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正
摘 要:在新課標教學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要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進行探究,利用已有知識的遷移作用學習新知識,促進知識之間的聯系。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要發揮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進行指導,讓他們能深刻掌握化學知識的本質,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使他們的化學綜合能力不斷獲得提高和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自主學習;創新思維;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1-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72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學校教育需要培養具有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人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化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把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讓高中化學教學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創新思維
在傳統高中化學中,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大前提下,只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在教師嚴格的教學要求下,學生只有通過死記硬背掌握化學教材中的知識點,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不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內容,無法在學習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隨著新課標教學要求的提出,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采用創新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在積極思考、討論、探究中掌握化學知識,發展創新思維。在創新的教學方式下,教師一方面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使他們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和思考,提高他們的化學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探究,通過實驗操作來加上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使他們養成科學認真的實驗態度。在創新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構建了互動交流的關系,教師要通過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進度等,并對他們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用積極的學習態度投入到學習中,進而促進化學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
二、創設問題情境,發展化學思維能力
問題情境的創設為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提供了前提。在問題情境中,教師能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掌握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內容。在設計問題情境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興趣特點,結合化學教材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誘導下產生學習內驅力,推動他們深入探究化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有機物種類繁多,有很多有機物的分子組成相同,但性質卻有很大差異,為什么?為什么范特霍夫和勒貝爾提出的立體化學理論能解決困擾19世紀化學家的難題?提出問題后,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他們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分析,找到問題的答案。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積極主動的進入到思考狀態,通過深入探究掌握所學內容,促進他們化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采用微視頻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微視頻教學方式進入到高中化學教學中,能把重點內容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在微視頻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逐個掌握知識點,讓化學教學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學的有效性。在設計微視頻時,教師要突出主題,內容短小精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視頻一般包括一個知識點、一個概念、一個題型等。例如,在教學“烴和鹵代烴”時,學生需要掌握各類烴和鹵代烴的分子結構、性質、制法和主要用途,以及它們的性質與分子結構的關系。在眾多的知識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有效掌握這些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的方式,把每個知識點設計成一個5—10分鐘的小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動態的視頻理解所學內容,不僅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四、開展實驗教學,在操作中深入探究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驗操作中,能夠讓學生運用掌握的化學知識進行操作和探究,給他們提供實踐的機會。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實驗操作前認真探究操作步驟和化學實驗現象。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完成每一個步驟的操作,使他們得出正確的實驗現象。在出現錯誤的實驗現象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分析實驗操作中出現錯誤的地方,讓他們再次進行實驗,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實驗操作。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反映到操作中,教師可以準確掌握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使他們能在實驗和理論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下掌握化學知識,促進化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五、注意課外拓展,提高化學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內容,只靠課堂學習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化學知識的探究,讓他們在課外時間掌握豐富的化學知識,體會化學學科在生活各方面的應用。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查閱化學科技的發展情況,使他們能深入了解化學領域的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化學興趣小組,在課外時間進行化學實驗的探究。在實驗過程中,小組學生既可以對化學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探究,掌握課堂中所學內容,達到深刻記憶的目的。還可以進行化學拓展實驗,通過化學小組成員的討論設計出化學實驗的內容、實驗所學器材、實驗步驟,通過實驗操作進行探究,提高他們的化學操作能力。通過課外拓展學習,學生掌握的化學基礎知識更加扎實,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化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給他們提供自主探究空間,讓他們能深入分析并掌握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而熟練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化學問題。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既要注重化學理論知識的教學,又要加強實驗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完成深入探究,促進他們思維的深入,實現更高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徐家錦.高中化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初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
[2] 谷春花.高中化學“微課”實踐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 孟琪.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綠色化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4] 王賽中.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