歌曲《陽關三疊》時就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因為《陽關三疊》是一首古曲,所以要指導學生通過對音樂節奏、旋律的分析,來體會歌曲憂傷、惜別的情緒。為了讓學生學好本首歌曲,我先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唱一唱本首歌,然后我再給學生講授本首歌曲的創作來源,即本歌曲是根據王維的詩《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歌曲。最后,讓學生揣摩“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如果學生能理解的到位,那么學生也就理解了本首歌曲的主要情感,即寄托了對友人無限的關愛之情。因此,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做出不同的教學策略,只有采用多樣的表現形式才能學習到音樂的精髓,才能品味到藝術的真諦。
三、豐富教學手段來“激趣”
豐富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新鮮感,還能激發學生潛在的音樂細胞。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變換教學手段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學習的欲望誘發出來。再說,小學生都活潑、好動,他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內容,所以教師更應該注重教學手段的變化。
比如,在講授六年級小學音樂《告別時刻》這一單元時,我就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手段。因為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告別,學生與學生的告別、教師與學生的告別。因此,在教學中我先教學生們唱了一首《友誼天長地久》,在這首歌曲的影響下,我有采用觀看視頻的方式來讓學生們跟學《捧一束鮮花送給你》,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沒有為學生做過多的講解,而是讓學生自己感受、學習、理解。因為他們馬上就要小學畢業了,所以對這樣的學習內容感受是比較深的,這樣的教學方式可能會起到“此地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另外,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還有很多的教學手段,比如游戲教學法、比賽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只要這些方法能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都可以采用,從而最大限度的搞好教學工作。
四、教者聲情并茂來“知趣”
我們常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同樣,在小學的音樂教學中教師的個人魅力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只有具備專業素養才能讓學生信服,才能讓學生模仿、學習。在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具備好的嗓音,當教師講課時,或者示范唱歌時,一定要做到聲情并茂,這樣才能讓學生感知到音樂的樂趣和魅力。
比如,在教學《卡門序曲》時,我先為學生講授了本曲的創作背景,即法國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中的前奏曲,這首序曲結構簡單,描寫了歡樂氣氛和劇中斗牛士的英勇形象,常被人們稱為“斗牛士進行曲”。然后,我為學生親自示范了本首歌曲的英文版本,在演唱之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伴奏的選擇,節奏的變化,我都提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在上課的時候,尤其是在教學高潮的時候為學生做演唱的展示,把學生從音樂中帶到一個壯觀的斗牛場面之中。最后,我再結合多媒體教學來為學生展示真實的音樂現場,讓學生在多角度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學生不僅發現了教師自身的魅力,還感受到了樂曲本身的魅力,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大力融合趣味教學法,讓學生在小學音樂中發現美、感受美,從而使學生愛上音樂、享受音樂。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小學音樂的教學目標,才能挖掘小學音樂教學的魅力,才能促進學生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叢溪瑩馨.試論小學音樂趣味性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06月.
[2]王雙成.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在實踐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06年04期.
[3]錢思瑾.開展音樂游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年1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