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東芳
摘要:本文研究在現有大學英語教學的環境下,如何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聽力的能力。在自主學習環境下,采用適當的聽力方法和聽力培養策略能否使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自主學習;英語聽力;聽力方法的培養;聽力策略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投入時間長,回報少的現狀。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英語多年之后,在聽英文學術講座、英語新聞和與母語為英語的使用者交流時仍存在較大的困難。在大學生步入大學學習之前,他們普遍接受的都是強調單詞、閱讀、寫作及應試能力的英語教學。步入大學英語學習之后,學生對于大學自主學習的方式會產生一定的不適應。尤其是大學英語4級,6級的考試制度,使得很多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這兩種考試,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仍把重心放在記單詞,學習語法上,而英語聽力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這樣一來學習英語聽力的方式非常機械,簡單,大部分學生只會去根據所需考試的題型特點來學習應付英語聽力考試的策略。這樣的英語聽力學習過程往往是枯燥的,使得學生難以堅持,也很難見到效果。
聽力是英語溝通中一個重要的能力,是獲取信息與交流的一個重要渠道,聽力理解是領會語義的一項重要過程。研究自主學習英語聽力的策略有助于訓練學生的英語聽力,幫助其在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順利聽懂主要信息和改進自己的英語語音。當今英語教育越來越提倡“聽說讀寫譯”全面的培養,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探討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
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和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聽力材料的選擇
基于社會現狀,四六級考試成為評估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考試。在大學英語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生將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自己大學四年的主要學習目標。但是由于考試內容的局限性,在四六級考試中的聽力部分僅僅有25分鐘,其中涉及的題型都為單選題。聽力的時長有限,題型較為單一,涉及的題材比較豐富。但是對于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使用英語聽力的場景來說,一般學術講座的時長至少為40分鐘。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四六級英語考試的聽力材料作為學習材料,這樣就很難適應長時間的英語聽力片段;在日常英語交流和學術講座中,需要有總結信息以及記憶細節信息的能力,但是四六級考試中單選的題型在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這方面稍有不足,這樣只以四六級考試的聽力作為學習材料,還不足以滿足日后在工作學習中所需要的聽力理解能力。
由于網絡的迅猛發展,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聽力學習的材料和學習英語聽力的經驗。網上可以選擇作學習材料得英語聽力資源十分豐富,如BBC新聞、VOA慢速、VOA常速英語,也有很多大學生選擇此類聽力片段作為自己提高聽力的材料。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大學教師應“因材施教”,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水平推薦不同難度的聽力材料。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說,在閱讀BBC新聞文本的時候會遇到許多生單詞,那么教師就應該給基礎較差的同學推薦一些難度較低,更適合學生水平的聽力材料,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不會遇到過多困難,不會造成過多挫折感導致放棄堅持英語聽力的學習。
2.聽力與口語相結合
在英語聽力訓練中,許多學生往往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英語發音不夠準確,這樣就會導致聽到某個單詞的時候無法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長此以往,無論是在四六級、托福、雅思這類語言能力測試中,很容易因為聽不清一個自己熟悉的詞而錯過一大段聽力信息;同時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需要運用英語的時候也是,如果無法正確和及時識別對方所說的單詞和句子,也會造成很多不便。造成聽不清自己明明熟悉的單詞的原因是,自己本身的英語發音就不夠準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學生復述聽力內容,還需要督促學生模仿聽力中標準的英語語音;幫助學生改正他們發音不準確的地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做到英語口語和英語聽力的學習相結合。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還可以幫助學生改正語音,多積累英語口語表達方式,無論在考試中還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都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聽到英語新聞的時候,新聞除了可以作為聽力材料,更是可以作為英語口語語音的模仿對象,任何標準準確的英語材料都可以作為學生自學聽力和提高口語的素材,學生學習英語聽力的時間也不僅僅只限于課堂了。
3.養成良好的聽力學習習慣
要培養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自學英語聽力的習慣,教師應督促學生養成“聽抄”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精聽聽力材料得習慣。精聽英語聽力材料的習慣能夠幫助學生消化在課堂上學習過的生單詞,詞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新的詞匯,同時能夠發現學生聽力中沒有聽到和理解不夠透徹的細節。養成寫精聽筆記的習慣,學生還可以通過不斷的積累,發現自己聽哪類詞匯的時候最容易出錯,還可以通過書面的記錄發現自己的進步和退步,從而能夠自己掌握自己英語聽力學習的進度。同時,以書面的形式將聽力材料默寫下來,還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地道的口語表達方法,讓學生不僅僅只能從英語課文中學習英語表達方式,更能從聽力材料中學習到一些在英語口語中常用的詞匯和說法。
綜上所述,在PBL式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廣泛應用的今天,根據學生不同的水平推薦不同難度的聽力材料;在學習英語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糾正英語發音;幫助學生養成“聽抄”的習慣,這一系列聽力方法和聽力學習的策略,可以真正的在學習過程中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由學生的需求為主導選擇學習材料;由學生在口語中欠缺方面發現其錯誤的糾正其語音;由學生自己默寫的聽抄筆記發現他在英語中薄弱的環節;在此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導學生,教會其學習方法,養成其學習習慣,并及時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困惑,糾正學生的錯誤,培養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聽力的能力和習慣。
參考文獻: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3
[2]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 (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