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濤
摘要:研究性學習是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思維觀念下出現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它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更有效地突出學生的學,形成一種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大突破。目前,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已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最終還要落實到學科教學中。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就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數學;研究性學習;探索;實踐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結合所學習的內容從學習或者生活中選擇并且明確研究主題,開展相關的探究性活動教育部在2000年頒布的高中數學教學大綱中增設了探究性學習,目的是要改變我們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的程式,要求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研究性學習體現了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就這一問題我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開設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目的
將研究性學習列入中學課程計劃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變化,它的提出意味著現代高中教學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提高,并且在基礎教育中將得到全面的落實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的雙重特點,開放性是指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去選擇探究的內容和主題;實踐性是指整個學習過程由學生親自參與,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發展方向。
從數學教學的角度來說,開展探究性學習對我們教師調整教學理念進而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的發揮其目的是在實施主動、靈活、鉆研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并且能夠提升自身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的特征
1.開放性。研究性學習最突出的特征為教學的開放性。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是開放的。研究性學習所研究的內容不是固定的知識結構,而是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關,其出發點是研究與解決同學們比較關心的某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牽扯面比較廣。研究的內容既可能是某一個學科,也可能跨越多個學科;既可能側重理論研究方面,也有可能為比較偏向實際動手能力方面。研究性學習所研究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天文地理,古代與現代,國內與國外,只要同學們有興趣,想研究,都可以當成研究課題,但是前提條件為它具有研究可行性。
第二,教學空間是開放的。研究性學習研究的課題注重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比較關注的是活動和體驗的影響。研究性學習的地點不受束縛,既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圖書室或是閱覽室,也可以進入社會進行社會實踐;進行勘察取證或者采訪有關學者專家以及收集信息等。
第三,學習手段和思維方式是開放的。對于不同的研究目標,就要采用和它相符合的學習方法,例如,問題研究法和課題設計以及實驗研究等等。要將多門知識運用于研究中,使得同學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升,有助于同學們的思維方式由單一向多元發展、由平面向立體發展、由封閉向開放發展、由被動向主動發展。
三、研究性學習的實踐
1.創造適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們的研究內在動力。老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發現新知識和舊知識的 “沖突”,產生認知沖突,引起學生們研究問題的內在動力。與此同時,在學生們確定研究課題的過程中,也有利于學生們創新精神的培養與提高,學生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培養。老師指導學生們確定選題的同時,也要給予問題選擇指導,引導學生們從各個角度明確研究內容,例如,在數學應用中或者是不同學科選擇中來明確課題。使得該課程能夠順利地進行,老師要讓學生們會制定方案,明確研究項目題目、組成研究小組的人數、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內容以及方法等等有關內容。 研究方案的制定可以依照所要研究的具體內容進行確定,明確研究課題以后,老師的主要工作為指導學生們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在學生們結束活動之后,此時老師要讓學生們將他們各自所獲得研究結論進行交流與溝通,老師對學生們的研究成果給予一定的評價,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以鼓勵與表揚為主,與此同時,各個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一定的交流與評價。
2.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求知欲是學生們探索問題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們的求知欲越強烈,他們主動探索的積極性越高,他們的思維就會得到發展, 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此同時,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懸念、討論、引趣等多種方式,活躍數學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欲望以及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讓學生們的思維得到發展。例如,數學老師在講 “黃金分割”這個知識點時,闡述了 “優選法”對工業生產達到最優化目標的重要影響,以及它對農業生產實現最優化目標的重要影響,還闡述了優選法在建筑和藝術以及語言等層面的巧用。通過這些講述,讓同學們感受到數學是無處不在的, 生活之中到處都體現著數學思維,使得同學們探索數學的興趣被激發出來,讓他們有盡快掌握該知識的想法。事實表明,在注重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生動活潑、具有探索性和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們探求新知識的欲望被調動起來,有助于同學們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的培養,這也有助于同學們研究能力的培養,也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升。
3.通過開放性數學題進行研究性學習。開放性數學題是研究性思維的具體表現。解決問題答案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開放性數學題為問題的形成過程,是對問題解決者實際狀態的具體反映。開放性數學題的解答有助于同學們對自 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也有助于提升個別同學的研究能力,便于數學老師因材施教,這種題型可以培養同學們思維的發散性以及靈活性,讓同學們有一定的成就感,感受到數學的美感。從中可以看出,開放性數學題對于研究性學習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開放題的主要作用就是培養同學們的研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訓練同學們進行獨立思考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以數學開放題為著手點,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創新能力。
總之,通過實施研究性學習開展高中數學教學,不但能夠促進高中生們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而且能夠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促進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與行為方式之改變,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進而促進教師教學研究能力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