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斌
摘要: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初中數學教學領域,優化了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情趣化,以生動、形象、直觀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和延伸.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初中數學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復雜的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能力.
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1.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能以生動、直觀、形象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其輕松的畫面、豐富的色彩,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3.將抽象的初中數學知識具象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將平面的初中數學內容立體化,使學生在立體的、動態的、具象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下輕松地理解數學知識,降低對初中數學知識點的理解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素養.
4.增大初中數學課堂容量.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再將精力浪費在圖形的繪制、數據的書寫等內容上,而通過多媒體方式將初中數學知識點中的圖形和數據預先制備,在課堂上將其加以呈現即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增大了課堂知識容量,使學生學習到豐富的數學知識.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設計精細、完備的多媒體初中數學課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設計精細、完備的初中數學課件,并通過靈活、多變的多媒體課堂設計方式,使數學課件內容富于情趣性和具體性,增強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發散和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學生理解和認知數學知識創造條件.例如,在講“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奇麗而壯觀的“海上日出”畫面和場景,使學生被奇麗的景觀所吸引,并在音樂和畫面融合呈現的多媒體場景下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利用學生的心理變化狀態,讓學生觀察多媒體場景中“太陽”與“海平線”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用自己的想象,簡單勾畫出“海上日出”的輪廓及位置變化狀態.再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將其抽象化,使學生體驗到形象與抽象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
2.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動態展示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動態展示性,根據教學內容的主題,選取適宜的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專業化嵌入方式,向學生講解數學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講“數量的變化”時,教師可以展示乘坐出租車的多媒體視頻資料,讓學生思考并觀察在車輛的運行狀態下,哪些量是可變的?哪些量是不變的,由此引入數學常量和變量的知識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獲知數學知識,使學生充分理解數量的變化關系.
3.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可控性和交互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自己固化的思維方式和理念,引入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避免單調、抽象的傳統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弊端,使學生置身于多媒體教學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例如,在講“概率”時,對于拋擲一枚硬幣正反面出現的機率與拋擲次數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可控性和交互性,由學生自主設定投擲的速度和次數.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概率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觀念,掌握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多媒體平臺和軟件,向學生呈現豐富、立體的教學內容,在化繁為簡的多媒體課件運用條件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人機互動的教學效果,在增大教學容量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李居林.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3).
蔡巧芹.探析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的實現與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