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鵬
【摘 要】自1994年公務員考錄制度正式實施以來,我國公務員招考與錄取工作慢慢步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軌道,公務員報考熱度也呈現由低向高迅速升溫的現象。國家公務員作為一種稀缺的人力資源,有其數量規模配置的最優范圍,不能無限制擴張。論文以2007—2016年國家公務員報名人數為例,運用灰色預測模型預測我國未來10年內國家公務員報名人數,并從人力資源管理視角針對報考熱提出理性的應對策略。
【Abstract】Since the form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examination in 1994, the audition process has been marching into the institutionalized and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track slowly. The enthusiastic level of participating in examination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Because of the national public servant is a scarce human resource, it has the best range of quantity and scale. This paper takes the number of national civil service applicants from 2007 to 2016 as a simple, using gray prediction model 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national civil servants in China during the next ten year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cool the hot level of participating in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examination.
【關鍵詞】國家公務員;報考熱;人力資源管理;預測
【Keywords】national civil servant; hot situation of registering for examina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ediction
【中圖分類號】F27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0-0036-02
1 引言
自1994年6月7日我國正式實施公務員考錄制度以來,公務員報考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特別是近年來,迫于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公務員報考熱潮更是一浪高于一浪,儼然有超越“高考”成為我國“第一考”之勢。因此,如何理性地來看待公務員報考熱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2 我國國家公務員報考熱的現狀
公務員是國家公共權力、公共資源的持有者和管理者,在社會上,有著較好的聲望和地位,加之公務員工作穩定,福利、待遇高,因此對于報考者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也成為繼“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之后的新族類——“考碗一族”。
2007年國家公務員報名為53.56萬人,2016年人數高達199.80萬,是2007年的3.73倍,可見十年間報名人數增長之快。從總體趨勢上看,2007—2016年國家公務員報名人數大致呈逐年遞增趨勢,2015年達到最大值205.70萬。盡管2016年報名人數出現小幅度滑坡,但仍維持在近200萬水平,可見公務員報考熱依然“高燒不退”。
3 我國國家公務員報考熱的原因分析
3.1 國家公務員職業吸引力巨大
國家公務員的吸引力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公務員是國家公共權力行使者。許多報考者懷揣對權力的向往,希望可以通過“掌握”公共權力來實現自己的抱負,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然,不排除部分報考者對權力的向往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無論人們報考公務員是出于實現人生價值還是謀取私利,總之,其吸引力巨大。
二是公務員穩定,且福利、待遇較好。公務員具有國家編制,對自己的未來預期比較有把握,不像某些職業有著較大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同時,公務員的工資福利由國家財政負擔。
3.2 迫于嚴峻的就業形勢壓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快調整經濟結構的步伐,引入先進的機器設備,導致大量員工下崗、失業。與此同時,學校近年來招生數量擴大,每年畢業生高居不下。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65萬。下崗員工急于再就業,高校畢業生又積極尋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這使得我國就業形勢越發嚴峻。公務員考試作為一個不錯的就業選擇,受到許多高校畢業生的青睞。他們應試能力較強,而且知識儲備豐富,具備公務員考試的獨特優勢。嚴峻就業形勢的壓力迫使更多的畢業生或已畢業的學生加入“考公”的隊伍。
4 我國公務員報考熱預測
將k=1,2,3…帶入灰色預測模型,得到未來10年內國家公務員報名人數預測數據。國家公務員報名人數將持續增多,預測在2025年會突破500萬,公務員報考熱潮依然“澎湃”不減。如何理性地看待公務員考試,使之由“熱轉溫”,相關應對策略的提出是十分緊迫而必要的。
5 我國公務員報考熱的應對措施
5.1 加強就業指導,端正公務員報考動機
從古至今,“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激發”著人們對權力的崇拜。據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報考公務員的學生是出于公務員有權、社會地位高、工資福利好而考慮的,對于服務人民、實現自我價值、報效祖國幾乎“視而不見”。倘若其真正踏入仕途,盲目的追求權力、追求利益,必將成為其政治腐敗的“引路者”。應對報考公務員熱現象,首先要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就業是可以通過多方面、多渠道來實現的,并非一定要通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方式去就業。其次在報考公務員之前,必須深思熟慮,考慮自身的性格、素質水平、奉獻精神等等是否能夠勝任公務員一職。
5.2 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甚至許多碩博士生也加入到“考公一族”當中。如何擴寬就業渠道,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成為了應對公務員報考熱的當務之急[1]。在拓寬就業渠道方面,國家應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面向農村和基層就業,引導大學生向偏遠、西部地區就業。這樣不僅能夠緩解就業壓力,而且為農村、偏遠和西部注入了新生力量,縮小了城鄉、區域間的差距,實現均衡發展。
5.3 約束公共權力,健全公務員監督機制
由于思想信念的迷失、道德觀念的錯位、道德準則的缺失,引起了人們行為失序,而這種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上便是權力的腐敗。在提倡構建服務型政府的當下,約束公務員的公共權力,健全公務員監督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強化公務員內部監督。通過建立健全內部制約機制,對容易滋生腐敗的崗位實行定期崗位輪換,避免某些人長期把持公共權力,產生腐敗。其次重視外部監督。將民眾納入監督的主體之中,建立暢通的民意反映渠道,鼓勵民眾據實的、準確的、大膽的對各級公務員進行監督。
【參考文獻】
【1】王靜靜. “公務員報考熱”現象之理性思考[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9, 11(4): 2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