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菊
第三浪潮作者阿爾溫.托夫勒反復強調:“想要學習卻不知道學習策略人叫做文盲。”聽課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部分,就是在教師課堂組織下怎樣聽好課,在最短的學習時間內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學生會不會聽課,不僅是能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還應包括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下面談談指導小學生聽課策略的體會。
策略之一,指導小學生主動地做好預習這一環。
我們曾對很多班小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數都堅持了課前預習,并且預得法。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不能堅持預習,有的甚至從來沒有進行預習。這樣的學生雖然在課后花大量的時間去彌補,還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其學習也陷入了困境。
所謂預習,便是在課前將老師要講的內容事先看一遍,做到初步了解,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預習是聽課的起始環節,把握好這一環節,也就抓住了聽課的主動權。學生對預習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明確預習的重要性,在具體的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預習。學生在老師長期的細致的指導下,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主動的習慣。怎樣指導預習呢?
1.要瀏覽教材
因為時間較短,瀏覽宜快不宜慢,但要眼到心到,對學習內容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以便在老師的講課時作到心中有數。
2.要標記重點
針對一些重點內容畫杠杠,因為知道這節課的重點,聽課才能有的放魑。
3.要尋找疑難
對書中的新觀點和疑難之處,自己在預習中全部解決的,但只要抓住難點在什么地方,問題都有那些,聽課就能專心致志,有針對性的聽課。
教師從以上三方面指導小學生進行預習,長期的引導,小學生已養成預習的習慣和初步掌握預習的方法。
策略之二,指導小學生抓住每一個40分鐘。
課堂聽講對小學生學習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課堂聽講占據著一天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是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場所,對學習的提高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英國的一項研究較細致地堅定出成功學生與失敗學生之間的某些差異。成功學生平均每周上課時數27,而失敗學生平均每周上課時數18,課堂筆記的充分性(100=應寫出的全部筆記),成功學生是64,而失敗學生是47,顯然,各方面發展較好的學生用于課堂上的時間較多,而且精力都集中在系統的課程上。至于怎樣緊緊抓住40分鐘,聽好沒一節課呢?我認為要作好以下幾方面:
一、作好課前準備
1.物質準備
把上課需要的教科書。工具書和用具在課前準備好,以免上課時手忙腳亂,因找不到這些東西而影響聽課情緒和學習效果。
2.知識準備,即預習
3.心理準備
預備鈴一響,就要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盡快使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抱著渴求知識,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思想上好每一節課。
二、積極聽講
小學生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的調動自己的主動參與意識,將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講課聯系起來,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老師的提問往往是教材的重點,難點或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地方,要快速思考,踴躍發言,一定要作到耳到,心到,手到,眼到,口到,這是關鍵的一步。
三、超前思考,比較聽課
小學生要明白什么是“超前思考,比較聽課”,其實是上課不僅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力爭走在老師思路的前頭。例如數學課,教師教學例題,讀題自己便起找答案或當同學回答問題時,要認真思考,認真聽講,然后和教師同學的解答校對。這樣,自己的理解會更透徹。更進一步,老師講了一種解決方法,自己還要想一想有沒有其他方法。事實證明:凡是超前思考,比較聽課的同學,經過一兩年的學習,在思考和解答問題方面趕上了我們作為老師的,在某些方面(如思考的敏捷性)甚至超過了我們。
四、注意和老師的交流
1.大膽積極發言,敢于質疑
要專心聽講,避免思想“開小差”。要大膽發言,不要怕出差錯。鼓勵學生課堂上有不懂或疑難的的問題,有不同的想法,要敢于提出,以求得到老師的支持與幫助。
2.目光交流
小學生如何和老師進行積極的目光交流,一方面,你極容易維持集中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老師也極容易從你的目光中“讀”出你對問題的困惑,以及你對問題的理解。培養小學生與老師的目光交流將有助于他們取得良好的聽課效果。
五、作好聽課筆記
有一句格言:最淡的墨水勝過最強的記憶。許多學習方法的研究也表明:聽課時經常記筆記,成績相對好的多。小學生要邊聽課,邊敏捷的概括和記下重點和難點,對反復出現的概念和術語,可利用自己規定的符號級,比如數學科,公式,定義,法則在書本有的先畫下,課后再整理。
六、及時總結,在練習中找規律
教師在課前通常會總結本節要點,要求學生掌握重點,此刻,采用“過電影”的辦法回憶重點,記下要求,力爭堂上清。還要指導所學的知識轉化成靈活運用的能力。要在練習過程中找規律,找解題,找記憶的竅門,作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策略之三,復習是鞏固學習成果,并為新知鋪路。
復習是學習之母。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特別強調這一點。他說:“溫固而知新”。這就是說,要經常復習學過的東西,以增強記憶,加深理解。以便學習新知識。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必須時復到所學的東西上而加以復習……牢固的地記住所學的東西上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可見復習的重要性。
復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獲取新知識的前奏,是新舊知識銜接和系統不可缺少的工作。怎樣引導小學生課后復習呢?
1.嘗試回憶
合上書本和筆記,把老師所講的內容默默的回想一遍,這樣,即可以檢查聽課的效果,又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還能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
2.看教科書
回憶之后就要和教科書對照一下,對已懂的東西可放過,對不懂的東西要再認真思考。全面掌握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巧,為全面提高素質奠定基礎。
通過上述對小學生預習,聽課,復習的指導,學生掌握了優良的聽課策略,堅持實踐,素質和能力將大有提高,自主學習得到真正的落實,達到“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的光明境界,從而保證學生主體參與,主動學習,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