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林
在新課改的實施下,英語作為一門高考必考課程,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舊的傳統思想與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不能一味地單一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從厭學到愿學,從愿學到樂學,因此,高考英語的教學也需要一點策略性。
新課改高考英語教學策略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齊心協力創佳績
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它可以是枯燥無味的,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除了學生一定程度上的主觀認為,大部分還是要靠教師改變他們心中對英語的態度,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成績看得太重,有時候甚至有些忽略了學生的感受,面對學生的基本錯誤時,有的教師選擇懲罰,讓學生記得更加深刻,這樣的做法,或許暫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卻不是最有效的教學。想讓學生高效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上教師,學科可能是無聊的,但是人卻是活的,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方法,讓無聊的教學中也能充滿了趣味,我想,學生比起充滿智慧的老教授,更加偏愛富有幽默感的“可愛”教師。因此,教師應該深入學生當中,而不是只局限于完成自己的任務,就比如同齡人之間有共同語言,不同年代的人之間有隔閡,讓學生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理解學生,教育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是學生熱愛學習的第一步。
二、遵循英語的學習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理念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它在全世界的使用都很頻繁,同時也是作為一門語言有自己的規律,一個段落由句子構成,句子由單詞構成,單詞又由字母構成,字母可比我們的漢字好記多了,掌握基礎的情況下,對知識點的理解再加大量的閱讀積累就能培養起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比如,在我的一次教學中,學到一個單詞:disadvantage,我讓學生猜一下是什么意思,很多學生都異口同聲的說:“缺點。”接著我問了為什么,學生說:“之前學的advantage是優點的意思,這里多了一個dis,估計就是相反的意思吧。”,我解釋了這個前綴“dis”的作用,然后舉一反三,讓學生把學過的帶“dis”的單詞都列舉出來,學生說的單詞有些我都不記得了。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小規律,讓學生根深蒂固地記住了很多單詞。在高三緊張復習的時間里,學習的規律也非常重要,教師既要讓學生深刻記住所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日后所需的綜合基礎能力。在復習課中,鞏固知識點時就很重要,面對雜亂無章的知識點,教師應該自己歸納總結,將知識點由淺到深、由小到大地復習,面對一個有難度的知識點,又該操練句型,帶入具體情況中深化記憶,形成一個具體的復習體系。
三、引導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絕對的主導,毫不夸張地說,有的教師一節課基本上都是老師在“發揮”,學生的參與率很低,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不高,課堂效率自然大打折扣。在面對高考英語的短暫復習時間下,學生的自主參與顯得尤為重要。
愛因斯坦曾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只有先思考了,才能有積極性投入進來,對于教師來說,以問導學、讓學生解釋難點都是豐富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的好方法。學生在活躍的課堂中,自然有了了學習的興趣,發展了自己思維的能力。同樣地,學生課堂中積極的回答也給教師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比如在課堂中,教師連續問了很多人同一個問題都沒人能回答上,說明這個題目需要仔細講解,而提出一個問題還沒發問,學生都嘈雜地說出自己的答案,說明這個就可以簡單的講解一下,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這樣能隨時將學生的理解程度和自己的講學進度與速度結合起來,使教學具有針對性、有效性。
四、通過針對性教學,鞏固學習成果
高考英語是由聽力、選擇題、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等等構成,教師要對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不影響課堂進度。
1.聽力。聽力和筆試不同,它只有一次機會,而聽力的時間卻很短暫,所以在正式考試時,先把聽力的題目和選項過一遍,畫出關鍵詞或者關鍵句。教師平時除了加強聽力訓練外,要對聽力材料分析,教會學生如何抓住一段話或者對話中的重要部分。
2.選擇題。選擇題是對單詞和知識點的考察,也是最容易得分的,教師平時對學生錯的題目要著重講解,通過錯題集,讓學生將錯題集中一起看,能夠具有針對性。
3.完形填空。完形填空考察的是對整個文章上下文鏈接的理解,許多學生還沒有讀完整篇文章,就憑著自己的感覺就開始選擇了,有的文章聯系很緊,如果一個錯了會導致連續幾個都犯錯,所以面對完形填空,需要先通讀一遍,再重新慢慢地聯系上下文答題,面對不確定的選項,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
總地來說,在新課改的形式下,高考英語的教學需要講究一些策略,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水準,增強教學能力,利用有效的策略,讓學生對英語不失興趣的前提下,在高中生活中不留遺憾。
參考文獻:
[1]劉悅.新課改下小學英語單詞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廣場,2013,(1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