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寅穎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是指按照新課改的要求,打破傳統閱讀教學格式化的模式,注重學生思維的創新和套路的轉變,以實現閱讀教學的生動活潑和積極主動。雖說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的個性化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是有很多教師做不到對教學目標的調整,教學手段也顯得比較單一,這就要求教師遵循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律,多方面多層次地提出個性化閱讀的策略,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興趣
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的基礎,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讀出感覺、讀出情趣,達成閱讀的目的。
首先,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和空間,小學生的業余時間較多,能夠更好地發現閱讀中的問題,同時對問題進行分析,盡可能地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圖書閱讀月活動,即鼓勵小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同時鼓勵他們分享自己認為重要或者好看的書,使同伴之間相互交流,營造班級良好的閱讀氛圍。其次是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課文《恐龍》時,教師就可以先提出問題恐龍是什么樣子的?借助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使他們積極發言。然后教師再借助多媒體播放《侏羅紀公園》及其他影片的相關片段,往往會使學生對恐龍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繼而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是自由交流氛圍的形成,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多地給學生傳授格式化的內容,忽視了學生自身的發展。一方面教師應逐步淡化自身的權威意識,樹立起為學生的閱讀服務的意識,培養起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個性化思維;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對于閱讀中的疑問和困惑都可以提出來,而教師應選擇認真聆聽,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杜絕批評和打斷學生。
二、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為個性化閱讀提供保障
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過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考慮問題,很多課件的設計也是從自身出發的,忽視了學生的體驗,沒有獲取來自學生的心聲,這樣的教學無疑是失敗的。
為重視小學生的閱讀體驗,為個性化閱讀提供全面的保障。首先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尤其是一些教師認為小學生的人生閱歷比較淺薄,世界觀和價值觀等都還沒有形成,因此沒有什么體驗可言,這嚴重抑制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起到協助的作用,傾聽來自學生的閱讀聲音,同時還可以成立閱讀小組,鼓勵小學生之間相互解答疑難問題,幫助教師更進一步走進學生的心理。其次是改革教學方法,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即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以分角色朗讀,甚至動手操作、表演話劇等,這都可以調動多方面的感覺,幫助學生獲取獨特的體驗。最后是教師不僅要理解學生閱讀體驗的與眾不同,還要善于接受學生思維觀念中一些錯誤的意識,并通過恰當的方式,委婉的告訴小學生自己的意識存在哪些淺薄點,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
三、課堂內外閱讀相結合,彰顯個性化閱讀的生命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需要小學生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尤其是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普及,更是給小學生的生活帶來了各種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堂內閱讀內容的講解,還應該多擴充自身的知識,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課外閱讀,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
在課內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生活入手開始講解,同時還要結合小學生現有的經驗,這樣便于他們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小學二年級學習《青蛙看海》時,青蛙最初覺得大海離自己很遙遠,甚至是遙不可及,最終還是聽從松鼠的意見,一步一步跳上了臺階,終于看到了大海。這樣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使學生從教學樓現有的臺階進行情境教學,很多小學生可能對于從一樓到六樓來回十遍沒有什么概念,覺得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教師就可以選出代表進行走臺階實踐,弱化他們面對困難的恐懼心理,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蘊含的意思。
而課外閱讀過程是教師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儲備,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閱讀文章。一方面對于依賴性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規定他們課外閱讀的內容,但不規定閱讀的形式;而對于一些比較獨立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由他們自己選擇閱讀的內容和形式,在閱讀課的過程中做好匯總即可。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外閱讀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
四、探索多樣化的閱讀模式,奠定個性化閱讀的基礎
鑒于每個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的表現不同,閱讀習慣和閱讀速度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閱讀模式,實現個性化閱讀的突破。首先是大聲朗讀,這是目前很多教師采取的個性化閱讀模式,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水平有限,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集中精力;其次是合作閱讀,合作閱讀包括的內容較多,可以是小組內繪制板報的形式,也可以是閱讀交流會,甚至是分角色閱讀和表演等,由于合作閱讀多樣化的形式,深得小學生的喜愛;最后是電腦閱讀,電腦的普及使得信息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更新著,有很多是需要小學生了解的,但也有很多不良信息,這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合作,促進學生健康的個性化閱讀。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模式的探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方面需要的是對傳統閱讀教學的傳承,另一方面還需要摒棄傳統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弊端。因此,教師應該在轉變教學思路的基礎上,積極地做好篩選,做到對學生的負責,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endprint